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各有各的事(2 / 2)

贾诩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早已不是能够几天几夜不睡,还能保持超强精力和判断力的年龄,这一整夜的抄家灭门,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也足以让他疲累到不堪重负。

“这……”张绣被噎得哑口无言,但又不得不承认,道理还就是这么个道理。

己方虽然从侦察到南阳诸地守军异动开始就提高了警觉,并及时向洛阳和汝南方向派去密探汇报敌情,但朝廷大军远在千里之外,山高水长,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深深叹了一口气后,张绣重新打起精神询问起来,“先生真的把那些暗中勾结刘表的豪强大户都给抄了?”

“我哪知道谁暗中通敌?”贾诩继续没好气地说道:“只要不是跟我们一路的,都杀了。”

“嗯?”张绣瞪大了眼睛。

“查抄出来的财物,六成入库归公,等朝廷前来接收,两成用来抚恤此战伤亡的弟兄,剩下的两成再分发给活下来的人,也算是不枉他们跟随你张家两代人这些年。”贾诩缓缓说道:“至于恶名,自然有我来担着,反正做的恶够多了,不在乎多做一桩。”

在洛阳的时候,贾诩就跟郭嘉有过交流,并得到了一份名单,上面记载着多年来与朝廷暗中有来往的宛城义士,其中有好几家豪强,这是自己人,不能动的。

除此之外的,贾诩就可以自己看着办了。

因为这件事,郭嘉和贾诩还讨论过。

在郭嘉看来,朝廷需要荆州,但不需要张绣的部队,这些曾经的凉州边军经历了董卓和李傕郭汜等人的时代,早已丧失了信仰,军纪更是败坏不堪,没有花钱的价值。

但从贾诩的角度考虑,这些人毕竟还是他的同乡,总要讲讲情分,再说了,他们个个都是悍勇之辈,万一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再成群地做起乱来,反而会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

基于各方面的考虑,两人最后还是达成了妥协——

贾诩可以在朝廷的容忍范围内捞一些钱,用来安抚宛城守军,但是,这个容忍范围被限定得很死。

只有在当地财雄势大、占有大量田地和人口、并且支持刘表、抗拒朝廷的,才在范围内。

“荆州其他地区是要朝廷大军打下来的,收缴土地什么的好说,宛城是主动归顺,朝廷不方便动这个手,还需要文和兄去做。”

剩下的话,郭嘉没有明说,贾诩却清楚得很。

这是要自己表明立场,也就是站队。

一手策划出凉州军反攻长安,浇灭了太原王氏和朝廷百官翻身的希望,贾诩已经得罪了高门世家,如果再杀豪强,他就彻底不容于旧的利益集团,只能坚决跟随刘备,再没有第二条路走了。

但这也正是贾诩希望做的,甚至让他觉得有些失笑。

不就是杀人吗?

不就是背恶名吗?

我根本就不在乎。

“佑维,你只管守住宛城,其他的不用多想。”贾诩有些吃力地站起身来向外走去,“不把命当命,才能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