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特区(2 / 2)

步步生莲 月关 10057 字 2019-09-02

等到苏喀知会了其他各族族长,他们还要一同赶来晋见李光岑,歃血为盟,向他们最敬畏的白石大神起誓,效忠李光岑这位共主。杨浩已经严嘱苏喀,李光岑在此的消息绝不能张扬开去,只能限于党项七氏一些重要头面人物才能知道。

在他看来,通过李光岑这个特殊身份的制约,可以在目前约束七部,换芦河岭之安全。而以后,党项七氏的经济命脉操控在芦河岭方面,也很容易控制他们,只要夏州李光睿这头大老虎一日尚在,就不必担心党项七氏会反噬。

杨浩不会忘记,正是大宋削藩,促使一直实为其王而名非王的夏州终于扯起“大夏国”的旗帜与大宋分庭抗礼,形成了西有大夏,北有契丹,与中原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大大消耗了中原的实力。

如今西夏还没有建立,党项七氏与夏州李氏的内耗,必然消磨他们彼此的力量,说不定这一点变化会为大宋创造条件,来日大宋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削藩成功拿下西夏?

汉人,鲜卑人,契丹人,都是黄帝后裔,只不过千百年来因为地域的隔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族群。到了他那个年代,基本上各个民族已再度形成融合,许多民族的区别仅剩下身份证上的一个标识而已。

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一个循环,整整五千年。他也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他,,实际血缘上与已经湮灭于历史、融合于华夏的哪一族更近一些。但是他认为所谓汉族,并不仅仅是一种血缘,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华夏文化、汉族文化。在他看来,骨子里已被这种文化浸yin的人,不是汉族也是汉人,反之亦然。而他,就是从小受到汉文化熏陶长大的人,他就是从头到脚完完全全的汉人。

而且,他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所接触亲近的人,都是大宋的子民。所以尽管宋、西夏、契丹这些区别,站在未来角度回望,只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从感情上,他也是站到大宋的一边,把自己看成一个大宋子民的。如果自己这点小小机心,能给未来的大夏国添点乱,能给大宋减少一些麻烦,他是乐见其成的。

这些深层次的考虑,他是不可能告诉李光岑的。李光岑只看其安排,只道他还想为自己这个义父报仇雪恨,难免心生感慨。眼见李光岑已下册坡,杨浩一拨马,也向山坡下驰去。

“少主!”木恩等人坐在马上,抚胸向他施礼。

杨浩微一颔首,吩咐道:“嗯,走吧。回去却须注意,不可当众如此称呼,神态举止亦不可露出马脚。”

木恩等人立即恭声应是。杨浩与李光岑并辔当先驰去,众武士立即鱼贯随后,旋风一般卷向远方。

木恩这些人不知道自幼是受了一种什么理念熏陶洗脑,才养成如今这样的意识,李光岑指定了杨浩是少族长,他们就能立即无条件地接受这种安排,并且从骨子里对杨浩产生无比的敬畏和服从。

杨浩这个少主人是被赶鸭子上架的,他心里一直有些不情不愿,那种被人挟迫的感觉,就像**,让人非常的不舒服。可是看着这些杀人不眨眼的草原豪杰向他躬腰施礼,恭敬有加的样子,杨浩也不觉有些飘飘然。

有人怎么说来着?对了,如果你不能抗拒**,那就闭上眼睛享受被**的快感吧。嗯……这种被**的感觉,有时还真的蛮舒服的,呵呵……

※※※※※※※※※※※※※※※※※※※※※※※※※

折子渝负着双手,轻轻俏俏地漫步在芦河岭上,在她身后,是鱼肚状的山谷,两侧是连绵的山脉,山前左侧是一条泛着银白色的大河,掩映在两侧白茫茫的芦花里,风动芦花飘,远远望去,叫人分不清哪一片是河,哪一片是花。

身旁是一棵野粟子树,这棵粟子树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合抱粗的大树,树干虬结如同一条条蟒蛇缠绕在那儿。山谷里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百姓,闲来无事,树上的粟子已经快被人打光了,只剩下最高处,还有一颗颗硕大的果树悬挂在枝上,沉甸甸地随着风轻轻摇晃。

折子渝站在树下,一只手搭在树干上,眺目远望,草浪连绵,却不见骏马奔来,姑娘的芳心不禁有些焦急起来。

一旁,壁宿痴痴地看着她搭在树干上的那只手,纤手肤色如上好美玉,娇嫩又如水葱,斑斓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在那手上,白皙润泽,仿佛光滑的象牙上透出粉酥酥的红润血色。

壁宿绰号“浑身手”,做为一个神偷,他的手保养得比女人还细腻,可他还从未见过一个女子的手掌可以美到这种程度。

那纤纤素手葱白似的玉指曼妙如兰花,搭在粗大虬结如同蟒蛇般的树干上时,令他浮想翩翩,一种非常旖旎、非常**的联想,穿了这么久的僧衣,做了这么久的“和尚”,他突然有种想要“还俗”的冲动,而且是马上“还俗”。

一见折子渝向他望来,壁宿连忙抽回目光,满脸正气地道:“折姑娘,你一个姑娘家还要陪家人跑这么远的路、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做事,真是不容易呀。好歹你也是折大将军的亲戚,虽说是远房亲戚吧,若是上门请托一下,寻个安稳营生,也不用你这样抛头露面啊。看你这娇滴滴水灵灵的模样,风餐露宿的怎吃得苦。”

“是啊是啊,折姑娘,我家里做的生意很大,如今家父正想把生意继续往西扩展,说不得这府谷境内也要设几家分号的。不知姑娘你的父兄都擅长些什么呀,如果你们想安定下来,待我叶家在府谷开设分号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到我叶家分号做事,看在姑娘你的面子上,本少爷一定给你的父兄安排一个既轻闲工钱又高的事儿做。”

说话的是叶之璇,他站在侧后面,正在盯着人家姑娘的腰肢看。折姑娘穿着一身玄色衣裤,玄色本不显身段,但是穿在折姑娘身上,却能隐隐看出婀娜的曲线,那腰板儿窄薄中却又不失肉感,堪可一握,圆润柔软,蛮腰中的极品啊,看得叶之璇也是食指大动。

他们两个无所事事,本来正在谷中闲逛,恰巧看到了从军营中走出来的折子渝,一见折姑娘,两人就像蜜蜂嗅到了花蜜,立即缠了上来,待问清她只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家姑娘,二人更加有了兴致。窈窕淑女,君子好述。这两位君子,不约而同地起了慕艾之心。

拆子渝常常微服出游,主动向她搭讪的纨绔子见得多了,一见这两个油头粉面的小子凑上前来,她就晓得这两人用意,但她正想了解一下这里情形,便制止了侍卫靠近,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们聊了起来。

此时听叶之璇卖弄家中财富,壁宿大为不爽,不屑地冷笑一声道:“你叶家不过是广原一商贾,不过在附近几座城池开了分号,却妄称西北第一车行,也不觉可笑。西北?起码这府州、麟州,就没有你叶家字号吧?”

叶之璇红了脸,愤然道:“以前是没有,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我叶家这一次慨然帮助北汉移民入府州,朝廷上必然要嘉奖的。地方上的官府,对本公子这样的义绅壮士,自然也要礼遇多多,叶家要将分号开到府州麟州来,还不是轻而易举么?”

壁宿不理他,却对折子渝故作儒雅地微笑道:“折姑娘,说起来,西北比起中原的繁华,那是大大不如的。不知道折姑娘可曾去过开封汴梁,那里才是真正的繁华世界啊。”

折子渝嫣然道:“我不曾去过开封,不过我也听说过那里的繁华,过些日子,说不定因为一桩大生意,我们家就要去开府走一趟的,到时我正好去见识见识。”

壁宿大喜,说道:“如此甚好。不瞒姑娘,小生壁宿,啊……是小生,不是小僧,这光头僧衣……这个一言难尽,回头我再与姑娘详述。呵呵……

小生现在钦差杨浩门下做事。杨钦差迁民有功,官家必有褒奖,十有**是要到中原做官的。你看着吧,过些日子圣旨来了,杨钦差就要到汴梁领了官印赴任了,哈哈,弄得好了,就留在汴梁做官也是大有可能。如果到时姑娘恰巧到了汴梁,千万知会小生一声,小生可为姑娘向导,带姑娘你游遍开封盛景。哈哈,这个……说不定那时我也做了官了,这个是很难预料的。”

折子渝抿嘴一笑,大大方方地道:“好啊,如果你我有缘在开封相会,那我一定请你做向导,同游开封。”

叶之璇一听折姑娘这话那是属意壁宿了,不由为之大急,忙揭壁宿老底道:“折姑娘,杨钦差自军伍中立奇功,将来的前程想来也离不了一个武字。这人只会些轻巧功夫,飞檐走壁的奇巧功夫在战场上济得了甚么事,鸡鸣狗盗之辈也想做官?你别听他瞎说,就他还想做官?下辈子吧。”

壁宿反唇相讥道:“我这鸡鸣狗盗之辈难成大器,难道你这架鹰戏犬之徒反而大有前程。飞檐走壁是雕虫小技么?天下间精通此技的能有几人,你且说来听听。”

他抬头看看,傲然道:“折姑娘,你看那树巅尚有几枚粟子,待我去摘了来给你尝鲜。”

说罢壁宿纵身一跃,犹如猿猴一般蹿上树去。那棵粟树的树皮纠结虬结如同一条条缠绕在一起的蛇,但是五米以下不生枝丫,加上粗过合抱,想要攀爬并不容易,壁宿就凭着树皮的那些可蹬踩抓握的浅浅缝隙弓背如猿,一路攀援直上,只一口气儿就攀上了五米之上的第一根横枝。

这样的轻身功夫着实不赖,折子渝情不自禁地娇声赞道:“好功夫。”

壁宿听了大为得意,顺势攀着那横枝腾空一翻,双脚搭上更高一根横枝,极为俐落地收腹向上,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片刻不停地再度攀向第三枝……

“杨浩!”

山谷中突地传来希聿聿一阵马嘶声,正仰头上望的折子渝低头一看,见一行骏骑正驰入谷来,心头不由一喜,她忘形地轻唤一声,便欣然向山下奔去。

粟子的外皮像刺猬似的,有着许多尖锐的长刺,壁宿站在树巅,脚踏细细横枝稳住了身子,因粟上有刺空手不便去摘,便小心地探手去折了一枝挂着四五颗粟子的树枝,然后顺着树干又灵猴儿似的蹿下来。

壁宿到了地面一看,那位娇俏可爱的折姑娘已不知去向,不禁怒道:“折姑娘呢?是不是你拈花惹草的恶习不改,不规不矩的得罪了她,把她惹恼了?”

叶大少哀声叹道:“惹个屁啊惹,我还没来得拈花惹草,那花花草草就被他拔光了。”

壁宿愕然道:“他?谁啊?”

叶大少如往山下一努嘴儿,嗒然若丧地道:“除了他还有哪个?有花他就嚼了,有草他就啃了,真不知道他是不是属牛的……”

“杨浩?”壁宿把粟子往壁宿怀里一丢,纵身便向山下奔去,身后传来叶大少一声惨叫:“这花……这草……这玩意儿有刺,可扎死本少爷啦……”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