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2 / 2)

毒清 没落皇朝 0 字 2022-02-14

杨猛能出这八个字,要是魏五做主考官。考的是律法的话,单凭这八个字,魏五怎么也得给杨老三一个三甲的位子,这八个字太精辟了。</p>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儿,都有规矩的,要是没规矩,家不是家、国不是国,律法就是规矩,有了这样的规矩,也就有了家。有了国。合在一起就是国家,所有律法是必须要有的东西。</p>

做了错事儿,就要付出代价,而律法就是参照。</p>

这件事儿不能做!如何就不能做了。你做了国家就要用律法打击你。其他人知道了结果。就会不再去做,或是不敢去做,这就叫惩前毖后。</p>

至于治病救人。那就是律法衍生出来的东西了,有些错,并不是死罪,那就得改,改了之后依旧是好人一个,再犯就不是这么个道了,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所谓治病救人,就是如此。”</p>

杨猛的这些很片面,但魏五自己推了一下,也明白了杨猛的意思,大致上还是不错的。</p>

“嗯!你这法是不错的,但是你弄得这律法,我只见了惩前毖后,怎么没见治病救人呐?”</p>

魏五这次可是抓着了杨老三的软肋,确实,云南现在运行的律法,就是以惩前毖后为主,至于治病救人,涉及的确实不多。</p>

“哦……乱世用重典嘛!现在正是大变革的时候,律法简单些也有好处的,起码人人记得住,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樊笼,出去容易回来难,现在正是建立律法威严的时候。”</p>

杨猛的这个法,更是牵强,四省之地,算是安稳的,乱世,何来的乱世之呢?</p>

“四省之地安稳的很,你是不是要改一改这个律法了,当杀的要杀,当流的要流,该下大狱的就要下大狱,单凭一个杀字取胜,未免要失人心了。”</p>

好容易抓住了杨老三的软肋,魏五自然不会放过,一路穷追猛打,弄得杨猛就有些语塞了。</p>

“呃……也是,我先想想。”</p>

喝了几口茶,捋了一下思路,杨猛大致的归纳了几条之后,又慢慢的接上了话头。</p>

“有些东西也该变一变了,这样吧!</p>

以后凡是流放、打板子这样的罪责,一律由劳改来取代,凡是涉及钱物损失的,劳改,要以三倍或五倍的标准来做。</p>

犯人到了工地,以工地最低的饷钱为标准,什么时候挣够了,什么时候结束劳改。</p>

重刑犯和死罪犯,一律下狱,即使到了工地上,这些人也就一个规矩不死不退。下了狱,就别想活着出来了,以后下狱的规矩也只有一条,狱中之人不是人!</p>

杀,随便!试药,随便!用人铺路造桥的时候,狱中之人随便用,随便死!</p>

这样就分出轻重缓急来了,劳改算是治病救人,下狱就是惩前毖后,但凡是下狱之人,永世不得翻身!</p>

劳改也要有次数,三次劳改下狱!这个法子您看成吗?”</p>

杨猛到了这里,魏五感觉自己今天就不该开口,这位就是个甩手掌柜的。</p>

这哪是自己在劝诫杨老三啊?明明是在变着法子给自己揽事儿。</p>

而且杨老三所谓的改,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这算是改吗?只不过是把原来那套东西,细细的筛了一遍,什么玩意儿啊!这人怎生能做的如此油滑难缠呢?</p>

“嗯!还成吧!我那边还有事儿要去安排,这律法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议吧!”</p>

明湖书院的任务也是一堆一堆的,现在哪有闲人来做这个,一听杨猛的话头不好,魏五也不管什么大事儿事儿了,抛出去一个由头,就想遁走。</p>

“不用再议了,就按我的来,以前的律法不是三百多个字吗?这次再加上一些,弄成三字经、千字文那样朗朗上口的,这样便于百姓熟记。</p>

这差事就派给您老了,除了归置律法,你还要专门成立一个类似于刑部的衙门,专司四省之地的刑罚之事。”</p>

魏五想跑,杨猛可不能放走他,之前这事儿,他确实没怎么在意,今天既然提出来了,正好安置下去,虽是大变革的时代,但老的律法,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只要是合理的,就该推行下去。</p>

“明湖也缺人呐!这事儿能不能推一推呢?”</p>

现在魏五恨不得甩自己几个大嘴巴子,这不是撩闲撩出了老表子,自找没趣吗?</p>

“律法是行政的根基,推不得!让其他的事情靠后站吧!最近明湖书院,就以理教和律法为重,再稍稍侧重一下遏制三教的事情。”</p>

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无非杨家已经有了大致的框架,许多东西都要补足,但杨猛的心力有限,许多事儿,还是需要下面的人自己摸索一下找出该补足的地方。</p>

魏五这次提的意见不错,不愧是自己的老泰山,什么事儿都为自己着想啊!</p>

“唉……成了!这事儿我抓紧去办!你这大病初愈,还是早些休息吧!”</p>

“倒是让老泰山挂怀了,以后不会这样了。”</p>

杨猛客气了几句,就回后宅了,魏五望着半空中的一弯残月,只能无语对苍天了,什么玩意儿,算计来算计去,反把自己给丢粪坑里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