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念君惜蛾眉(2 / 2)

荣归 麦大悟 0 字 2022-02-05

王淑妃盈盈轻笑,她可怜的胞妹,至死,都还在感念她的好。</p>

至于奕儿,她这当娘的得劝他放下对温四娘的心思了,奕儿素来懂事,知权衡利弊和轻重。况且奕郎身边有谢琳娘这株盛放牡丹,该是不会太过在意温四娘那枝杏红梨白的。</p>

听见宫婢打帘通传,王淑妃忙起身迎接李晟。</p>

“母妃。”李晟规矩低头与王淑妃见了礼。</p>

“晟儿,快过来。”王淑妃温和慈爱,吩咐宫婢伺候五皇子饮子。</p>

李晟微微一笑,紫金发冠为平静淡漠的面容,增添了几分令人不敢逼视的贵气,神情却似与世无争、淡泊名利。</p>

王淑妃想不到李晟银甲戎装,将突厥猛将力斩于马下时是如何模样。</p>

“你这孩子,赐婚那么大的事怎不与母妃商量呢,成亲关乎一辈子,岂能草率了。”王淑妃关切地望着李晟,焦急说道。</p>

李晟端起薄荷饮,浅吃了一口,声音清澈,“这些时日殿下为三哥成亲之事费心,故儿赐婚一事不敢劳烦殿下,且我与温四娘早已相识,还望殿下成全。”</p>

王淑妃扶了扶鬓间金线芙蓉宫花,松了一口气,眼睛酸涩地笑道,“好在母妃也见过温四娘,那孩子生的容貌标致,性格柔顺,就连太后都对她赞不绝口。若你二人相识已久,这门亲事母妃是再高兴不过了,怎会阻拦。我待你如同奕儿一般,往后莫再说劳烦之话,平白生分了。”</p>

李晟黑亮的眼眸一深,“是,往后儿遇到了困难,还请母妃帮忙。”</p>

……</p>

延庆殿的宴席在申时中刻结束,告别了太后与诸位夫人后,温荣扶祖母自光顺门出宫。直到乘上回府的马车,祖母二人才有机会说话。</p>

温荣为祖母垫了引枕,已习惯午时小睡片刻,出门参加筵席便极容易疲累。</p>

谢氏松开眉毛,轻叹一声,“荣娘,圣主将赐婚五皇子与你。”</p>

温荣表情豁然惊诧,半天回不过神来,抬起头迎上祖母认真的目光。不是玩笑话。</p>

谢氏牵过温荣道,“这是你的亲事,你有何想法。”</p>

温荣攥着竹节扇柄的手心沁出了薄汗,“儿未曾想过。可既然是赐婚,想来是不能拒,只能应承下的。”</p>

前世她义无反顾地嫁入太子府做良娣,那时温二老夫人对她不管不顾,阿娘身子日渐虚弱借药延命,而阿爷太过耿直,圣主虽不弃敢言忠臣,但阿爷的性子仍令他如履薄冰,每日都似在刀口上生活。</p>

娘家没有一点帮衬,她在太子府面对太子妃韩大娘等人时,就犹如母鸡斗老鹰一般,唯一的寄托和念想是李奕对她的满腔柔情。</p>

温荣眼前浮现出李奕英俊温柔的脸,忍不住讥诮一笑。</p>

谢氏见孙女表情古怪,心里沉甸甸的,今日太后并非是在询问她的意思,圣主赐婚非同小可,八字相合,便不容许有变数。</p>

温荣虽能感觉五皇子对她有意,但不曾想到他会借军功求赐婚。他的目的是达成了,可与此同时,不但打了王氏与薛国公府巴掌,更令王淑妃没有面子。</p>

谁都知晓李晟是王淑妃带大的,如今在关键事情上,五皇子与王淑妃不同心。</p>

温荣揉了揉眉心,既然不能改变,还是应该往好处想。嫁于五皇子是正妃,李晟心性淡漠,不会与李奕争夺皇位,往后或许能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且自己早些定亲了,丹阳和林大郎之间的误会说不定就解开了。</p>

这一世本想避开皇家人,最终还是不能如愿。</p>

温荣想起今日五皇子要她修补丝绦的情形,难怪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为人妻是该为夫郎做针凿女红的。</p>

回到温府,谢氏与温荣打算等赐婚圣旨下来后,再告知家人,故晚膳时,二人在林氏、茹娘面前,对赐婚缄口不言。</p>

亥时初刻,温荣正要照顾祖母歇下,不想温世珩一脸喜气,摇摇晃晃地回府了,且未直接去东院紫云居,而是往穆合堂宣布喜事。</p>

林氏听到消息赶了过来,见夫郎吃了不少酒,面色通红,说话也不利索。</p>

谢氏差人向温世珩身边僮仆打听后才知晓,温世珩是被五皇子送回来的。</p>

皇上赐婚,最先得到消息的是礼部官员,故自宫中晚宴起,就有礼部官员陆续上前同温世珩道贺。五皇子更是给足了岳丈面子,不但主动上前与温世珩说话,更知晓丈人酒量不佳,替他挡了不少酒。</p>

阿爷虽口齿不清,温荣却明白阿爷对这门亲事再满意不过。</p>

今日阿爷和五皇子他们举动那般明显,看来是无需等到圣主赐婚,此事就已满盛京皆知了。</p>

谢氏不满地瞪了温世珩一眼,不耐地与林氏说道,“还不快将你夫郎带回紫云居。”</p>

林氏此刻正将温荣搂在怀里,一边用锦帕擦眼角,一边感怀自己的女儿能嫁于皇子做正妃。比之与林府的亲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大概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p>

林氏听到阿家的冷声吩咐,才意识到时辰已晚,再依依不舍地为荣娘理了理鬓角,蹲身同谢氏道安后,和莺如一左一右地将温世珩扶回紫云居……(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