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来自黑白世界的报复(1 / 2)

民间山野奇谈 皮 簧 0 字 2022-02-03

 对于吴教授手握我们汇报给龙王的行动汇总,我们是一点儿也不惊讶。这老家伙现在在组织里面还是很吃香的,一面研究各种神鬼史、诡怪迷踪,一面跟白老爷子他们打成一片,尤其他的确肚囊儿宽敞,很多别人不知道的近乎泯灭掉的野史、传闻他都能翻出来,可见知识面之广。

正是因为吴教授这宽敞的肚囊儿,所以我一听到他说起这件事,心里顿时盘算着,吴教授多少可能找到了点线索之类的。

但这老家伙开头却也不说,等我们的酒都喝得差不多了,花生米也吃完了。黄队看吴教授还没有要说的意思,只好拿出自己去外面买的酱肘子出来,这肘子是我们新发现的一家,距离太远往往不好捎带,但味道着实的好。

吴教授之前吃了几回有些想了,才跑过来的。我现在真是怀疑这老教授是过来给我们提供线索来的,还是单纯就为了吃?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吴教授拿起酱肘子死活不放,连续吃了两个,在桌子上留下一堆骨头,吃的满嘴流油,沾的他那老花镜上都是。

等一切都搞定了,他才打着饱嗝儿进到正题:“建文帝当年削藩,将自己几个藩王叔叔残酷杀死,燕王朱棣一见不好,起兵造反,岂料竟然成功打入京都,建文帝旧臣被屠戮、妻儿被贬后身死,只留下建文皇帝逃出宫外不知所踪,这是正史记载,我说到了这里,你们现在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跟黄队几乎毫不犹豫的跟吴教授回答:“自然是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啊,他逃出皇宫后去了哪里?”

“史书好像没有交代,朱棣估计也没找到吧,建文一生的行踪都是个谜。”我随即把自己知道的跟吴教授一说,谁知吴教授当即摆手。

“我想朱棣最后是找到自己这侄儿了。”吴教授喝了口水顺顺喉咙,又说道:“朱棣对建文帝的旧臣、亲属根本不放过,手段之残忍世所共见,又恐怕建文帝起兵复夺江山,暗派能臣干吏全国寻找,这一去数十年,史书记载,朱棣最后一次御驾亲征,走到半道上,寻找建文帝十数年的那个大臣突然回来了,跟朱棣从夜晚聊到天明意犹未尽,朱棣最后叹了口气,心软下来,顾念多年叔侄名分没有赶尽杀绝。”

关于吴教授的史实我自然是不会怀疑的,不过,我就想知道这老教授现在跟我不断拽建文帝朱允炆的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黄队比我还直接,他干脆就问:“您老别跟我拽文了,都知道您知道的多,您就说说这事儿跟巴山玉洞有什么关系?”

“四十年前,我师父走访巴中一代,曾有过一个传说,据有人说这建文帝中年时,为自己当初残忍杀害几位叔叔的事懊悔不已,看破红尘一心出家,最后甚至参悟了六道。”

“然后呢?”我跟黄队便问。

“据说建文帝临死前,碰到了河边一个牧童,他跟牧童最后搭上了话,那牧童就问他人之将死,还有什么遗愿?”吴教授这时叹了口气:“那建文说自己终其一生未再回北京,想想当年仓皇逃出不见妻儿,临死前能看一眼紫禁城该多好。”

“这话不知怎地后来传了出去,后来朝廷真就派钦天监来看风水,扬言巡视地方查看妖孽,实则是确定风水,化了一方暗龙脉,这暗龙脉就葬下了朱允炆,这个传说是我老师活着的时候所考究的,真假不辨,当年他原本把这野史流言当做一方故事写进自己集续当中,并写下巴中藏下暗龙脉,实则乃地下之皇朝,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个荒谬流言,不成想……我看见了你们在巴山玉洞的遭遇……”

吴教授越说越激动,也越加认真。

我不由问吴教授:“教授,您知道何谓暗龙脉吗?”

吴教授这时候摆手,表示自己不知道。

我跟他解释起来:“这世上宅院分阴宅阳宅,龙脉也有明暗一分,太极晕、麒麟捧圣、九龙抬头这都是阳间大风水龙脉,有福葬于此地者后辈儿孙有数朝气运可坐,这就叫大龙脉,能利活人。”

我接着解释道:“传说始皇帝长生不成,于是便有了生前征服世界、死后也要征服冥界的想法,于是召集当时的方士们为他找到一块暗龙脉,死后置于其中,夹带将士英灵,打造了一只亡灵大军,死后妄想再当皇帝统兵。”

吴教授听到我说的话,反问道:“这个我也听说过,可打造一支亡灵大军,这未免有些太玄乎。”

“我师父当年与朋友结伴,见过阴兵借道,咱们常说的阴兵借道是阴间天子驾临阳间巡视,背后全是阴兵护卫,可他们看见的却不是。”

“那是什么?”黄队跟吴教授争相的问。

“我师父他们看见的是类似秦人的铠甲,帅字旗上大大的写着一个‘赢’字。“我说到这里,吴教授赶紧掏出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又拉着我说了一会。

“所以照您的说法,朱棣在世间为人主,或许晚年心有悔过,也为当年对付自己侄子的事懊悔不已,如此的话,他再为死后的朱允炆建一方暗龙脉,这样您觉得说得通吗?”

吴教授跟黄队便几乎一齐解释起来:“这样说的话,巴山玉洞下面的皇朝、宫殿以及下面那些东西就都可以解释的通了,只是……附近村子里高老爷子解释过了,巴山玉洞下面的东西是明初所建,再到明末之时辟地仙师高自定曾经下墓,用过偷天换日的法子,用另一具尸首鸠占鹊巢、坐享其成,那如今巴山玉洞下的暗龙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