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2 / 2)

调教大明 淡墨青衫 0 字 2022-02-12

“此等凶徒,不用刑毫无畏惧之心。”</p>

“总之,下官和刑部不能担这个责任。”王以诰态度缓和,但语气十分坚决,毫无商量的道:“反正绝不可以用刑,除此之外,下官没有意见。”</p>

刘应节怒极,反是徐徐问道:“王公坚不肯用刑,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p>

“是何言!”王以诰摇头道:“刘公为同僚出头,但亦不可随意嘴上伤人,如果觉得刑部办事不妥,刘公可以上奏,下官亦会答辩,如果朝廷相疑,另选贤能便是。”</p>

如此一来,两边算是正式谈崩了,没有继续往下谈的必要。</p>

刘应节带着都察院的小弟们愤然离开,大理寺的人也是紧随其后,这里已经一审再审,不准用刑的话,再审也就是这样了。各衙门自然会复奏上去,不过肯定是主审的刑部担子最重。</p>

“王大人,这是为什么?”</p>

待外人离开之后,吴百朋难耐心中疑惑,立刻质问。</p>

“吴大人,如果真的想知道详细情形,老哥你可以去元辅的府上去问。”王以诰这一次也算是把千斤重担背在了自己身上,但他是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就算是恩主叫他跳火坑他也只能跳下去,没有什么话可说。</p>

吴百朋当然也是如此,听了王以诰的话之后,颓然而坐。</p>

刑部的人当然早知道水深,可吴百朋万万想不到,此事居然是和元辅有关。</p>

“你莫误会。”王以诰语意深沉的道:“元辅是万万不会叫人刺杀黄大人,这样下作的事当然不可能是元辅所为。只是元辅说,此事将来再查,总要有所交代,但现在不是时候。”</p>

“元辅那里,似乎近来真的有什么大事要发生。”</p>

“我等不必与闻,我不曾打听,劝老哥你也不要去打听。”王以诰隐约知道一些东西,但很知机的没有继续打听下去。这样的事,知道的越多,牵扯的越深,将来抄家赤族的机会就越大。他和张居正不同,张居正要维持自己外朝第一人的权柄,所以不得不有所取舍,他已经位至部堂,此生也不可能为首辅,既然如此,何必多事?</p>

经他这么一提点,一心想去和张居正说个明白的吴百朋只能再次坐了下去,这一次,他心中明白,这件事,在短期之内,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p>

……</p>

看到一条条毡草被拿开,整洁平滑的道路出现在眼前,孙承宗终露出狂热崇拜的表情:“常吉兄真是神乎其技啊。”</p>

这阵子孙承宗一直跟在张惟功身边厮混,他呆的社学不过就是在京城一个游学的落脚地,有他没他其实一样,既然眼前有这么样的大事可以追随,增长见闻,当然不必天天去寻章摘句,真的当一个摇头晃脑的老夫子。</p>

孙承宗生性豪爽大气,气质恢弘,但语意又经常十分诙谐,身上没有秀才的酸气,在他身上,惟功发现不少的亮点。</p>

怪不得此人会成为明末的中流砥柱之一,甚至很多人评价其作用远在袁崇焕之上,尽管后者在民间更加有名。</p>

在惟功看来,孙恺阳确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经世致用上不迂腐拘泥,事实上明末的士大夫迂腐拘泥的原本也不多,不过孙承宗是一个更务实,能用好书本这敲门砖,又能将学问与实务结合的非常好的一个人杰,能与这样的人早早相识,更有可能招致门下,这也是惟功不介意孙承宗时刻相随,甚至知道自己在清理大工上的隐秘的原因。</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要用人才,也开适当开放怀抱才是。</p>

赵士桢演示的水泥,做起来和说起来都是十分简单,无非就是用粘土配石灰,在窑中烧制,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但钱和物加上人力都是充足,配出最原始的水泥不过是时间问题。</p>

对一个现代人来说,不敢说立钢炉造玻璃,一些原始的实用的东西,只要有心有财力,倒还是真的容易制造出来。</p>

有了水泥,京城道路就是有条不紊的铺设着,从北城已经铺到中城,现在哪怕是皇城内外四周那些遍及达官贵人的各坊都是铺设了新道,而更令人称道的,就是相应的其余的举措。</p>

连内廷的孙海等人都知道惟功的提督清理大工的差使办的十分之好,可想而知,京城之中,现在惟功的形象如何。(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