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衣衣之(2 / 2)

“古人为了表现热情,恨不得把嘴里的肉吐出来,光着脚跑出来迎接,我是爱干净的人,做不出来那一套,本想来个解衣衣之,偏偏天又这么冷,没办法,只能穿两件了。”刘备丝毫不觉得羞愧,理直气壮地解释起来。

“使君如今位高权重,想不到还是和当年一样,丝毫不拘泥于虚文俗礼,着实令人钦佩。”陈登这人性情豪迈,从来对所谓名士不假辞色,偏偏跟刘备意气相投,虽然二人只交往过短短几天,如今却言谈甚欢,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丝毫不觉生疏。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对待俗人的时候还是得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己人凑到一起才能如此随意。”

短短几句话,刘备就成功把陈登纳入了自己人的阵营,对此陈登也乐得接受,旁人送上遮雪用的大伞,两人将伞撑起,说说笑笑,一路往庄园内部走去。

至于陈风,虽然没有享受到刘备亲自解衣相送的至高待遇,但同样有人送上一模一样的皮毛大氅,将身子裹得严严实实,心里更是热乎乎的。

“上一次看到这座庄园,还是使君前来迎娶糜家姑娘的时候,那时候围墙只有一人多高。”陈登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看着高大宽厚的外墙,再看看依托地势起伏,鳞次栉比的哨位箭楼,不由得感慨起来,他心中明白,刘备是要把这里当做从海上进军徐州的踏板了。

“就像我的基业一样,几年时间,又增长了不少。”刘备笑着搭了一句,然后随口问道:“听说陶恭祖最近挺忙?”

陈登点点头,“不是最近,从去年到现在都忙。”

陶谦虽然名字里面有个“谦”字,为人处世却一点都不谦虚,他当年被担任车骑将军、司空的张温请为参军,在凉州对付叛军的时候,就多次公开顶撞上司,后来当上徐州刺史,为了坐稳这个位置,还从丹阳老家招募了五千悍卒,用以震慑徐州本地的世家豪强。

前几年董卓乱政,关东诸侯群起而攻之,就连徐州治下的广陵太守张超都不远千里率军前去,陶谦却稳坐,在自己的领地收拢流民,恢复生产,并把徐州最具才华的陈登任命为典农校尉,深得百姓爱戴。

眼看着袁绍等人无功而返,董卓却在内部倾轧中殒命,陶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开始了纵横捭阖,联合许多诸侯,想要推举屯兵中牟的朱儁为太师,共讨李傕郭汜,奉迎天子。

“琅琊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国相孔融、沛国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扬州刺史周干。前九江太守服虔。”陈登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讲述着陶谦的盟友们,“整个徐州和青州,几乎都被他号召起来了。”

“我不是听说朱儁被李傕用天子的名义召至长安,去担任太仆了吗?”刘备想起今年年初得到的一份情报,有些不解地问道。

“当时朱公伟麾下军吏将士多为关东人士,不愿西入关中,想与陶恭祖等人联合,但朱公伟认为天子落难,即便有生命危险,也应当前去扶持,这才是忠臣之道,所以遣散麾下部队,孤身入京,陶恭祖也只得作罢。”陈登轻叹一声,对刘备解释道。

刘备摇了摇头,“这老将军真是好汉,可惜生不逢时。”

陈登深有同感地感慨了几句,又说起了陶谦之后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