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泥泞大追杀(2 / 2)

毒清 没落皇朝 0 字 2022-02-14

雨夜一战,英军第一次溃退了,留下了近万具尸体溃退了,面对逃散的英军,缅军也没有追击,而是第一时间收拾地上的枪械和帐篷。</p>

慢悠悠的追赶,只在英军休息的时候进攻,缅军每一次进攻,英军都要留下近千具尸体。投降。可以!但是投降之后就会被斩首。对于英军,缅军处理他们的方式跟暹罗人也差不了多少。</p>

只是稍有差别的就是,缅军会脱掉英军身上的制服和鞋袜,这些东西对普通的缅军士兵来,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p>

缅甸毕竟是缅甸人的缅甸,对于这些尸体,缅军没怎么浪费,他们冒着大雨将这些尸体。埋在了一块块田地之中,毕竟这也是极好的肥料,最为关键的还是疫病,让这些人曝尸荒野很简单,可这是自己的家园啊!虽疲累,但缅军的将士们,还是在不辞劳苦的掩埋尸体。</p>

在淤泥里很难走的快,许多英军的士兵,为了加快速度,只能丢掉脚上的皮靴。可已经磨烂的脚板,踩在淤泥之中。一两天的功夫,就会被感染。</p>

士兵越逃越少,英军的将官们,知道抉择的时候到了,逃只能是死路一条,在速度上她们比缅军慢的多,要想活着走出这片泥淖,除了拼死一搏,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了。</p>

可拼死一搏也需要武器弹药啊!连续几天的逃遁,整个英军上下的装备率大幅度被削减,许多火枪的枪管也被淤泥塞住了,底火没问题,可火.药的问题就大了,剩余的两万多人,能用的火枪不过一万出头,干燥的火.药,一支枪只能分到一两包。</p>

但只要是下雨,这些火枪依旧是摆设,装不上药,即使装上了,也全部是湿药,英军想要杀出一条活路,只能通过肉搏了。</p>

停下来准备决一死战的英军,却没有找到对手,缅军也不是傻子,从卑谬到米实塔,从米实塔到勃生,没有半个月的时间,很难走完这条路。</p>

英军的补给已经没了,与其上去拼死搏杀,不如等着这些洋鬼子饿死。</p>

严阵以待的英军将士,很快也发现了这个要命的问题,走缅军跟着就打,不走,过不了几天,他们这些人就会失去战斗力,现在局势已经变了,进退不得的换成是英军了。</p>

缅军的士兵在前线戏耍着英军,依旧在勐腊指挥撤退的杨猛,却闻到了利益的味道。一万匹战马,这对云南来也是很大的收获,虽然杨猛在广州花了大价钱购买各国的马匹,可至今也没攒足一万匹的数量。</p>

马匹对杨猛来是好东西,对缅王也是一样,但杨猛有让缅王妥协的法子,粮食半价换马匹,这对缅王来,也是不得不做的交易。</p>

打了好几个月的仗,缅王基本就是个穷鬼了,与英吉利的战争虽很快就会结束,可缅军还有一场仗要打,那就是暹罗,上次抢回来的财富早就换成了粮食和武器,这次缅王决定抢了暹罗东部的富庶地区。</p>

雨季是不能与暹罗开战的,要想对暹罗用兵,只能等到年底了,同时缅甸还要防备英吉利的报复,对缅王来,一支万余人的骑兵,和十数万人的口粮相比,还是粮食重要一些。</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缅王捏着鼻子认下了这笔买卖,对此杨猛也夸了缅王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p>

接手了九千多匹纯血的高头大马,杨猛觉得不虚此行,英吉利吃了一个血亏,东南半岛的两大国实力大损,安南也很快就要沦陷,至于南掌和柬埔寨,他们只是东南半岛的二线国家,具体的国策,还是要跟着大国走得。</p>

米实塔附近的那两万多英军,已经是死人了,缅军是不会放过他们的,至于缅王担心的报复,在杨猛看来,纯属多心了。</p>

经此一战,英军不仅损失了绝大部分印度精兵,而且英吉利对印度的威慑也岌岌可危,恐怕一两年之内,英吉利要在印度忙活了。</p>

但这也只是英吉利一方的想法,想要在一两年之内稳定印度,还要听听他杨猛的意见如何。</p>

杨猛赶着九千多匹纯血良驹离开了勐腊,而缅甸前线的英军,却成了困兽,走不了打不着,一路走一路停,终于在十天之后,两万多英军因为食物匮乏,再也没有一丝的战斗力了。</p>

缅军面对毫无战斗力的英军士兵,也没有一丝的怜悯,三万缅军包围了两万多英军,屠杀从开始到结束,用的时间很长,足足两天的时间,一万多颗金毛头颅,也被缅军收集了起来。</p>

到了这一刻,战争仍未结束,收复下缅甸,依旧是缅军的一项重任,在雨季战斗,不仅英军受不了,缅军一样也受不了,但缅王下的是死命令,缅军的身后还有督战队的存在,冒着大雨收复下缅甸,就成了缅军不得不做的事情。</p>

焚毁所有教堂,杀光所有金发碧眼的人,没有什么太详细的命令,缅军要做的只是杀戮而已。</p>

停靠在勃生的英军舰队,也接到了一批礼物,一万多颗人头,看到一万多英吉利本土军人的人头,英吉利的舰队,也快速离开了勃生。</p>

远征军全军覆没,那可是六万多人呐!这是英吉利近年来,在欧洲之外最大的一场败仗,善后,是许多人都不愿意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