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走于社会,应该谨记丛林法则(1 / 2)

 \t\t第五章行走于社会,应该谨记丛林法则

你改变不了环境,你能改变的唯有自己

人生加油站

强者应该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

刚毕业的你满怀希望地进入一家公司,希望在这里遇到良师益友。你还期望老板会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循循善诱,同事会热心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地指点你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有了过错,他们会像老师或者父母那样担待一下,给你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事实上,这些都只是你在象牙塔里不切实际的想象,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的。

等你闯关晋级进入公司,你慢慢会发觉,现实很可能与你以前想的不同,而且是大大的不同。老板板着脸,而且还是个工作狂;同事也很冷漠,他们只会在介绍新人的时候,对你抱以礼节性的微笑,平时每个人都缩在自己的格子里忙自己的事情。

他们对你这个新员工根本就不关心,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象征性地叫上你一起去,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绝口不提与公司相关的事。有人哪天没有来上班,你会很关心地问一下原因,但大家都会当作没有听见。气氛压抑,每个人的脸上仿佛都浮满了冰气,你搞不明白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是这个样子。

其实,那有可能是因为公司帮派林立,为了各自或有形或无形的利益,他们会防着你,因为他们对你的来历一无所知。就算你再热情,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任何改观。有时,你还莫名其妙地被卷入纷争中,但永远是最后知道真相的那个人。所以,你想逃离这个地方,你讨厌压抑的工作环境和复杂冷漠的人际关系。为了一份少得可怜的薪水,而让自己身陷这种冷酷的环境中,你会觉得活得太累了,你想要那种自由民主的环境和简单的人际关系。

你的离职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不喜欢这里的环境,而不是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如果以这样的理由离开的话,那你就只能算个不适应环境的逃兵。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集体,向社会人转变是痛苦的过程,但是唯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周遭的一切。

如果想要跳出自己的情绪怪圈,你就要这样想:就算自己勉强能胜任工作,但还不是业内高手,更不是名人,同事凭什么要对你热情啊?人都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鄙视你、冷眼看你,甚至排挤你、孤立你,那是别人的自由。如果你是名人,是行业高手,他们巴结你还来不及呢!所以,在你一无所成的时候,不要想着索取别人的热情和关怀。再说,你来公司主要是为了什么?是工作而不是结交朋友,至少结交朋友在其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想让人看重你,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调整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在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这成绩是别人无法取得的,那么他们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包括你的老板。老板可能不喜欢你这个人,但他无法拒绝你做出的成绩。这就是社会运转的规则。所以,要学会融入环境。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生活上的弱者,改用电影《花木兰》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所以,只有变得更加强大,适应能力更强,一切才会有所改观。

当然,还要学会藏起自己的脆弱和敏感,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评价,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非做不可,那就是增长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带上激情、心无杂念地去工作。

性格好能为你赢得人气

人生加油站

只关注自身,是不会快乐的。多关注自己这个小宇宙之外的世界,才更容易找到快乐。如果一个人仅仅想着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时候一定会比快乐的时候多得多。所以,学着改变吧,不要只做单行道,要做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性格好,心态就好,就会有机遇,命运自然就会好。

2009年度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的盖茨和排名第二的巴菲特在解答关于自己如何取得骄人成绩的问题时,都说:“成功和富裕很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

尼克松说:“对一个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他的背景、他的肤色、他的种族或是他的宗教信仰,而是他的性格。”他的话简洁明了,且意味深长。

一次,美国投资银行界一代宗师——摩根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问他决定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他也毫不犹豫地说是性格。学生又问摩根,资本和资金两者谁更为重要,他说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

可见,性格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我们过去的所有经历,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与我们的性格有关。性格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又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如果性格坚韧顽强,我们行动起来就会百折不挠,结果便会无往不胜;如果胆小怕事,那么我们行动起来就会优柔寡断,人生便会安于现状,难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如果性格孤傲任性,我们就会一意孤行,人生也会充满失败和挫折感。

所以,对于成功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性格比其他任何条件都更为关键。命运并非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只是性格的反光。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性格。性格改变了,很多事情也会悄然改变,命运也就随之改变了。

性格能改变吗?很多人说不能。如果连自己的性格弱点都改变不了,那么你和成功的距离就非常遥远了。一个不能改变自己性格的人,就不要奢谈成功了。

刚进入一家公司时,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陌生的流程,还有陌生的工作,我们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你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向前辈请教,难道还指望别人主动给你讲解吗?别人一句话的点拨,可能胜过我们十天的努力,为什么不去请教呢?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还是学生的时候,性格比较内向。等大学毕业后要出国,审批手续被教育司卡住的时候,他急得焦头烂额。尽管着急,但他还是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是这样做的:从第二天开始,他便每日准时到教育部去报到。人家8点上班,他7点半就到了门口,看见当时的李司长走来,他就说:“李司长,早上好!”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在门口等着,说:“李司长,您出来吃饭了?”李司长吃饭回来,他又说:“您吃好饭了?中午好好休息一下。”晚上下班的时候,看见李司长出来,他又说:“您下班了?走好。”就这样,唐骏在教育部候了3天,李司长终于在第四天的早上对他说话了:“你是谁?干什么的?为什么天天来叫我的名字?”然后唐骏就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李司长终于被唐骏的执著与“厚脸皮”打动,破格给了他出国的名额。

这种“厚脸皮”的事,很多爱面子或者胆小、内向的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他们终其一生,也只是碌碌无为而已。所以,要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早点取得成绩,就必须改善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一种习惯,只要坚持改,就一定能改变。

作为职场上的菜鸟,不管你是刚毕业,还是在职场上打拼了几年,只要你还没有成功,还没有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下面几个好习惯,你就需要培养:

1多关注自己这个小宇宙以外的世界

主动关心别人,主动付出,你就能赢得别人的真心和友谊。

2有好事儿先对大家说一声

比如过节公司发东西了,有什么趣闻了,你都可以先说一下,这样几次下来,你就会给大家留下阳光、开朗、合群的印象。

3保持真诚和热情,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有人打电话找一位同事,同事正好出差或者临时出去,你可以先接电话,再把谈话内容转述给他。或者主动去找同事,或者问问别人同事去了哪里,这种工作上的交集越多,越能打开双方的话匣子,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热情。如果你明明知情,却佯装不知,那彼此之间就会产生隔阂。

4自己的动向要与同事说一声

比如你外出,就算是离开办公室半个小时,也要对上司或者同事说一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正好有什么要紧的事你不在,同事也不知道你的去向,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你自己。多创造与同事的交集,既联络了感情,也表示了你对同事的尊重和信任。

5有些私事说说也无妨

虽然是工作场所,但人都是有感情的,也是有好奇心的,会有人关心你的私事。这时,要记住多说点自己得意、阳光的事情,情感创伤、父母离异等很多伤心的事不要说。切记少探听别人的“家事”。

6少说多听

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所以,多倾听别人就够了,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能让别人对你心存感激。

7互相帮助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你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回报,有事相求、有事相帮是稳固、扩大同事圈子的好办法之一,也是编织自己人际关系网最直接的方式。

8与同事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些神秘感,会有助于彰显个人魅力。人际关系是微妙的,同事如果过于亲近,就会夹杂个人感情,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9少挑剔别人,多找别人优点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之所以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我们有时会看别人不顺眼。你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别人,那别人怎么可能不苛责你呢?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你喜欢别人,别人也会喜欢你。要放大别人的优点,比如多想想“某同事长得帅”或者“某同事很乐观”等,多多肯定别人,多多打磨自己的个性。

10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做人要懂得放低姿态,学会让步。在没有取得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勿浮躁,多努力,提高解决公司核心问题的能力。老板总是愿意提拔性格好又能干的人。

把本职工作做到无懈可击

人生加油站

只有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你才能在一个公司站住脚。把本职工作做得精细,是你职场攀升的基石。请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做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

初入一个公司,你可能急切地想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向公司、同事展示你的实力;二是急切地向每一位同事示好,好给自己赢得一个愉快宽松的工作氛围。可能活跃开朗的你马上就有了很多朋友。成了他们的朋友之后,你忽然发觉自己拒绝他们的要求很困难。每一天你都会忙得团团转,刚开始你可能觉得这样能赢得朋友,能学到很多东西,这种好的结果都是存在的。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比如,你是一个公司的业务员,你帮小张打印、复印文件不会占用多长时间;你帮小李做excel表格,可能也不会花费多长时间;你帮小王写个工作总结也是小菜一碟;甚至,你帮企划做个文案,你都觉得那是自己能力的侧面展现。但是别忘了,你的本职工作不是文员、秘书、企划,而是需要用业绩证明自己能力的业务员。也许你的本职工作也能完成,但是你对本职工作的琢磨和研究以及投入的精力肯定会下降。可能本职工作中的一个缺失、一个小环节没有考虑周全,影响不了大局,但是都影响着你工作的质量。如果能做到100%,为什么要做到80%呢?给客户少打一个电话可能没关系,但是多打一个电话,这个客户可能就争取过来了,不是吗?有50%的概率遗失这个客户,这不是你的损失吗,不是公司的损失吗?即使放过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让整个项目的水准降低,给公司带来潜在的损失。你自己的损失会更大。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目标和职责范围,每一个人都能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那这个公司就会高效运转。对你而言,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精细,那公司要你何用?本职工作没有做好,那你离被公司“炒鱿鱼”也就不远了。所以,在工作中,万不可陷入老好人的深渊。

有些老好人几年来始终在那个位子上,没有升迁,那是因为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只给你做好本职工作的那一份钱。就像你是一个花匠,你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定期浇水、修剪,花草出现枯萎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如果你擅离职守,去帮助其他花匠侍弄花草,那是没有额外工钱的。你帮助他人,可能会赢得别人的友谊,但是你在本职工作上没有做到精益求精,所以,你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你其实只是个填充这个工作的零件。公司只会提升那些做了超额工作,给公司创造了利润的人。所以,老好人可能一辈子就只是个老好人。

有人曾就个人与职位之间的关系请教一位成功人士:“你为什么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稳如泰山?”“我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彻底做好它,简单地说就是在其位,谋其事。”这位成功人士这样回答。

在其位,就要谋其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善尽美地做好。超出老板的期望,你就不用担心失业,或者不用担心老板不会“奖赏”你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比别人多,就要比别人付出多,创造的价值更大。如果你是猎人,你在追赶一只狐狸,但是中途出现了几只兔子,于是,你又追赶兔子,这样连兔子也会逃走的。所以,要抓住本职工作这条狐狸,它才是你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抓住兔子类的动物都是些可做可不做的小事。如果你的精力每天都放在这些小事、闲事上,那么,你的本职工作就会做不到位,还白白浪费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严重的是,你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那对公司而言,你做的就是无用功了,因为公司要的是你本职工作的结果。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价值,想得到高薪,就要抓大放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小事,要么可以不做,要么可以押后再做,要分清主次。本职工作做好后,你不妨把时间花在思索以下几个问题上:你的业绩提升了吗?你的能力提升了吗?你在一年内看过多少本对自己的职业有益的书籍?你参加过几次培训来为自己充电?如果没有,你又凭什么让老板为你加工资?靠抱怨?那你肯定会提前被淘汰出局!

学会与上司和解

人生加油站

上司不会主动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上司。凡事抱着谦虚、恭敬的态度与上司沟通交流,你就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从法律角度上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从社会规则来说,人与人之间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离开相对纯净的象牙塔,挣脱父母的怀抱,来到社会上打拼,你就要适应社会的规则和隐性的等级制度。作为一个社会新鲜人,你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与上司的关系了。

如果你还在试用期间,他的一句话很可能就会决定你的去留;如果你凭能力转正留下来了,在工作中,他的态度也决定你的业绩、你工作进展的速度,以及你的升迁,很可能还决定你下一年合同的续签与否。所以,不小心得罪了同事,还可以补救,如果把直接上司或者老板得罪了,你就离走人不远了。这就好像是一场游戏,而这游戏规则是谁制订的呢?当然是老板!初入职场的你,一开始看不惯这种现象,看不惯老板那副“衣食父母”的傲慢面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你一定要慢慢接受这种游戏规则。因为现在的你还没有这个实力去改变,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你很可能会遇到无能、固执或者外行的主管领导,这会让你感觉很尴尬;你可能会遇到说话尖酸的领导,你会因此感到毫无尊严;而说话沉闷、慢性子的领导会让你缺乏干劲。这时,好像让领导头疼的事越多,你就越开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必须想清楚你来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你要干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难道就是看领导笑话吗?首先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再者,虚度时光不也是对你自己的亵渎吗?

年轻人血气方刚、要强,一旦与老板正面交锋,就常常会冲动行事,宁愿负气走人,放弃自己在这个公司积累的很多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资产,也不愿冷静地考虑此举对自己以后发展的影响。这是既不理智也不明智的做法。你的面子重要,还是你实力的积累重要?这个问题,相信谁冷静下来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你可能会说:太气人了!我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啊,凭什么受气?

其实,气消了的话,你不妨想想,你的主管领导或者上司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他能当上主管,那是有资本的。他一定是在这个行业有人脉、有渠道、有经验。这些或软或硬的实力都是他们在业内一点一滴积累的。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优秀的习惯总是比刚出茅庐的你强很多吧?不要想着将来某一天把上司踩在脚下,就算某天真的走到了离职的那一步,也要心平气和地交接工作,与领导打过招呼再走,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和风度。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也许某天你还会与他合作,需要利用他的人脉和社会资源呢?

少建篱笆多铺路,好的人际关系对你的将来总是有帮助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想问题、处理上下级关系,把他当作你最重要的客户,你的语气、你的态度就会和缓,你们两人的关系也会渐渐好转。人际关系讲的就是互相尊敬,何况对方是上级呢?对上级的尊重,也是为人处世中最起码的礼貌,这不是卑躬屈膝。

然后,你再想想自己进这个公司的主要意图是什么,难道就是来和老板较真、抬杠的吗?争强好胜能给你带来什么,有多大意义呢?我们到一个公司,是借助公司提供的平台来学习、来增长才干、来全面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的。这个应该是首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你在这个公司待下去的唯一理由。去下个公司争取更高的薪金待遇,靠的是什么?靠的不就是你的实力和能力吗?实力和能力始终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万能通行证。

想清楚了,就要转变对公司里的人和事的态度。可能会有不愉快的事,可能会卷入某些无谓的纷争中,可能会有尴尬的时刻,但这些与光辉的未来相比都不算什么。想清楚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就会对上司、老板多一点感恩,多一点尊敬。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不要扭捏,不要躲避他们,说不定上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势利、不通人情或专断。

低头、低调是职场新人的保护色

人生加油站

抬头走路,是为了看清前行的方向,而不至于一味地埋头苦干;低头走路,是为了看轻脚下的路上是否有障碍,使自己坚实地踩在大地上,这样才能够走得平稳。做人也是一样,抬头看人,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低头看自己,是反省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人在职场,就像风雪中的青松那样,这样就能保护好自己。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看到陈毅元帅的这首《青松》,我们眼前会浮现这样的雪景:在大雪纷飞的山谷中,雪花落满了雪松。当积雪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一点一点地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雪松依旧挺拔。而山谷中其他的树,因为不懂得弯腰低头,枝丫就早早地被积雪压断了,再也无法坚持到春回大地的那一天。青松是懂得抗争的,因为他深知大自然的威力,知道雪的暴虐,他只是暂时低下了头,以便等待春天的到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了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转,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只见它左冲右突地努力了好几次,都没能飞出房间。细看,才知道它总是在房间的顶部找寻出路,却不肯往低处飞。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离敞开着的窗户的顶端只有两三寸的位置了,但它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其实,只要飞低一点点,它就可以重回外面广阔的天地间了。最终,这只不肯飞低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所有力气,奄奄一息地飘落到地板上。

在现代社会求生存、求发展的你们是否有时也像那只蝴蝶一样,不肯低头,不肯往低处飞?如果有,就赶紧清洗一下自己的大脑吧。因为世间有的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穷困潦倒的人,也有的是能力超群却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最大的症结就在于不会低调做人,不会低头做事。他们不懂得唯有低调做人,才可以使自己站得更稳;唯有低头做事,才可以使自己把事做得更好。山不言其高,照样耸立;海不言其深,照样宽广。有真本事而不张扬,更能够显示出做人的境界。低调的人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所以只有懂得低调做人的人,才能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走好每一段路。

大部分人都是要谋生的,不单要谋生,而且希望谋得更好的生活。初入职场,你要认清自己,即便自己才华横溢、能力出众,要想在职场的海洋学会游泳,那也要先低头——若要出头,先要低头。对老板要心存感激,即便你发现他脑满肠肥、专断固执,也要感激他,因为是他提供给你平台,让你利用其资源成长和学习。

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与请教,就算过去自己曾经取得过辉煌,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不要沉醉于此,更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自傲的人,别人是不会喜欢和帮助他的,别人只会嫉妒他,甚至落井下石。做人要低调,可以适时通过自嘲来化解别人的嫉妒心理。对一些无关原则的问题,不要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与人争执不下,有时候你虽然赢了面子,却输了感情;有时候你赢了口舌,却输了形象;有时候你赢了好处,却输了友谊……总之,有时候你看似赢了,实际上输了!少一些无谓的争辩,这样反而会引导对方主动从你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职场中,低调做人,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是为了积累自己的人脉,是为了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少碰一块绊脚石。这不是奴性,不是失节,不是要你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状态和境界。低调做事,是为了积蓄能量、增强实力;而低头只是一种识时务的处世态度。

勿做职场“大嘴巴”

人生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