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意外变故.(2 / 2)

逆臣 虫豸 3875 字 2019-09-02

而当萧漠看到最后面文章的落名时,却是不由身体一震,神色呆滞了起来。

牛语贤!!

嵩山书院的院长,一代儒学大家牛语贤!!

“本来我与嵩山书院的一名院士相熟,本想托他为你写一篇序言,却没想到你的这篇故事竟是无意间被语贤先生看到了,而在一个月之后,我就收到了他所写的序言,说实话,这种事情我连想都不敢想,也是小兄弟你所写的这篇故事太吸引人了,竟然连语贤先生都被吸引了……”

出神间,萧漠恍惚间听着吴构的解释,脑中却乱成一团。

牛语贤!!

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萧漠再清楚不过了。

牛语贤本身在楚朝有着不下于丞相张谦的声望不提,最重要的是,他所主持的嵩山书院,是天下第一书院!!

历年殿试,获得进士功名者,皆有出身于嵩山书院的学生!!而且还不止一两个。

全盛时期,在十年前的那次科举中,通过殿试的进士,有一半皆是牛语贤的门生!!

二十年来,无数牛语贤的门生涌入朝堂,上至六部尚书,下至一县主簿,楚朝的官员有太多的人身上烙着“嵩山书院”和“牛语贤”的印记!!

可以说,牛语贤现在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其对朝堂的控制力,却只有丞相张谦,参知政事、枢密使王翰等寥寥两三人可比。

事实上,如果不是当年张谦、王翰等人的手段实在太高太狠,不断将司空敏这类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人排斥到朝堂之外,现在的楚朝,早已是牛语贤的天下了。

这样的人,难道真的会因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就特意写一篇序言吗?

经历了司空敏和张谦的那次暗斗后,对于这些手掌大权之文坛大家,萧漠并不介意把他们想的更阴险一些。

无论他们之前曾写过什么样的经典之作,无论他们被多少文人所崇拜,无论他们将青史留名多少年,但在萧漠心中,他们早以从被自己所推崇的文豪大家,变成了一言一行皆有深意的政客。

在萧漠看来,张谦、王翰、牛语贤、司空敏他们都是同一类人,不仅是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文人,也是这个时代的文权代表,更是相互间争权夺利的权贵!!

四人中,张谦、王翰共掌朝堂,司空敏起复后再被排挤,而牛语贤一方面不愿被张谦、王翰等人所压制,另一方面又比司空敏高明的多,另辟蹊径,创立了“嵩山书院”暗中经营自己的势力,差别仅此而已。

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权利,无论他之前是什么样的身份,都早以变质。

而这次,牛语贤为何会突然为这篇故事写序?而这种变故,对自己究竟是好是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