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镇远(2 / 2)

快乐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过去,甘宁和卑弥呼收拾行装,准备踏上南返的道路。

难升米等人早已变成肥料,永远地埋在了幽州的田间,取而代之的则是十几名性情坚韧,对刘备钦佩有加,且乐意远渡重洋,在异域他乡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士子。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还都是未婚的。

“贤弟啊,你这次去了邪马台国,第一件事就是给这些小师弟解决婚姻问题,务必要把那边最貌美聪慧的女子许配给他们。”临行的前一天,刘备召集众人过来,当着他们的面给甘宁下了任务。

看着兴奋又有些害羞的年轻士子,甘宁豪迈地一拍胸膛,“师弟们放心,包在我身上。”

看着年轻人们喜不自胜的模样,刘备敲了敲桌面,对甘宁提醒起来,“还有派去的将士,也要让他们安家落户,不得有误。”

“那是肯定的。”甘宁一咧嘴,再次拍起了胸脯。

根据倭国习俗,巫女是神明代言人一般的存在,只有身为处子才能接受神的凭依,传达神的意志,从而为人们祈祷、驱邪、祭祀,甚至站在国家的顶端,就像卑弥呼一样。

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全身心奉先于神明,绝不可牵涉情恋之事,如今卑弥呼嫁给甘宁,同时还要担任国家的君主,倭国百姓的反应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坚决反对,甚至会有大规模的叛乱出现。

想要镇压叛乱,维护卑弥呼的地位,让邪马台国的大权掌握在亲汉派手中,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必须的。

为了让水师将士可以专心于自己的事情,刘备特意调拨了两千名士卒,让他们跟随甘宁前去倭国,这支军队的任务除了荡平一切明面上的敌对力量之外,还要落地生根,震慑潜在的敌对分子。

落地生根,自然要娶妻生子,倭国再怎么说也有几十万人口,挑选出几千个看得过眼的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这一点刘备还是能够放心的。

至于倭国本土的适龄男性,对不起,结婚的事就别想了,专心挖矿去吧。

临别之日,卑弥呼与张宁等人在蓟城东南的港口依依惜别,望着巍峨的城墙,回想起这一个月的欢愉生活,不禁悲从心来,热泪滚滚而下。

高大坚固的城墙、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摩肩擦踵的游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那样无忧无虑,在这里,她无须担惊受怕,只需尽情欢乐,一切应有尽有,仿佛身处天神的居所一般。

“此番美景有如梦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到。”拉着张宁的手,卑弥呼动情地说道。

“等到贵国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殿下便可以卸下重担,到那时天地广阔,处处均可自在游乐。”张宁微笑着拍了拍对方的手背,为她勾勒出一副美景。

“但愿如此。”卑弥呼深深一躬,依依不舍地转身上船,不再回头。

巨大的木轮转动起来,不断地拍打着水面,发出巨大的响声,战船缓缓离开码头,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数千名汉家儿郎离开家乡,他们将要为国开疆辟土,将大汉的荣光播撒到一切脚步所及之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