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蜀道难(中)(2 / 2)

毒清 没落皇朝 0 字 2022-02-14

能话的也就杨家老爷子了,杨家的大梁是老三扛得,没了老三,杨家的架子就散了,他的安危才是杨士勤最重视的东西。</p>

“不必!老爷子您别忘了大凉山的那些人,投名状还是要纳的,现成的兵马不用,兴师动众的多不好。</p>

再了蜀道艰难,这一路人吃马喂的耗费也不少,一千人我都觉得有些多。五百人应当正合适!”</p>

见老三越人数越少,杨士勤也就不开口了。老三的不错,大凉山的彝族还是可用的,只要云南过去几个头人,大家坐下来一谈,这事儿就结了。</p>

川西之行,解决了大凉山,基本就解决了白彝两族,大凉山可是彝族当家的,凉山白族,只能算是个族。蜀道未走,先解决一半的问题,老三的本事倒是越来越大了。</p>

“算计的差不多了吧!没有大事、急事,谋划不变!该准备的,都下去准备吧!”</p>

大堂里的人一个个散去,最后只剩下了杨士勤、杨猛还有魏五。</p>

“您二老话吧!我也走了。”</p>

魏五留下,肯定是有事儿要和老爷子,杨猛索性也不当这个灯泡,撂下话之后,就慢慢的踱出了大堂。</p>

“亲家,此事……”</p>

“**分,老三算是成了,这局棋不错。”</p>

“这兵荒马乱的,就怕……”</p>

“老三最在意的就是自身的安危,没有十成十的把握,他是不会随意走动的。”</p>

“这话保准?”</p>

“保准!如假包换,咱们只要坐稳了云南就成,别的事儿,老三自然会办的妥妥帖帖。</p>

不过,亲家可要准备和川督打嘴仗了。”</p>

杨魏二老了几句话,魏五也告辞离开了,漫步在回家的路上,魏五也是感慨良多,杨老三的本事太大,今天算是真本事么?这崽子越来越看不透了。</p>

“今天的谋划都听清楚了?”</p>

杨府的一所偏房之内,杨猛坐在上首,秦子祺和孙伯青坐在下手,这两人也是在大堂的隔间,听了杨猛的谋划。</p>

“听明白了。”</p>

“听明白了就好,影子部队,着重监视徐子渭和岑毓英,这两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给我呈上来。</p>

新军,也要看紧了,韦驼子不在的这段时间,看看有那些蠢蠢欲动的货色。</p>

督标的杜伏虎、滇西的杜降虎、马青虎,也要看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的言行举止。”</p>

加上进京解铜,到自己平定川西、藏边,时间就有些长了,弄不好过年自己也要在川西过,将近半年的时间,也是杨猛整合一下云南的时间。</p>

秦子祺和孙伯青一走,老爷子又走了进来。</p>

“老三,当心啊!”</p>

“您老就放心吧!”</p>

“我怎么放心?老大和你要去川西,老二又要去藏边,你我怎么放心?”</p>

三子俱出,这可是头一遭,杨士勤的心里也乱着呢!</p>

“嗨!二哥那里,您给他配上百十个护卫,弄上几匹好马就是了。</p>

我大哥更是稳重,他的性子有些谨慎微,川西之行,最安稳的就是大哥了。</p>

至于我……”</p>

蜀道难,具体的结果怎么样,杨猛虽心里大致有数,但康巴一带,他还真没数,川西若是动刀兵的话,肯定就在打箭炉所属的康巴一带。</p>

打箭炉是个要冲,各方势力混杂其中,开战会是个什么结果,杨猛真不清楚,那一千精兵,就是为打箭炉准备的。</p>

“你,才是杨家扛事儿的,一千步卒并不保险啊!打箭炉那边尽是骑兵,胜负难料啊!”</p>

杨士勤虽没打过仗,可他是知道朝廷骑军的厉害的,当年天理教可是对上过朝廷的骑军,虽他自己没参与,但结果他还是知道的。</p>

“我有数儿!”</p>

嘴上虽然的是有数儿,可老爷子这么一,杨猛的心里也有些不安了,步兵对骑兵,好像没什么优势可言,但云南新军的骑兵,也不是什么好路数。</p>

一帮子翻山越岭的人,骑马对上自玩马的人,怎么想都有些现眼的味道。</p>

“有数儿也不成,一千人,骑兵和步卒各半吧!这样我也能安心一些。”</p>

“成!就按您老的来。”</p>

经老爷子这么一提,杨猛也谨慎了一些,万一折在川西,那脸面就丢大发劲了。</p>

“这几天就住在昆明吧!这几个月,你大哥在滇西忙活,你和老二去了京师,我这心就没怎么安稳过,这回更好,全跑出去了。”</p>

杨士勤虽不算太老,但早已没了斗志,做个富家翁,就是他想要的,老三这么一动,全家上下跟着忙活,虽看着兴兴旺旺的,可这家里就冷清多了。</p>

“您老把大哥家的那几个接到老宅子里,不就活泛多了吗?”</p>

“屁大的孩子狗都嫌,接来祸害我老头子啊?你那边也抓紧,还有你二哥那边,你也帮衬着,子嗣要紧!”</p>

三个儿子都要走蜀道,一家团聚的日子,就显得格外稀罕了。</p>

“这蜀道虽难,却挡不住咱们家的儿郎,您老就放心吧!”</p>

开川铜,入川西,杨猛心里也有个六七分的把握,六七分已经是很高的成功率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