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难道这不是创新?【求订阅!】(2 / 2)

难道这不是创新吗?

这是天大的创新好吗?

推出一种新的恐怖形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是随便推出一个恐怖形象就能得到大众认可的。

比如有的人怕狗,有的人却觉得狗很可爱,或者很好吃。

如果推出一只把狗作为恐怖形象的电影,受众肯定就只有那些怕狗的人,剩下的观众难道就不要了吗?

所以,想要推出一种新的恐怖形象,就要从本能出发,从基因的角度出发,才有可能做到。

就拿《生化危机》来讲,丧尸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呢?

有人可能会说是丧尸的样子很像尸体,又能动,所以吓人。

那位作者也认为丧尸是洞穴怪物理论中猛兽概念的化身,但我不这么认为。

从《生化危机》到《僵尸先生》,无论是丧尸还是僵尸,它们真正吓人的地方是因为它们会咬人吗?

不,是被它们咬过之后,会被传染,变成和它们一样的怪物!

宋奇并不是在用丧尸和僵尸吓唬观众,他是在用T病毒和尸毒来吓人!

T病毒和尸毒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传染病,是人类在见证了无数场杀人无数的无形传染病后,才形成的基因记忆。

人类会本能的避开死尸,避免从尸体身上染到什么东西,导致自己也被传染死亡。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宋奇就已经在恐怖电影理论上做出了极大的创新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传染病是洞穴怪物的另一种形式,是一种无实体的怪物,它的本质还是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安全感的破坏。

但在《生化危机》之前,我并没有看到哪部恐怖电影有这种设计。

单从这一点来讲,宋奇绝对可以在整个电影历史上留下名字来了,更不用说宋奇在悬疑恐怖电影方面做出的创新了。

悬疑恐怖电影并不是新的类型,但在故事性方面,宋奇绝对是吊打所有恐怖电影导演的。

《电锯惊魂》里的多条故事线并行,最后抛出凶手就在身边,秀了所有观众一脸的反转,难道不是创新吗?

《致命ID》第一次将多重人格概念引入电影故事创作,用影像化的人格来表现人性的变化,这不是创新吗?

《恐怖游轮》的无限循环,永远无法逃脱的宿命绝望感,难道不是创新吗?

如果连这些创新都看不出来,那我只能怀疑,写那篇文章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懂电影了!

包括这一次的《异形》,我虽然说它的故事是发生在太空中的《大白鲨》,但我也说了,宋奇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美学思路,这对于整个电影界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难道这不是创新?

我可能有点激动了,但写到现在我突然意识到,以宋奇现在的成就,和他对于恐怖电影乃至是整个电影界的贡献,称他一声恐怖电影教父,也未必不妥!

当然,千人千眼,我的言论仅代表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到底大家对宋奇导演有怎样的评价,相信自有公允,我个人认为,宋奇是五十年难得一遇的奇才,能拥有他,是整个电影界的幸运!”

看完了欧阳玉的整篇文章,刘航激动得一拍大腿:“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