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赵烈文来投(1 / 2)

清末洋流 王小郎 0 字 2022-02-22

 “不错,杨兄,大哥得对,姓赵的不安好心,句句为反贼话。”</p>

…………</p>

李云中见“赵兄”落入下风,被反驳的不出话,赶紧推门进去,道:“汉王殿下在广西起事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正朔,怎么能称呼其为反贼呢?”</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杨芳桂转头看向来人,见李云中穿着反贼的衣服,轻蔑道:“原来是李贼的爪牙,哼。”</p>

李云中半晌才反应过来“李贼”就是指他自己,也不准备公开自己身份了,看向被屋中众人孤立的那人,道:“这位就是赵兄了,在下姓李。”</p>

“在下赵烈文,江苏人士。”</p>

李云中疑道:“我听这里全都是湖南人氏,赵兄怎么会在这里。”</p>

“在下仰慕汉王,特来投靠。”赵烈文解释道</p>

“真是斯文败类,枉为读书人,竟然不帮朝廷,反而投靠反贼……在下王开化。”见李云中看向他,王开化不甘示弱的报上自己名字。</p>

李云中听出他的声音,刚才就属他羞辱赵烈文最甚,问道:“你读过书吗?认识孔子吗/”</p>

王开化指着旁边两人道:“我兄弟三人,个个都是举人,如何没读过书,孔圣人妇孺皆知也。”</p>

李云中指着他的辫子问道:“孔子在书中教你们留辫子了吗,满洲人入关之时屠杀多少汉人!不定就有你祖宗,现在你竟然口口声声为满人尽忠,真是……斯文败类。”</p>

王开化怒道:“满洲人入主中原就是正朔,你们造反就是贼寇。”</p>

赵烈文劝道:“现在不那边是正朔,单看民心所向,满洲人入关之时,民心思定,这才让他们得了天下。如今朝廷人心尽失,正是我汉家男儿取回天下的时候。”</p>

王开林不屑问道:“你怎知朝廷人心尽失?”</p>

赵烈文自信一笑,单手负背,侃侃而谈“汉王起事不过两年就纵横几省,入主南京,这不正是朱元璋返元的兆头,况且四川有洪秀全占据重庆、淮北有捻军起事、陕西更有**暴乱,还有全国各地随起随灭的会党,你这朝廷还能有活路,与其辅佐让它苟延残喘,不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而天下各路义军中,只有汉王能成事,各位以为如何。”</p>

“在下杨金龙,见过赵兄,听君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这朝廷真的无药可救?”</p>

赵烈文回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天下承平已久,土地兼并益重,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内忧外患,这些不都是亡国之兆?而朝廷并也没有人能力挽狂澜,八旗贵族堕落腐化,并无当初开国时的胆气,各位想一想如此朝廷不亡,还有天理吗?”</p>

“哈哈……的好、得妙,赵兄真是宰相之才啊。”李云中是越看越满意,没想到今天驿馆一行,竟有如此收获,这是一个不亚于左宗棠的人才。</p>

见屋子里众人都是沉思起来,不少人还露出挣扎模样,李云中趁机蛊惑道:“明珠最怕暗投,如今汉王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各位留在南京必能人尽其才,日后大展宏图封侯拜相岂不痛快,何必还要回去为满人效力,皇帝终归还是信任满人,提防咱们汉人。”</p>

见还没有人话,李云中继续道:“不瞒各位,我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林则徐前辈,他虎门销烟这是大涨了中国威风,可惜道光老儿听信谗言,将他流放新疆,而接任的都是满人大官,对洋人卑躬屈膝,丧权辱国啊!”</p>

王开林情不自禁道:“王某深有同感,纵观朝廷几任皇帝都对汉人是又用又防,是满汉一家,始终不肯推心置腹。”</p>

杨金龙对李云中道:“不知阁下在边身居何职,以阁下之才,恐没有我们用武之地啊!”</p>

“哈哈,杨兄多虑了,现在汉王是求财若渴,上次有个秀才来投,汉王就封他为七品县令,像杨兄这般大才最少也是知县,不定还能当上知府。”李云中开始拉拢起来</p>

杨金龙喜笑颜开,上前道:“在下真能当上知县?不瞒李兄,我苦读十年连举人都没考上,到是杂七杂八的书看了不少。”</p>

李云中更是高兴,解释道:“汉王对懂得经世致用学问的人更是重视,杨兄必能受汉王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