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黄麒英劝谏(1 / 2)

清末洋流 王小郎 0 字 2022-02-22

 李云中对着孩佯怒道:“你是谁家的孩这么没礼数!”</p>

孩童并不畏惧,大声道:“我叫黄飞鸿!”</p>

“咳咳!黄飞鸿?”赵雅丽与李云中对视一眼,又看了眼黄麒英,恍然大悟。</p>

黄麒英立即喝道:“飞鸿!不得无礼!”</p>

李云中笑道:“我记得芳菲不叫十三姨吧?芳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p>

陆芳菲嗔道:“还不是哥哥的原因,当初皇上一见到我就称呼十三姨,不知被谁传了出去,人人都这样称呼芳菲,现在想赖也赖不掉了。”</p>

赵雅丽不停头,抿嘴而笑,见黄飞鸿瞪大眼睛瞧着自己,俯身摸了黄飞鸿脸,笑道:“十三姨这个名字倒也贴切,飞鸿?你的功夫怎么样?”</p>

黄飞鸿躲到自己父亲大腿后面,声道:“我不认识你。”</p>

李云中见酒店客人不时张望,低调的道:“大家都不要取闹了,芳菲既然喜欢黄麒英,婚事我给你们做主,不过恐怕伍兄弟不高兴,明里不敢对你们怎么样,暗地里拆散你们,这样吧,我把黄麒英调到北京任职,你们看怎么样?”</p>

黄麒英为难道:“皇上故土难离……”</p>

伍芳菲立即拦着黄麒英继续下去,眼看着李云中,怪异的道:“什么故土难离!皇帝哥哥看得上你,那就是你的福气,等到干个一年半载,再外放广东,那最少也是个知府。是不是啊皇帝哥哥?”</p>

赵雅丽笑道:“哪有那么容易,选拔官员都是吏部在负责。如此胡闹,你就不怕别人你哥哥闲话?”</p>

李云中道:“咱们该走了。再不走一会就有警察过来盘问了,你们看看周围还有人敢坐吗?芳菲你要是想跟着我们就一起走,要是累了,就回去休息,你爹那么有钱,一定在北京置办了不少宅子。”</p>

伍芳菲抱起黄飞鸿,笑道:“我还是愿意跟着皇上。”</p>

“那一起走吧!正好,朕也想听听广州的情况。”李云中打开折扇,带头走出酒楼。向右而行,不一会就见街头一茶铺,这里人声鼎沸,过往行人甚多,李云中做主又要了一个桌子,几人就围着桌子谈论起来。</p>

慜淑见黄飞鸿不停的瞧着自己手上吃心,立即递上去两块,问道:“吃不吃?”</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黄麒英立即板着脸斥道:“飞鸿!”</p>

既然李云中是皇帝,那么跟随他身后的不是得宠大臣就是皇亲国戚。要是自己父子无意中得罪一人,那可不妙。</p>

伍芳菲接过心,回道:“你凶什么?飞鸿吃吧。”</p>

“我不吃!”黄飞鸿摇了摇头。</p>

李云中装作不知道似得,对伍芳菲问道:“广州的街道和北京一样吗?”</p>

“不一样啊!有也不一样!”伍芳菲使劲的摇头。接着道:“广州的街道早就用水泥铺过,倒是与上海市差不多,洋楼林立。大公司、洋行遍布街头,除了两广总督府、广东巡抚府等衙门。房子不是推倒重盖就是水泥粉刷了一遍,除了建筑风格。远远看上去就像欧洲那些大城市一样。”</p>

李云中问道:“那你这样好不好?”</p>

陆芳菲笑道:“有人不好,有人好,不好的人多一,不过广东巡抚……是省长!周省长一也不在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p>

李云中头,赞道:“周立春不错!朕这边参他的奏折已经有两百多份,足足装了两个大箱子,好!不枉朕这么信任他,广州与上海、南京是铁三角啊,每年赋税以千万为单位,特别是上海,关税突破四千万两!足足赶上半个大汉的田税!”</p>

黄麒英忍不住,插话道:“大汉洋风盛行,百姓无不以使用洋人的东西为荣,长此以往,百姓还有什么自尊可言,皇上难道就不担心吗?”</p>

赵雅丽一听就恼怒起来,这个黄麒英太不知好歹,立即问道:“放肆!什么是洋物?”</p>

黄麒英拦着伍芳菲,回道:“水泥百姓称之为洋灰,火柴百姓称之为洋火,电灯百姓称之为洋灯……这些数不胜数,凡是新鲜东西莫不以‘洋’呼之,因是朝廷新政强行推行,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皇上应该三思而行。”</p>

伍芳菲怕李云中生气,假装训斥道:“黄麒英,你懂什么国家大事,朝廷这样做必有深意,你一个教头有什么资格评论!”</p>

黄麒英气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十三姨,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这些话憋在我心里很久了,皇上英明果决,为什么会想不到这些!一定有奸臣阻碍圣听,我今天一定要为大汉揭穿此贼!”</p>

赵雅丽对黄麒英的好印象全部丧失干净,冷着脸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你看着我,难道我就是那个奸臣?”</p>

沈葆桢趁机对李云中谏道:“皇上,此人的有理,黄麒英虽然是平民百姓,但是胆识过人,所言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有道是忠言逆耳……”</p>

李云中腻烦的摆了摆手,斥道:“行了!行了!你们不必争了,在朝上争来争去就罢了,现在在街道上都要分辩个高下,黄麒英你起来,朕承认你的有道理,芳菲,你也不必生气,你这个夫婿找的好,性子直,人品好,朕先 恭喜你们了。”</p>

“谢谢皇上!”虚惊一场,伍芳菲看着黄麒英都是柔情。</p>

赵雅丽气道:“皇上打算怎么办?难道禁止百姓使用?这不是因噎废食吗!”</p>

李云中笑道:“既然叫洋物,那个改个名字不就行了,从今以后,凡是从洋人那里引进的东西,都必须改名。不准带‘洋’字,你看怎么样?”</p>

“噗嗤!”赵雅丽忍不住笑了起来。</p>

沈葆桢脸色瞬间垮了下来。进言道:“皇上,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p>

李云中对黄麒英问道:“黄妹夫。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p>

黄麒英为难的回道:“这……这,民也不知道。”</p>

李云中笑道:“那你觉得朕应不应该将这些洋物禁止流行?”</p>

黄麒英回道:“当然不用,这些洋务虽然是从洋人那里引进,但是对百姓生活大大有利,只要百姓不崇洋媚外,此行可算善举。”</p>

李云中决定道:“就这么办了!广东还有什么新鲜事,那里地靠南洋、香港,是洋人来到大汉的第一站,一定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p>

伍芳菲笑道:“洋人的事情有很多。不过妹来北京的之前,倒是遇见一件新鲜事。”</p>

李云中来了兴趣,明白伍芳菲意有所指,笑道:“来听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