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乱(1 / 2)

清末洋流 王小郎 0 字 2022-02-22

 一行人从天津登陆,因为英国公使、法国公使都是随军而行,为了像他们示威,沿途队伍接送的队伍都是各军最精锐人马,两百里的路程,断断续续走了五天才到达北京。</p>

李云中将洋人安置在城西一个较为偏僻的胡同,还没有熟悉皇宫环境,就立即召各集团军师级以上将领议事,他觉得整编军队已经是当前第一要务。</p>

李秀成、李得胜、李春发、叶莲、林凤祥、李开芳、李鸿章等人心里有所准备,大军长久在外,哪个皇帝睡得安稳?</p>

待众人到齐后,李云中带着赵雅丽、罗大纲、陈玉成、张之洞等人快速的走进来,双手示意众将领不必行礼,各自找了座位坐下之后,立即开口道:“此番召集各位前来,就是商议军校毕业生安排的问题,此番北伐各位都是劳苦功高,朕个个都有重赏!”</p>

对于南京军官军校的毕业生,叶莲最是看不起,不但没打过仗,就连战马都不会骑,每次分来的毕业生她都头疼不已。</p>

叶莲见众人闭口不言,才道:“启禀皇上,虽然这些天子门生个个都不怕死,但是骑兵作战与步兵不同,最重要的就是骑术,这些军官进了骑兵军,还要从头学起,费时费日还老是拿骑兵当步兵使。”</p>

李云中看了叶莲一眼,又看了唐亮一眼,他已经知道叶莲与唐亮上个月在北京完婚,如果不是看在唐亮的面子上,就凭这句话。叶莲这个骑兵军军长的位置就是旁人的了。</p>

军校军官代表就是陈玉成、谭绍光、白银武等人,陈玉成也知道即将对俄开战。只要开战,骑兵就成了主力。肯定要扩编,他怎能容忍叶莲继续独占骑兵。</p>

“叶军长的不无道理,微臣建议在军校生中优先选择会骑术之人分配到骑兵军中,况且我军即将经营蒙古,骑兵定会扩编,基层军官由军校生补充正是时候。”</p>

李云中了头,看着叶莲不以为然的表情,郑重的道:“陈玉成的有理,此事就这么办!”</p>

“遵命!”叶莲低头答应。</p>

李秀成道:“微臣觉得此事可行。只是军中基层将领充足,恐怕没有那么多职位,微臣认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引起军中动荡。”</p>

李云中见他们 个个推三阻四,就用第二套方案,喝了口茶水,慢条斯理的道:“此次朕一共带了一千三百名学员,朕打算以他们为核心从新组建一个集团军,人数就定为十万人。从现有的四个集团军中各抽出两万五千人,全部在洛阳集训。”</p>

李得胜了头,他认为此举最为稳妥,立即道:“皇上英明。微臣回去后,立即将部众选好。”</p>

李云中叮嘱道:“第五集团军,朕有大用。你们不要敷衍了事!否则严惩不贷。”</p>

“臣等遵旨!”</p>

李云中了头,道:“还有一件事。朕听闻汉中回民起事,清军兵无战心。大部分已经退往湖北省,可是回民首领冯元佐、冯华龙、杨生华接受满清册封,妄图割据甘肃、青海、陕西,在当地屠戮百姓,此举实在大谬,有哪位将军愿意攻打西北!”</p>

李鸿章大喜,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战功,立即道:“微臣愿意领兵前去平乱!”</p>

李秀成也接着道:“微臣愿领兵平乱!”</p>

李得胜也不甘落后,回道:“微臣愿意!”</p>

殿内将领个个群情激愤,纷纷请战,大汉快要一统全国,如果不趁早捞战功,以后想要也没有机会了。</p>

李云中头微笑,双手微微一摆,殿内就安静下来,问道:“你们几个对回民有何看法?”</p>

李秀成首先道:“回民信仰的也是洋教,虽然与拜上帝教不是同一体系,微臣也不会强令他们改变信仰,因势利导,劝他们行善,如果冥顽不灵再派兵击杀,这样收复陕甘几省必然轻松许多。”</p>

李云中也没有表态,只是笑道:“回民所持武器都是些大刀长矛,不足无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