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江忠源与曾国藩(1 / 2)

清末洋流 王小郎 0 字 2022-02-22

 这帮书生只会老生常谈,李云中已经无数次回答这个问题:“此言差矣,大清立国两百多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卖儿卖女也时有发生,就算洋人不来侵略,这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天下大事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各位都是英才,难道看不明白?”</p>

吴长庆闭口不言,刘秉章上阵:“非也,大清历代皇帝都是英主,圣祖康熙也、世祖雍正爷、高宗乾隆爷三位更是开创康乾盛世一百余年,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帝道光虽不如前面几位,也不失为一名贤君,当今皇上更是勤于国事,英明果决,这些都证明大清可以延续万世,怎么能改朝换代呢?如果是大明朝那样的昏君,不用殿下相劝,我们也会跟随殿下开创清平世界。”</p>

看来这几个人读书读傻了!看来得用他们祖师爷孔子来对付他们,李云中言道:“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满洲人始终是夷狄之人,非我华夏正裔,他们千方百计的限制我汉人自由,奴役汉人精神,像文字狱、辫子异服……哪一样不是断绝我汉人传承,长此以往,有谁还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口口声声满汉一家,但是又有哪个汉人受到信任,满清历代皇帝信任的终归是满族自己的大臣。</p>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林则徐,可惜被道光儿流放新疆、弃之不用,军机大臣王鼎更是因此受辱自杀。这就是你们的榜样!”</p>

李鸿章有心怒斥李云中造谣,忽地反应过来。笑道:“这些都是造谣,民间传闻而已。王鼎大人在家中暴毙,实乃意外,至于大清皇上信任满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做臣子的始终忠诚,总有一天会改变皇上的看法,是满汉真正融为一家。”</p>

“先生恐怕自己都不信吧,洋人强势,只是稍微教训了下大清,道光就急忙各地赔款。向洋人道歉,而百姓对生活不满,杀官造反,他就严令官员屠杀镇压,这分明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稍的做法啊!他把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都当成了奴才,我李云中不愿当奴才,大汉千万子民也不愿再当奴才,所以才追随我建立一个真正的汉人强国。”李云中有失望,看来光是用言语是服不了他们几个。还是带他们到大汉境内感受一遍。</p>

李鸿章也理屈词穷,不愿认输只能强词夺理,这服反贼,比考中进士还难。看来这李云中打定主意要降服我,这正是我的机会,我一定要仔细思量。才好作答,今天事起仓促就先作罢。</p>

湖口城下</p>

曾国藩发现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在没有攻克九江的时候就攻打湖口,湘军后路时刻都被短毛威胁。自从围攻九江的胡林翼退守瑞昌县,这种危险日益紧迫,他不得不留一半的兵力防守江洲镇,以防反贼突然从后面杀来。</p>

“启禀大帅,江西巡抚江大人求见。”</p>

“快请!”曾国藩放下地图,不明白江忠源为何会离开南昌城。</p>

“先生,自从京师一别,如今已有五年没见了,学生真是惭愧。”江忠源一进入帐中,就施晚辈之礼,他在京师游玩之时,曾拜曾国藩为师,受其指,所以才称呼他为先生。</p>

曾国藩安慰道:“你在广西、湖南剿贼的时候,我还在京师为官,我到湖南练兵时,你已经到湖北、江西剿贼,这不怪你,都是为国效力,为皇上分忧,对了,你为何来此地?难道南昌城已经……”</p>

江忠源见老师误会,赶紧收起叙旧的心思,解释道:“前几日我收到圣旨,皇上已经改命我为安徽巡抚,让我即刻赴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