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乱纷纭(本月最后一天,求月票!)(2 / 2)

步步生莲 月关 7358 字 2019-09-06

她看了赵德昭一眼,说道:“本指望大哥能挥师返京,诛除叛逆,谁知正如杨浩所料,大哥根本指挥不动那些骄兵悍将,如今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只有杨浩了,他已去了西域,手中握有兵权,他这个横山节庆使是咱们送给他的,总该投桃报李才是。”

宋皇后道;“可是……如今他在西北到底情形如何我们根本不知道,整日被一帮鹰犬耳目们盯着,我们不但打听不到他一星半点儿的消息,更无法与他通些声息,困在运儿能做些甚么?”

赵德昭和赵德芳相顾瀹然:如今天下已尽在赵光义手中,他这个皇帝已坐得稳了,他们孤儿寡母的还有什么力量改变局面?默(www.19mh.com)然半晌,永庆公主忽地跳了起来,日光闪闪发亮,“我有办法了。宋皇后、赵德昭等人异口同声地道;“甚么办法?“出家!什么?”几人大惊。

永庆公主道:“前朝曾有多位公主出家之先例,其中不乏为避皇室内争之祸的,她们可以,我自然也可以。如今我被看得甚紧,如同一名囚犯,简直是寸步难行,可是如果我出家为尼,循着前朝旧(www.hao8.net)例,就得离开宫苑,住进寺庙。

他再了得,也无法使许多耳目整日价盯着我,你们也看到了,那些内侍宫人如今虽负有监视我们的使命,可是这样清苦的日子,他们一个个都不情不愿的,所以能偷懒就偷懒,如果我出了家,日子会更加精苦,虽说难免仍要有耳目眼线暗中监视着我,可是寺庙之中他们的行动终究要受约束,我的处境必然比现在要宽松许多,再者……有许多信徒香客来往不息,只要小心寻找,还怕找不到与外界互通声息的法子?”

宋皇后惊道:“万万不可,官家正要将你大婚,将你下嫁魏相公 第 437 章 常备军,各个部落七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也要定期进行军“这一点很重要,户籍还没有完全造好,两件事同步进行。”林朋羽从一大堆正在处理的档案公文中抬起头来答应一声。”小羽,冬儿她们几时可到?”穆羽道,“我姐姐率军亲自护着四位夫人正赶来呢,大概后天便到银州。甚好!”

杨浩扶案而起:“范先生,解州府库的武器、存粮要尽快盘个清楚。还有,伤残的士兵要好生安顿千去,就在银州城中择地定居,大战之后,城中有许多孤寡的妇人,可由乡老长辈尽力撮合,让他们男女俱有所依,已不能做些营生维持生计的,由各巷各里的乡官保正们负责照料,此事事关我芦州军的忠心与士气,且莫大意。”

营田使范思棋与负责民政的秦江、卢雨轩、席初云等几位官员正围着一桩书案勾勾画画地议着事情,闻言忙答应一声:“太尉尽管放心,此事下官已然安排下去,稍后还要亲自过问。”这时叶大少臂上架了一头鹰兴冲冲地闯了进来:“太尉,东京密信。

厅中正在忙碌的人都抬起头向杨浩望来,杨浩眉头一动,急急取下鹰足下竹管,验过封漆,取出信件,发现这封信是用最高机别的军用秘语写成的,杨浩急忙让穆羽取来破解秘本,亲自伏案逐句破译,看过之后慢慢直起腰来,脸上露似笑非笑的神气。

见厅中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望着他,杨浩哈哈一笑道:“看什么,有诸多事情待做呢,都用心把手上的事情做好。”说罢向穆羽要过火折子,迎风一抖,燃起火苗来,将那一片薄绸烧了个干净。

此时百余健骑护着七八辆大车正向银州北城赶来,前方远处高耸巍峨的银州城已赫然在0前方一辆车子里坐着崔大郎,在他手上,也拿着一幅薄薄的丝绸,仔细看了半晌,崔大郎取火来将那丝绸烧尽,喃喃自语道:“这个杨浩,竞有这般料事如神的本领?他们……果然起了逃出汴京的心思……”

崔大郎惊叹于杨浩对此事的预见能力,不过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这件事将为他所扶持的人能带来多少好处。崔大郎轻轻叩击着车中小榻的案板,沉吟半晌,摇头道:“不过……杨浩百密一疏啊,或者说……他的心还不够狠。要号召旧(www.hao8.net)唐臣民,那个人未必得活着;要让旧(www.hao8.net)唐能臣为其所用,那个人更不能活着;有他儿子,足矣。这个恶人,还是我来当。”

他的目中露出一丝萧杀之气,提起笔来,取一篇丝绸,写了一份任谁也看不懂的“鬼画符”小心地塞入一个竹筒,牢牢系在鹰足下。当那苍鹰展翅飞起时,另一头雄鹰也自银州城内冲宵飞起……银州防御使府、后来的庆王府,如今已做了杨浩的帅府。

杨浩离开帅府,导他亲自任命的银州判官李一德巡视了一番正在重新进行营建加固的银州城,见城池正在利用原有的防御设施进行加固,进展迅速,不禁欣然点头。他四下看看,扭头对李一德道:“李大人,这两日诸事过于忙碌,还未来得及去见那个人,如今那人情形如何?”

李一德自知他说的是谁,便笑道:“奉太尉所命,下官一得了手,立即就把他们父子及其所属全部转入了我李家深宅,除了安排人手严加看管,限制了他们的行动,饮食寝居可都不曾委曲了他们,太尉尽管放

杨浩欣然道:“甚好,折姑娘已经隐约听说助庆王守城的似的这么一员汉国大将,也曾向我问起,被我搪塞了过去。虽说刘继业保了汉国,与麟州老房素无往来,可是他们毕竟是一家人,他的夫人又是府州折帅的胞姐,如果折姑娘知道了,有些事我便不便去做了。李一德微笑道:“太尉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收伏此人?“不错○”

李一德喟然一叹道:“他本麟州杨氏长房长子,可是既扶保了汉国刘氏,便再不与本家往来,忠义无双啊,这样一个人,想让他归心,难。而且,虽说他与麟州杨家不再往来,却导折杨两家有着牢不可分的亲戚关系,如果他不肯归顺太尉,如何处置便很是令人头痛了。”

杨浩心中其实已然有了计较,对杨继业这员名将,他是打定了心思想要招揽的,不过他也知道想让此人归心,不是效仿大耳贼来个三顾茅庐就能解决的,杨继业就似那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曹阿瞒对他不可谓不好,最后还不走过五关斩六将杀回了大哥身边。

杨继业并不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记得关于他的记载中,此人也曾因见宋国势大,劝说过主公弃城投降,以保富贵与性命,可是国主刘继元不肯,他便誓死护城。直至城破,刘继元被宋国生擒活捉「派人到犹在舍命死战的杨继业面前劝降,他这才弃了兵刃,大哭拜伏,从此归降了宋朝。

当然,这只是史书记载,杨浩到这时代久了,已经知道不但许多民间传言面目全非,就是官方的史书,也是矫本朝之过,饰前朝之非,有许多不言不实之处,这些记载是否完全属实,他也不甚了了。正因如此,他还抱着万一之希望。

如果杨继业果真忠义无双,宁死不降,那他也不会杀了此人的。一旦杀了他,就是在自己与折杨两藩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弊大于利,何况既知他的命运走向,以后未必没有机会再招揽此人,就算此人最终的结局仍是归了大宋,决定西北命运的是他杨浩的实力强大与否,是他能否充分利用宋国与契丹之间的矛盾,宋国不逊于杨继业的名将有很多,也不怕再多一个对手了。李继迁在中原已不可动摇的时候,还是在西夏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自己还不如_个蛮子?

是以听了李一德的话,他只微微一笑,说道:“总要试一试才知道啊,走,我去见见他。”

两人下了城,登上战马,方欲赶往李家老宅,忽有一名帅府亲兵策马赶来,到了近前匆匆下马,抱拳施礼道:“太尉,崔大郎已到帅府,带了一位高鼻深目、穿一身白的客人,求见太尉。”

杨浩如今处处要用钱,少不得还要大力借助继嗣堂之力借贷笔款子,一听崔大郎到了,不禁大喜,至于那客人是谁,他倒没有放在心上。杨浩便对李一德笑道:“呵呵,有客人来了,那人且不着忙,我先去见见这位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