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柩前即位(2 / 2)

宋医 沐轶 0 字 2020-07-10

杜文浩明白了,皇太后打心里还是不想让二儿子死的。这也可以理解。看这样子,她是不会让二儿子承继皇位了,只要雍王不当皇帝,又一直疯,那死不死关系都不大。

不过,必须把这件事搞得众人皆知才行,把球踢给宰执们,让他们来说最好。他们应该会提出很适合的方案来的。

所以杜文浩躬身道:“太后,此事关系重大,微臣实在不敢妄进谏言。不如请宰执们商讨,顺便定下嗣皇帝,离天亮没多久了,得尽快商定,以免误了凌晨引出殡。”

皇太后想了想,点头道:“也只有这样了,就按你的意思办吧,不过你也参加!”

“太后,微臣只是三衙都指挥使。不属于宰执,按规矩不能

“规矩都是人定的,哀家让你参加。你参加就是。到时候哀家还有话说

杜文浩忙躬身道:“是,微臣遵旨!”

福宁宫侧殿。

天已经将近五更了,四周还是漆黑一片,由于黎明时分就要引出殡。朝中重臣到时候要扶灵前往帝陵。几乎都没有睡,都在灵堂等候。所以皇太后懿旨一下,七位宰执全部来到福宁宫旁的侧殿里。

七位宰执分别是:左承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王珐、右承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蔡确、门下侍郎章惧、尚书左承蔡卡、尚书右承黄履、枢密院使知枢密院事韩缜,枢密院副使同知枢密院事林希。

七人进了侧殿,只见侧殿上正中偏后的地方,垂着一道绣帘。帘子后面软榻上,端坐着一身重孝的皇太后。

绣帘前面左侧,站着一个半大小孩,正是六皇子延安郡王赵煦。在侧殿左侧,站着的是雍王赵颜和曹王赵顾。曹王一脸阴霾,那雍王却是一脸惊恐,缩在曹王身后,不时偷眼仰起脑袋往上瞧,嘴里不停喃喃自语。

大殿右侧,站着一人,却是新任三衙都指挥使,御医杜文浩。

七位宰执见状都很惊讶,相王挂嘴角露出微笑,心中甚是得意。冲着杜文浩微微点头,然后当先向皇太后躬身施礼。其余六人也躬身施礼。

皇太后道:“众爱卿,有一件事,哀家要向各位辅臣告知

七人一听,知道这肯定是关系到未来皇上的承继问题,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连大气都不敢出。

皇太后顿了顿,才缓缓道:“皇上突然驾崩,十分可疑。哀家责成杜御医暗中调查,现已查明,雍王赵颜,在门下食客司马道人唆使之下。在皇上服用的药中下毒,致使皇上中毒而亡!”

这犹如晴空霹雳一般,震得七人都呆了,不由自主一起望向杜文浩。

皇太后续道:“这件事人证物证俱在,犯司马道人已经就擒,对此供认不讳。雍王赵颗”因畏罪而生癫狂,现已经神智错乱,汤药不治

刚说到这里,雍王赵颍似乎在为皇太后这话做注脚,嘶声尖叫,跪在地上不停朝天磕头,不住嘴地哀求着:“皇兄!饶命啊!我错了!我不该毒害你!饶命啊”咚咚有声。额头上顿时鲜血淋漓。

七人骇然不知所措。

皇太后望着雍王癫乱磕头,也不让人阻止,似乎没瞧见似的,拖长了音调:“雍王犯平如此重罪。罪不可赦!哀家之意,让他为皇上殉葬。众卿意下如何?”

王珐不知道事情生竟然是这样,一时呆住了,他年岁儿刚,反应也慢作为辅,本应当井由他说话的。但他傻哈绷,不瑰话,其余六人本不能抢先表态的,不过,这不比平常,不能以平常规矩办事,蔡确轻咳一声,上前躬身道:“皇太后,微臣以为,雍王与皇上手足情深,若非他人挑唆,断不会犯下如此重罪,尚情有可原,如今神智错乱,已受天谴,可免殉葬。另命他永为帝陵使,守护永裕陵,陪伴皇兄左右。”

皇太后微微点头阴冷的面色稍稍和缓,那六人官做到了这位置,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来皇太后对这处置比较满意。忙都随声附和。

这样的结果真是大妙,杜文浩肚子里乐开了花,这下好,让这小子替他皇兄守一辈子坟去,就再没机会来找自己麻烦了。这主意好!

他禁不住瞧了一眼蔡确,心想这老小子揣摩上意很准啊,而且心够狠的,雍王待他不薄,他竟落井下石。明知道皇太后不会真的舍得让雍王殉葬,自己得拿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不仅顺着皇太后的意思说了免殉葬,还想出这么个主意,那比流三千里之类的强太多了,而且处理十分妥当。

皇太后见左承相王莲一直不说话。便淡淡问道:“王爱卿,众卿所言,你意如何啊?。

王珐刚才只是一时愣了。这片刻便已经想好,躬身道:“回禀皇太后。对蔡宰相等所言,老臣附议。另。老臣以为,为顾及皇家脸面此事不宜外传,也不宜计入正史,对外只说雍王思念皇兄,自愿入陵陪护即可。”

皇太后嘴角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扫了一眼众人,缓缓道:“王爱卿之议,众爱卿以为呢?”

此刻侧殿上灯火亮如白昼,皇太后这满意的神悄都瞧在了眼里,一起躬身道:“臣等附议!”

“好,既是如此,这事就这么定了皇太后顿了顿,又道:“再有不到一个时辰,便是引出殡之时,引领皇家引之人必须定下。众爱卿,有何建议啊?。

现在争夺皇位的雍王因为谋害皇上而获罪,永伴帝陵,又已经疯了,总不能让一个疯子当皇上吧,自然退出了皇上的竞争,便只有六皇子延安郡王赵煦这个唯一的选择了。皇太后明知故问,显然是想用众人的嘴来说这个结果。更显大度威仪。

尽管这个结果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但大小也算拥戴之功。不过,这一次蔡确不好意思抢先了。毕竟他原先是力主让雍王承继大宝的,这一下转的太快了也不好,最好能让王佳先说,然后自己附议。王珐也有他的算盘,他知道六皇子承继皇位已成定局,这时候拥戴定策的功劳早已经明确,就算这时候不说也不影响了,这时候,最好能让对方的人主动先说,这样原先的两派意见统一了,就更为妥当了。

蔡确见王佳不表态,而皇太后又盯着他瞧,只好拱手道:“臣以为。延安郡王乃皇长子,按照祖。当承大统为嗣皇帝!引出殡,以嗣皇帝为引领。事毕,乞皇太后效仿真宗帝刘皇后,听政权同处分军国重事说罢撩衣袍跪倒磕头。

蔡确原来是坚决拥护雍王继位的,是这一派的领,如今倒戈转而支持六皇子继位,他这一边的韩缜等人自然也跟着走了。纷纷表态表示附议,也跪倒磕头。

这个结果让王洼非常高兴,也撩衣袍跪倒:“天下大器,唯延平郡王可承,此乃顺应天命;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尊,垂帘听政,定能国泰民安!”

赵煦是皇太后高诣酒的孙子,赵煦当了皇帝,高酒酒自然也就从皇太后升为太皇太后了。

皇太后瞧了一眼杜文浩。见他朝自己微笑点头,这才缓缓道:“既然众爱卿都一致主张延安郡王继承皇位。哀家也意如此。那就这么定了。这新帝登基庆典该何时举行,众卿家说说吧。”

王珐躬身道:“先帝治丧月余。国事一直由老臣与蔡宰相即两位王爷暂摄,诸事臣等都谨谨然不敢妄断,既然已定新帝,当及早即位为宜。以老臣所见,仿效西汉武帝之后诸帝,枢前即位,同乞请太后即行听政。”

皇太后道:“今天登基,会不会仓促了些?”

“太后请放心,这月余间,臣等已经将新帝即位大典诸般应用备妥。只等皇太后定策

“嗯,,你们想得挺周到。众个爱卿,你们的意思呢?”

蔡确等也躬身道:“臣耸附议王宰相之谏。”

皇太后满意地缓缓点头:“即使如此,就依众位卿家所言,柜前即位。至于这听政嘛”哀家性本好静,无奈煦儿年岁还众卿又力谏哀家听政,哀家想偷闲也不能。便依众卿所奏,权同听政。待将来皇上成*人之后,哀家便即还政于他。”

新帝确定,众人都面现喜色。只是蔡确等人的笑颇为有些勉强。阅读最新董节就洗涧书晒细凹曰况姗齐伞宋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