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图穷匕见(2 / 2)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4156 字 2019-09-02

李远湖拿起桌上的纸杯饮了一口。喝下一口水,似乎语气也得到滋润,他大概也意识到自己的冷淡态度对双方的关系建设并不利,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说道:“你的建议很好。我还想听听锦湖近期除了橡树园计划之外还有什么大的规划……我发现,锦湖总有让人期待或许说可以称得上惊喜地东西,”难得的笑了起来,问罗君:“罗书记,你说呢?”

罗君调到建邺担任市委书记才大半年的时间,还在努力地压制副书记、市长肖明建,熟悉建邺市里的情况。要不是橡树园计划,他与锦湖没有什么交集,之前自然没有遇到锦湖带给他的惊喜。他笑了笑,应着李远湖的话说:“的确,我现在就很期待……”

张恪说道:“橡树园计划以及一系列的海外技术扩张,都是为锦湖全面向消费电子市场进军做技术准备。一系列的技术扩张中有缓有急,赶在年前并购并注资两千万美元,是要在ESS原有研发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两个产品技术开发小组。从二月中旬,我们一直与德仪进行技术引的谈判。除了三月中旬李省长到海州视察时公布的集成电器芯片封装与测试技术项目引进之外,我们还将从德仪引进一整套除基带芯片外的数字手机生产技术。ESS紧接着成立的一个技术开发小组就是准备着要消化

并发展我们从德仪引进的数字手机技术……”张恪这时候还不会说他有着将基带芯片一起开发出来的野心——基带芯片开发周期很长,找到合适的研发团队少说也要两年的时间才有成功的希望——他稍稍停顿了一下:“锦湖的下一个重点项目,既不是芯片封装项目,也不是教育电子产品,而是要从邮电部获得一张难能可贵的生产数字手机的许可牌照!”

听到这里,李远湖微眯的眼睛睁了一下,射出锐利的光芒。这光芒也是一掠而过,又恢复澹然。

陆文夫惊讶的放下手中的笔。他突然意识到锦湖这段时间来大造声势并不仅仅是向李远湖施压,而是要掰开邮电部将整个通信产业都搂在自己怀里的顽固双手。

宁可国内的移动通讯设备市场都沦为海外厂商的殖民地,邮电部也不愿意除下属企业之外的国内企业先进入这个市场。

因为邮电部对通信产业的行政垄断问题,中央部委之间没有少吵架。国家每年七八百亿的通信基础设施投资,让海外电子厂商将肉吃掉,邮电部将剩下的骨头、汤都塞给自己的企业。而电子工业部、电力部等部委也拥有许多通讯电子企业张着嘴嗷嗷待哺,哪里能看惯邮电部捂的行径?赵济东副总理一直想打破邮电部的行政垄断局面,却受到邮电部顽固地抵制。

部委里的情况,罗君是清楚的。想不到锦湖竟然想着从邮电部怀里抢一块肉出来。他微微一笑,看了看李远湖,说道:“这个,难度好像是有呢。邮电部的都是老顽固……”突然又想到姚文盛调到建邺之前是在邮电部政务司,会不会与锦湖早有默契。

李远湖也在想这个问题。他们并不清楚姚文盛在邮电部周兴东争联信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位子败下阵来的事情。知道这个,就知道顾家对邮电部的影响力其实很小。

李远湖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也意识到锦湖这些天的大造声势未必都是针对自己,自己这段时间来摆出冷冰冰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妥,但是锦湖也没有跟省里提前打声招呼。或许锦湖这段时间来大造声势是行一石二鸟之计?

张恪不管李远湖想了太多,说道:“锦湖的规划,就是由ESS的研发小组消化从德仪引进的手机技术,在橡树园成立移动通讯技术实验室,将手机技术后续开发与一部分的手机产品设计移到国内来。”ESS的研发小组将专注于研发最深层次的手机基带芯片技术,当然,张恪此时还还会公布他的这部分计划:“最终要在东海形成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集群……除了从德仪引进技术的资金之外,锦湖初期就计划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六个亿的资金。其中,移动通讯设备技术实验室作为橡树园的一部分将追加两个亿的投资。出于保密的需要,橡树园之前的公开消息里没有提及这个实验室。虽然锦湖的产业基地会保留在海州,但是我想这个实验室的成立、会促使建邺成为国内移动通讯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的中心。毕竟邮电部不可能顶住压力只给一两家企业发放手机牌照,而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我想建邺市有可能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

张恪这么一说,罗君砰然心动。他对邮电部的一些情况不是很了解,问李远湖:“李省长,邮电部新组建的联信集团,会不会成为首家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他们能给联信发牌照,就不能不给其他企业发。毕竟邮电部这次也不能拿国家安全当借口了。”

李远湖知道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也知道先行者的示范作用。这两年在海州最终形成以爱达电子为首的近百亿规模的碟机产业链,对海州的经济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而手机市场的潜力看来要更加的庞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