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告别(1 / 2)

 当然,此人能够上位,也是少不了沈捷、杏儿、燕无双和许悠然的大力支持的。既然要离开了,那么就得找一个合适的、可靠的接班人,免得众人一撤走,朝廷又陷入混乱。</p>

在杏儿、沈捷点头支持宋大人为首辅的那一刻,安世昌不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心情颇为复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都认为沈家和柴家不可靠了,在不久的未来,会成为安澜国最大的内忧。不过,十个月过去了,沈家和柴家在朝为官的每一个人,都尽心尽力的辅佐他,半点不轨的心思都没有。</p>

如今,沈捷和杏儿听说他要提拔宋大人,两人都非常高兴,竟然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p>

这么说,之前都是他枉做小人了?</p>

安世昌的心里有点后悔,不过他既然贵为帝王,又哪里有认错的可能?不说如今沈旷还没有开国,即便沈旷日后当真建立了新的王朝,并拥立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为帝后,安澜国也是泱泱大国,是天朝之邦!天朝上国的君王,岂能跟他人低头?</p>

这样一想,安世昌就底气足足的!</p>

不过,面子情还是要做足的,以免沈家和柴家的人心生怨恨,他日带兵攻打安澜国。给点甜头,沈家和柴家的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才不会孤注一掷,起了吞并安澜国的野心!同时,也算是全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般的情意,让他们能多念一点旧情,不至于跟他站在对立面上!</p>

为此,安世昌在沈捷等人离开京城之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国王爷和护国公主乃第一大功臣,为了表彰他们对安澜国的巨大贡献,特将东北府赐予定国王爷和护国公主为封地,特准定国王爷和护国公主对东北府享有完全的自治权,形同一个独立的王国,可以完全独立于安澜国!"</p>

这个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p>

不过,出奇的是,有许多许多的人,竟然都站在了沈捷和杏儿一边,为两人高兴欢喜。</p>

完全独立自主啊!很好,果真如此的话,他们就可以放宽心,举家搬迁去往东北府。跟着那样仁德睿智又果敢善良的明君,才是家族的出路,安世昌这个帝王,胸怀狭窄了一些。虽然他装作很大方的,给了定国侯爷和护国公主这个恩典,但是他的真正用心,不少人还是能窥破一二的!</p>

当然了,反对之声,也非常的激烈。</p>

安世昌长叹,心里觉得非常的委屈:我容易么?好好的一个东北府,就这样白白的送出去了,我还担心老祖宗说我败家呢!唉,那东北府早已成了沈家、许家、柴家和燕家的天下,独立与否,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否则的话,他又如何舍得这么大手笔呢?</p>

帝王之术,安世昌已经运用得很不错了。</p>

以小小的一个东北府,换来沈捷、杏儿等人的真挚情谊,相信在沈捷和杏儿的有生之年,安澜国都可以平安无事。</p>

换言之,安世昌这是下了一场豪赌,用一个对于安澜国来说,已经无足轻重的东北府,赌在未来几十年里,他可以高枕无忧!</p>

沈捷和杏儿都没有推辞,欣然笑纳。</p>

这是他们应得的,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惺惺作态的事情,他们不屑去做,也不想去做。如果安世昌一如既往,还是那个宽厚仁德的德王爷的话,这个东北府沈捷跟杏儿其实私下里跟沈旷说过,只是借用几年,等建立了新的王国,就把东北府完璧归赵的。</p>

没有想到的是,安世昌性情大变,跟他们这些过去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人渐行渐远。从沐清风卸甲归田的事情出了之后,杏儿就又跟沈捷商议决定:东北府势在必得,绝不拱手相让!</p>

杏儿、梨儿和安静去皇宫跟太皇太后、太上皇告辞。</p>

"外祖母,杏儿和母亲、妹妹十日之后,就要离开京城,回到东北定居了。此次一别,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能否再相见!"杏儿有些伤感。</p>

太皇太后呐呐的道:"这么快就要走啊?能不走么?就留在这京城,好不好嘛?"语气神情满满的,都是依恋难舍。</p>

安静跪下磕头:"母后,女儿不孝,侍奉在母后身边的日子,少之又少。"想起小的时候被人追杀,流落民间,又想起十多年的流放岁月,如今又被逼得再次远走东北。她的心里,满是苦涩和哀伤难过。</p>

见母亲这样,杏儿就叹了口气,连忙拉着妹妹梨儿一起跪下,无言以对。</p>

"好孩子,快快起来!"太皇太后连忙叫贴身女官见母女三人给扶了起来,她抹着眼泪道:"你没能经常侍奉母亲,那不是你的错,是母后没有照顾好你,让你受苦了!"</p>

七十高龄太皇太后,眼泪哗哗的流淌。</p>

安静失声痛哭了起来,好不悲伤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