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终章(2 / 2)

“老夫戎马一生,荡平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伟大的军事家,当得起吧?”

“当得起当得起。”

“继往开来,创立新学,教化天下,恩泽四夷,算不算是伟大的思想家?”

“算,肯定算。”

“老夫一生著作等身,诗作脍炙人口,伟大的文学家、诗人……”

“老夫一生发明创造无数,造福世间,伟大的发明家也该写上,不能漏了……”

……

“老夫还写过歌,虽说只有那么两三首,但也被人广为传唱,就算配不上伟大的这三个字,作曲家总配得上吧?”

刘备说得兴高采烈,那名史官听得眉飞色舞,两人一唱一和,越说越是投机,刘永和诸葛亮却是听得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照这么说,估计光个人介绍都得用两面石碑了,再加上其余事迹,怕不是要用石碑做围墙?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发明家、数学家、诗人……

刘备足足说了半个时辰,几乎把自己一生给说了遍,直说得口干舌燥才意犹未尽地闭上了嘴,看着目瞪口呆.31xs.net的儿子和弟子,他突然又笑了起来。

“老夫一辈子要强,到老了吹牛都比别人厉害。”刘备呵呵笑道。

“父皇高兴就好。”刘永无奈地说道。

“刚才都是随便说说,不要当真了,碑上刻什么字,老夫心中有数。”刘备收起笑意,起身向书房外走去。

多年后,洛阳城外。

“这里就是昭陵了。”望着远处山上气势宏大的建筑群,风尘仆仆的年轻士子不由得笑了起来,加紧脚步向那边走了过去。

昭陵是昭武皇帝刘备与文思张皇后的合葬陵墓,从章武年间便开始修建,直到五十年前最后一位开国老臣被安葬才宣布竣工,数以百计的陪葬墓层层叠叠地沿地势排列,占据了整座山峰,除了最顶端的几座主墓外,其余坟墓并不禁止民间前来祭拜,所以每逢节庆,总有人流往来不绝。

每一条进山的道路都有士卒把守,但凡是前来拜祭之人,都要出示身份证明,这名年轻士子也不例外,从怀中掏出了路引。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人。”守卫士卒接过路引看了两眼便递还过去,“进京赶考的?”

“正是。”年轻士人王猛点头笑道。

“附近没有客舍驿站,尊驾拜祭后早些下山,以免无处借宿。”这名士卒提醒道。

“多谢。”

一路上山,沿途尽是官员陵墓,每个人的墓前都有一座石碑,除了姓名籍贯生前官职这些基本信息,几乎每一块碑上都刻有只言片语,王猛此前也曾经向去过洛阳的同乡询问,但那些人都闪烁其词,故弄玄虚,只让他自己来看。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途径征西将军赵云墓前,王猛看到了这样八个大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建兴年间丞相诸葛亮的墓志铭,在这位人生偶像墓前,王猛俯身下拜,恭恭敬敬地叩首表示敬意。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这是一生拱卫大汉西陲,最终老死在安西的司马懿之墓。

墓群的显眼之处,甚至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看铭文上说,是为了纪念所有为大汉尊严而战,付出了生命的人。

“捐躯赴难,视死如归。”这八个字是昭武皇帝刘备亲笔所写,气势雄浑,只是不太好看。

那位盖世雄主会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什么?

王猛一路向上,心中满是好奇。

最终,在最高处那几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外围,王猛停下了脚步,同时也得到了此行的答案。

陵墓外围,一面高达三丈的巨大石碑傲然矗立,上面刻着四行大字,但这些语句,王猛在之前路过的大将军关羽、骠骑将军张飞墓前也看到过。

“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