第161章 应对(1 / 2)

 幸好,圣上重生了!他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旱灾,以及由大旱灾而引起的民变和盗贼横行的局面,给予了足够给力的关注。就在杏儿在篱县开始兴修水利十天之后,圣上收到了杏儿跟泰大人的联名折子,也收到了许悠然的"考察报告"。</p>

不久以后,全国各地都同时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而且是官民齐齐上阵。来年春天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种植甘薯的谕令,也下发到了各级官员的手中。为了保证执行力度,圣上还派出了许悠然和其他五个忠心可嘉的朝廷大员,作为钦差大臣巡视全国。</p>

每人各负责一个区域,专门考察监督巡抚、知府、县令的作为。一旦发现营私舞弊,贪婪受贿,对民生漠不关心的官员,钦差大臣有权力先斩后奏,将此人撤职查办!然后,换上体察民情,廉洁奉公,有勇有谋的好官。</p>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将那些贪官污吏,尽可能的拉下马。同时,尽可能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让朝廷和百姓们,都可以安然度过这个灾年!一时之间,兴修水库、池塘,大量种植甘薯,这些字眼,深入人心。就连三岁的娃儿,也耳熟能详。全国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p>

朝堂里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被轮流派去"植树造林";学堂里的学子,还有商人们,也都被分派了"植树造林"的硬指标。</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在杏儿的提议下,以食草和树叶为主的羊,也被禁止大量养殖。杏儿首先做出了表率,将饲养羊的数量,锐减了九成。各地的香满楼,一个月只供应十只羊,而且不对外收购羊。</p>

杏儿牵头,成立了商会组织,燕无双为全国总商会的会长。商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商会旗下的商家,其中有一条规章就是限量养羊。在香满楼和田园农庄的带领下,他的商家的饭馆、酒楼、饲养场,在一番挣扎之后,都乖乖的遵守了朝廷和商会下的双重的禁令,杜绝了有人为了挣钱而变本加厉的养羊。</p>

早在去年冬天,杏儿就"发明"了蜂窝煤,并在商会跟官府衙门的联合推动下,蜂窝煤走入了千家万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从平民到达官贵人家里,蜂窝煤俨然成了主要的燃料。</p>

木柴和茅草树枝,也不是没有人用,只是所占的比例连三成都不到。大多数,是那些赤贫的家庭,买不起蜂窝煤的家庭自个儿去山野里捡拾的。而且,也不敢跟过去那般公然的砍伐,只是钩一些枯枝,捡一些掉在地上的松球和竹壳,去一些还没有实行封山育林的山岭里割一些茅草和荆棘、灌木。</p>

封山育林,也不是全都封起来,而是采取轮流封山的办法。"水至清则无鱼",全部封起来,不让人上山去,那也是不能够的事情。毕竟,穷苦百姓,买不起煤的人家,还是大有人在的。不让进山捡柴火的话,好多人家连饭菜都没有办法煮,恐怕会激起民变!</p>

整个篱州县的无主山头,在杏儿的主持下,都实行了"承包责任制"。那些山头,都承包给了家住附近的山民,负责看林巡山,防止山火和偷砍树木之人。并组织了专门的护林队,在每一个下山的路口,都设了哨卡,拦截检查,看是否有违规砍伐之人。并且,不定时的去山林中巡逻,看承包的山民们是否有大的违规行为。</p>

没有实行封山育林的山头,可以进去割茅草、采摘野果、捡松果、枯枝、蘑菇什么的。只有一点,不可以砍伐树木,尤其是那些幼小的树木。至于封山育林的山头,承包户自家稍微砍一点木料来打家具,修建房子,或者打点柴火,打猎或者采蘑菇、草药和野果,还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不给点甜头,那些承包户,哪里还有积极性?</p>

但是,一旦发现偷砍树木去卖钱,或者大量的送人,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至少,在大旱灾结束之前,惩罚的力度是肯定会相当的强势的!</p>

修建水库、池塘蓄水,禁止乱砍乱伐,种植耐旱作物,多打水井,组建护村队,提倡烧蜂窝煤等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因为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当大旱灾来临之际,篱县的官民并没有乱了分寸。</p>

从四月底开始,连续一个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原本应该是湿润的春季,空气中却散发着一股燥热,气温明显的比往年高多了,也干燥多了!</p>

小河里的水位低了许多,稻田开始有了裂痕,庄稼蔫头呆脑的。翠绿的树叶,开始泛黄,不复往年这个时节那般青翠欲滴。</p>

县令大人司徒长风带着随从,奔赴在了抗旱救灾的第一线,杏儿负责落潭镇和茅竹镇,司徒长风负责其余的三个镇。知府泰大人坐镇篱州府衙,他派出了手下的三个得力的干将,前往篱州下属的其余三个县视察并监督,防止发生民乱。并且,在县衙的门口设立了一个投诉点,百姓们有什么冤枉,或者发现盗匪的行踪,可以不分日夜的去举报投诉。</p>

篱州下属的县,一共有四个,除了篱县,还有柑橘县、清水县、枣沟县。篱县有杏儿跟司徒长风坐镇,泰大人无需操心,放心得很,就没有派遣得力干将过来。不过,还是派遣了一个交通员,专门负责传递消息,互通有无。</p>

"交通员"这个词,是杏儿叫开的,交通员这个职位,在旱灾发生的非常时期,率先在篱县诞生。继而,扩展到了整个篱州地区,其余三个县和州府,都各自多了一批专职的交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