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安庆乱局(下)(2 / 2)

毒清 没落皇朝 0 字 2022-02-14

投石机虽落后,但杨猛要看的是结果,如果这土药包有用的话,他大可以让西山开发一种,用土药做动力的抛射装置。</p>

有些时候,技术也并不是最关键的东西,威力才是,尤其是在攻城战之中。</p>

一发开花弹多大的威力?若是几百斤的药包扔进去,一死一大片呐!</p>

有了图纸,建造投石机,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木料、竹子都能做,但投石机的射程,却让安庆前线陷入了血战之中。</p>

满满的一桶土药,不过二三十斤,三百米进不去,二百米也能扔的进去,自打曾左的土药桶扔到了集贤关之内,石达开就坐不住了。</p>

安庆城外的左宗棠和曾国荃,全他妈是没屁眼的货色,十台投石机,一天的功夫就杀伤了近三千天兵,集贤关狭,关城内人员集中,这装满石子儿、铁钉之类的药桶炸了,一死还真就是一大片。</p>

清妖的火炮打的准,即使集贤关的火炮能够得着那些投石机,也架不上去,攻城只一天的功夫,集贤关的人马,就差溃散,面对这杀伤力巨大的投石机,石达开无奈,只能策动人马出城作战了。</p>

可曾左二人在炮阵旁边还有枪阵,一路强攻,虽毁去了十台投石机。可石达开付出的损伤却大的出奇。连着集贤关内损伤的人马。两日之内,安庆前线战损万余人,这是不可想象的战果啊!</p>

可面对洋枪、火炮、土药、投石机,石达开也是无奈,这安庆丢不得,不能迂回作战,只能硬着曾左二人死战了。</p>

洋枪,天京也不是没有。石达开将安庆难保的战报发到天京之后,也引起了杨秀清的关注,安庆丢不得,虽不想给石达开分配火枪、火炮,但石达开是个实诚人,他安庆守不住,那安庆就真要不保了。</p>

天国虽与英商交易了一把,但所获的洋枪毕竟有限,当时英吉利还在忙着收尾克里米亚的战事,也不太想支持太平军。再次修约被拒之后,英吉利也希望这个东方的大帝国。沉浸在内战之中,这样一来,他们的机会也就大了许多。</p>

这次与杨秀清谈判的是英吉利公使巴夏礼,两人究竟谈了什么杨猛也不得而知,毕竟涉及到了天国的机密,杨秀清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但三船的军火,尽入天京城中,却是瞒不过杨猛的。</p>

之后的一个多月,石达开驻守的安庆,不仅有了相当数量的火枪,而且还有了一批精工制作的三磅炮,虽安庆处于战时,情报不是很及时,但影子大概的估算了一下,安庆城中洋枪不下五千条,洋炮也至少有三五十门,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高于曾左二人的湘楚联军了。</p>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安庆的战局越打越激烈,可曾左的进展却的可怜,除了能攻破几座兵垒之外,一个多月,湘楚联军损失了两千多人手,愣是没有夺下集贤关。</p>

长毛贼多了大批的洋枪洋炮,这事儿左季高和曾涤生,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折子到了京师之后,朝廷的那帮人,害怕引起纠纷,对于洋枪洋炮的来路置之不理,但对湘楚二军,朝廷算是大气,从皖赣拨了七十万两银子,用于购置洋枪洋炮。</p>

这七十万两银子,一分不剩的到了杨猛的手中,安庆的曾左也有了数量足以硬捍集贤关的八磅炮和二十四磅臼炮。</p>

七十万两银子,曾左大都用作购置火炮和开花弹了,火枪只是购置了千余条,毕竟这火枪想要大批的装备,需要的银子是以百万计的,如今曾左的财力,还不足以支撑这百万的花费。</p>

近五百门三磅炮、八磅炮、二十四磅臼炮,半数都留在了安庆前线,虽石达开手中的火枪数量足够,但火炮和开花弹,却是英吉利不愿大批卖给太平军的重要军资,没有可以硬捍湘楚二军的火炮,石达开唯有死守安庆了。</p>

在英吉利、杨猛、朝廷三方的应对之中,安庆的局势又变成了对峙的僵局,慑于安庆城中的大量火枪,前线的左季高和曾老九也不敢强行破城打巷战,虽前面在压着集贤关猛打,但攻陷安庆,怕是要旷日持久了。</p>

安庆成了僵局,江南破局也就移到了皖赣两省,左季高留下了杜伏虎与曾老九继续合围安庆,他则是统领着楚勇的主力人马,开始准备在安徽突破了。</p>

江西的曾涤生,一路稳扎稳打,走得也算是顺利,有了湘楚两军,杨猛就不虞两湖战乱了,曾涤生和左季高,若是让太平军再次窜入两湖,也显得太过无能了。</p>

杨猛现在比较关注的还是巴夏礼入天京一事,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的苗头,意味着英吉利要对大清动手了,对于江南的战局,英吉利人,好像比朝廷了解的更为透彻。</p>

若不是近期的这批枪炮,石达开要稳守安庆,十分的费力,但有了五千条洋枪,曾左二人的队伍,就不敢轻易的深入安庆周边了,一个枪阵,几次齐射,就能弄死几千人,这样的损失是湘楚二军承受不起的,安庆不丢,江南的乱局依旧。</p>

江南乱局依旧,朝廷就要付出相当大的财力、人力来剿灭太平军,列强的军队,若是在江南撒野,朝廷大可以不管不顾,可一旦列强北上呢?</p>

内有太平军,外有列强的人马,朝廷该如何抉择呢?</p>

这个杨猛心里也是大致有数儿的,签城下之盟,先剿灭太平军再!</p>

相对于列强,太平军对朝廷的威胁更大,即使列强的条约再苛刻,对朝廷来,也是不伤国本的,与条约不同,这太平军却是乱匪,是要篡夺大清江山社稷的,这样的选择,杨猛可以轻易的想到。</p>

军机的那帮臣工,怕是也会做这样的抉择吧?即使军机们反对,实话,如今的大清朝廷,也确实无力支撑与列强之间的战争。</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若要对付列强,就要与太平军停战,这对大清朝来,比割地赔款更为丢脸,现在看来,也该给朝廷一些底气了。</p>

杨猛要给朝廷的底气,就在京畿之地,调走了林吉李,僧格林沁和胜保的联军,就空闲了出来,即使朝廷差僧格林沁来援江南,京畿之地,也会留下相当的兵力,这样的话,就能为杨猛动身拖延一定的时间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