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丹书铁契1(1 / 2)

 幸好沈家、许家、燕家非常及时的送上了九十万两银子,总算解了燃眉之急,不至于连饭都快要吃不上。紧接着,柴达又送上了二十万两,终于让安世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p>

一百一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是这几家人对他的一片赤城之心,这份情义,温暖着他的心,带给了他太多的感动。许家和燕家也就罢了,二十万两对于他们两家人来说,最多也就是家族财富的十分之三。</p>

然而,对于沈家和柴家来说,意义不同,沈旷要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需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自然是多多益善。再多,也不会嫌多;再多,也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如今沈旷的手头很拮据,钱财紧缺。</p>

然而,这两家人还是毅然拿出了七十万两银子,大力支持他,帮助他尽快坐稳江山,招揽人才和可以信任的手下。</p>

这份情意,安世昌一直珍藏在心底,不敢忘记。一直到他百岁高龄去世之时,依然对沈家和柴家念念不忘,并留下遗诏,叮嘱子孙后代不可主动对齐国发动战争。即便双方有摩擦,即便齐国发起挑衅,也要尽力和平解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兵戈相见!</p>

当然了,这是后话,日后再提。</p>

齐国,正是沈旷建立的新王国。</p>

话说,安世昌荣登大宝,各位功臣封王的封王,封官的封官。沈捷暂时担任禁卫军统领,以雷厉风行的动作,快速的整顿清理禁卫军里的渣滓和败类,为圣上打造了一个安全的皇宫格局。</p>

许悠然恢复了他流放之前的职位,被任命为九门提督,统管整个京城的治安问题。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全都换成了安世昌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人,御林军的大小统领,也全都是他的心腹手下。</p>

禁卫军、御前侍卫、御林军的成员,因为人数众多的原因,只有一小部分是从安世昌的手下中挑选出来的,大部分是东方云舒、东方朗月奉命从自己带领的军队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然后亲自紧急送往京城的。</p>

东方云舒被封为安澜国第一女将,为正二品将军,赐一座三进的将军府;东方朗月被封为辅国将军,为正一品,赐一座五进的将军府。兄妹俩的将军府,就在定国侯府(如今已经是定国王府)那条街上,跟王府相隔了大约两里的路程。饶是如此,也把这兄妹俩给高兴坏了。</p>

东方云舒被封为禁卫军副统领,专门负责坤宁宫和东宫的安全保卫工作,东方朗月被封为刑部尚书。东方家族,俨然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新贵,两家人都有未婚嫁的闺阁少女,门槛都快要被人给踩烂了!</p>

安世昌的发妻谈语,被封为皇后;八岁的安浩,被封为太子。他一共有两儿一女,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安蕊,三岁的儿子安华。安蕊被封为永泰长公主,安华被封为晋王。</p>

安静是安世昌的姑母,被封为瑞德大长公主,桃儿姐弟几个,恢复原来的封号。杏儿被封为超品的护国公主,新皇这是把她放在了嫡亲姐姐的位置上,不顾她的反对,执意封她为公主。</p>

"杏儿姐姐,弟弟如果没有了你的无私关爱和帮助,早就被窦皇后剥皮抽筋了,哪里还有命活到现在?我的生母,如果没有姐姐的提点和维护,也早就化为了一堆黄土。姐姐的恩情,弟弟穷尽一生,也报答不了!"</p>

安世昌说得极其的动情,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要让太子安浩认杏儿做义母。只是,沈旷一心要拿下齐地,建立一个新的王国。罢了,反正杏儿也是浩儿的姨母,认不认义母,也没有什么要紧。</p>

章木和柳根原来分别是德王府里侍卫队的正副队长,章木如今跟在沈捷的身边学习,暂时为禁卫军的副统领,柳根为御前侍卫统领。</p>

司徒长风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上任伊始,他就向圣上举荐了十来个品德不错的栋梁之才,那些人也各自举荐了一两个人。由此,大大的缓解了人才的紧缺,将几个重要的空缺给勉强填满了。这些人,都是他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患难与共之人。</p>

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那些人的品性、才学、实干能力,都非常了解。司徒长风是个忠臣,也是个良臣,他的为人有目共睹,安世昌派人调查过那些人后,就大胆的启用了。</p>

可信用的人才一到位,安世昌就大刀阔斧的,将那些渣滓和败类,一个不剩的,全都撤职查办了。罪行轻微的,就罢免官职,永不录用;罪行严重的,下狱的下狱,抄家的抄家,三代不得入仕,不得参加科举;罪行特别严重的,主犯从犯一律杀无赦,家眷流放三千里。  受杏儿的影响,安世昌废除了"株连九族"这条极其残酷的律法。新出台的律法规定,最多就是灭一族,不搞毫无原则的株连。原则上是:有罪的,一个也不放过;无辜之人,尽量不要连累。</p>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和创举,也说明了新君的胸怀宽广,有远见卓识,很有明君的样子。往好里发展,还有成为圣君的可能。</p>

总而言之,上至重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欢天喜地,举国欢庆。只要是人,都是惜命的,尤其是那种无妄之灾,谁也不想承受,更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去承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