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1章 国力比拼(1 / 2)

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0 字 2022-02-21

 为了破坏赵国的合纵计划,宋王偃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新郑、大梁,胁迫韩魏两国,不得参与赵国的合纵。

同时,为了遏制可能东出的秦国,也为了诱惑韩、魏,宋王偃还将周王室的领地作为诱饵,请韩魏两国吞并周地,自己寸土不要,以换取韩魏两国出兵,拒秦军于崤函之内!

公元前303年十一月,宋、韩、魏三国联军兵不血刃,拿下洛邑,在解决了一些顽固分子之后,宋王偃做主,将周地平分给韩魏两国,自己则是迁走了周王室的九鼎。

当然了,原来的禹王九鼎,其雍州鼎已经被秦人通过暴力的手段抢走,所以宋国只得到了其中的八个宝鼎,放置在宋国的太庙中。

对于周天子姬延,宋王偃倒是没有难为他。与原来的齐王田辟疆、楚王熊横和燕王姬职一般,周天子也被宋王偃封君,封地在彭泽。

只有一个县,还是远离故国故土的县,就算他们的本事再大,都不能翻天了!

解决完这些事情,宋王偃又与韩王仓、魏王嗣会于洛邑,三国举兵二十五万于武遂一线,防止秦军东出救援赵国。

当然了,宋王偃并不是傻瓜,也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韩王仓和魏王嗣更不是蠢货,韩国、魏国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自然看得出来宋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不过,能反抗为什么不反抗,能苟延残喘下去,为什么不苟延残喘下去?

为了防止韩国与魏国反水,宋王偃在韩魏两国里安插了不少的细作,尤其是韩王与魏王的身边,更是有着许许多多宋国的探子。

一旦发现其有何异常,可随时禀奏宋王偃。

时间进入公元前302年,宋赵两国之军对峙于长平的第二年。

宋王偃这一日,正在会稽郡的一片田野上巡视。

在宋王偃的身边,跟着许许多多的宋国的大臣。

邹衍道:“王上,最近天大旱,中原各地欠收,好多地方的庄稼都是颗粒无收的。幸好,我宋国有江南渔米之利,倒是能使仓禀充实,各地仓禀的粮食还能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平前线。”

“善。”

宋王偃微微颔首道:“这些事情寡人是知道的。前不久,河内郡、陶郡和下邳郡等这些原本的产粮大郡,都有灾情上报,尤其是新得的燕地、齐地,其旱情更为严重。现在国家虽然处于战争阶段,但还能坚持住,所以寡人免除了旱情较为严重的一些地方的赋税。”

“不过,子干,黑衣卫和你们御史台要加强对各地方的监察工作啊。一个庞然大物的崩坏,往往来源于其内部。”

“诺!”子干作揖道。

望着这片田野,宋王偃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江南是一个好地方,只是千百年来没有人开发。寡人欲开发江南!三年前,在牧野之战结束后,寡人便迁徙了几十万的刑徒和降卒到这里,开垦荒地,现在终于有了一番新的气象!很好!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一个江南,光是吴郡和会稽郡一年所产出的粮食,便足以供养我们大宋国的千万子民半年之久啊!”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在长平前线,现在宋赵两军加起来,兵力有五六十万之多,每日人吃马咀的,消耗巨大。现在中原旱情遍地,我们宋国耗得起,不知道赵国可耗得起吗?”

闻言,在一侧的邹衍不由得笑出声道:“王上,赵国现在倒是还扛得住,宋赵两军对峙于长平一年多了,不过赵国的仓禀却不怎么充裕。臣听闻赵王已经在向各地加征米粟谷物,共赴国难了。”

“呵呵,今年赵国倒是还扛得住。”

“若是赵国没有冀北平原的支持的话,可能现在都撑不住了。”

“邹衍,你是在责怪寡人当年放弃冀北平原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