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朱英的恐怖(1 / 2)

 对于姚广孝的转变,朱棣还不知道。</p>

不过他现在已经顾不上姚广孝了,因为明日清晨,他就要作为平倭东路主帅,出发沿海。</p>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和朱棡分兵两路征伐蒙元残余的时候,他也是东路主帅。</p>

现在的一切,仿若是历史重演一般,朱棣当然明白其中的意义。</p>

上一次他的大胜,将三哥朱棡的光芒完全掩盖,这一次如何,就不知道了。</p>

整个燕王府里,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只等明日凌晨,便就出发。</p>

“炽儿,你便好好待在京师,用心读书吧。”</p>

朱棣对着朱高炽说道。</p>

说完后,迟疑了一下,又道:“若是可以,和你大哥多多亲近,应当不是一件坏事。”</p>

朱高炽很少听到父王如此温和的话语,有些不知所措。</p>

平日里父王对他并不喜爱,多是训斥,看哪哪都不顺眼。</p>

短暂适应后,朱高炽也明白了父王的心思,回道:“孩儿定会紧记父王示下。”</p>

朱棣点点头,挥挥手就让朱高炽下去,能够多说这么一两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p>

朱高炽也不打扰父王,离开大堂。</p>

只是在转弯的时候,微微停顿了一下,好像有些犹豫,不过最终选择离开,并未回头你说话。</p>

朱高炽虽有些胖,但也算得上聪慧。</p>

对于父王还有姚广孝的一些筹谋,哪怕没有刻意去偷听什么,天天在同一个屋檐下,当然会有所猜测。</p>

“父王,为什么一定要眼热那个位置呢,咱们做个藩王不好吗。北平与之大明,如同蚍蜉于树,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p>

“且是一个不好,毫无退路可言,便是满盘皆输的道路。”</p>

“就算是削藩,以允炆的性子,咱们家也能妥善,不至于如此。”</p>

朱高炽远比朱棣想象中要来得聪明许多。</p>

或许因为身体过胖,导致两个弟弟和父王对他,都不是很友善的缘故。朱高炽的心思,比一般人要来得更加的敏感。</p>

朱高炽,还有其他几位世子,包括朱允炆在内,都是一同长大,关系也不错。</p>

但就是前段时间,太子朱标薨逝,朱允炆被定位太孙的时候。</p>

朱高炽就发现,朱允炆特意和几位藩王世子,保持了距离。</p>

开始他只是以为这种变幻,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毕竟日后朱允炆就是大明皇帝,他们之间,首先是君臣关系。</p>

但很快朱高炽就发现,除开几位藩王世子,在和其他人的相处上,朱允炆并没有太多的变化。</p>

这就让朱高炽有些疑惑,而后更是无意间打听到黄子澄的一些主张,尤其是关于藩王的。</p>

朱高炽顿时明白朱允炆的选择。</p>

其实削藩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朱高炽遍读史书,也清楚其中道理。</p>

只是父王显然不甘心,就这么错过皇位。</p>

轻轻叹息,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朱高炽能插手的。</p>

作为燕王长子,不管局势如何,他肯定是要支持父王。</p>

没过多久,李景隆就到达燕王府里。</p>

“景隆,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朱棣笑着问道。</p>

“殿下明日即将出征平倭,我特意来恭喜殿下。”李景隆回道。</p>

朱棣看了看四周的侍卫仆从,带领李景隆到书房里谈事。</p>

“表叔,道衍法师怎么回事。”</p>

刚进书房,李景隆就皱眉问道。</p>

昨日他寻找道衍,却发现找不到人了,这才亲自上门询问。</p>

“道衍法师被幽禁在天界寺藏经阁了。”朱棣沉声说道。</p>

李景隆听闻一惊,忙道:“这怎么可能。”</p>

姚广孝负责统筹安排,这些事情李景隆是清楚的,毕竟他算是早就投靠了朱棣。</p>

或者说,他一直都站在朱棣这边。</p>

“是朱英那小子干的。”朱棣皱眉回道。</p>

“朱英?”</p>

听到这个名字,李景隆有些疑惑。</p>

朱棣闻声,这才知道姚广孝并没有把朱英的存在,告诉李景隆。</p>

于是向李景隆解释朱英此人。</p>

李景隆听完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允炆说的就是此人。”</p>

看到朱棣有些疑惑,李景隆便向朱棣说明,他刚刚从皇宫春和殿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