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诺言(2 / 2)

董卓派人去并州捣乱,然后他死了,那些凉州人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也干不下去,只有放弃行动,这一来一回,至少是两三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早在四月左右,董卓就已经遇刺身亡。

“还有什么重大消息吗?”刘备拆开另外一份情报,顺便问了卢植一句,然后他就得到了另一个消息。

青州黄巾军大举西进,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曹操被兖州官吏豪强一致认可,推举为新一任刺史。为了阻挡黄巾军南下的脚步,曹操与鲍信率军星夜驰援寿张,却在脱离大部队的情况下遭遇敌人并身陷重围,鲍信拼死救出曹操,自己却力战身亡,连尸首都找不到。

“这个曹孟德啊,总是喜欢强行军突袭敌人,吃了一次亏还不长记性,这次又把鲍信给害了。”刘备重重地叹了口气,摇头叹息起来。

他不是惋惜曹操的失败,而是惋惜鲍信,这人是个真正的好汉、硬汉,今年才四十来岁,按理说有的是大展宏图的时间,却在一场无关紧要的战斗中死了。

就在刘备叹气的时候,远在兖州,另一个人的心情就不单单是惋惜了。

“曹公怎么哭成这样?”看着曹操坐在木头刻成的鲍信尸首旁边,一边念叨,一边泣不成声,丝毫不顾及自己形象的场面,陈群有些疑惑,压低声音询问站在身边的荀彧。

在他看来,虽说鲍信是力主迎接曹操来兖州的本地官员之一,并且死得英勇壮烈,但战死那么多将士,曹操却单哭他一个,着实有些让人费解。

荀彧同样压低了声音,“这二人有渊源,以后给你细说。”

和这些新加入的文官不同,在另一边站着的,以曹家和夏侯家为首的武将们则是面色凄凉,眼中含着泪花,似乎与曹操有着相同的感触。

鲍信是他们最忠实的战友,不但是最早响应曹操的关东诸侯之一,在酸枣的时候,也是曹操最坚定的支持者,认为余者碌碌,唯有曹操才是可以匡复汉室之人。

汴水一战,曹军全军覆没,鲍信的亲兄弟鲍韬为了阻挡追兵,惨死在马蹄践踏之下寿张一战,曹军先败后胜,鲍信为了掩护曹操杀出重围,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亲兄弟分别在两场战斗中为了掩护自己而战死,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恐怕都会让他心怀愧疚、痛苦难忍的吧。

“允诚,我欠你实在是太多,从今往后,你的妻儿就交给我来抚养,能给他们的,我曹操绝不吝啬。”哭到最后,曹操抹了一把眼泪,对着鲍信的木头尸首低声说道:“匡复汉室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的,等到扫清天下逆贼那天,我再带着好酒来看你。”

这是他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