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灭敌(2 / 2)

金军往往是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宋境内的一座大城,许多宋将往往是望风而逃,只要是听到金军打来,就跑路。</p>

不需要太多的兵力,金军就在宋境之内任意纵横,好似无人之境。</p>

可是这一战,八千宋军,对战五千金军,兵力上虽然占据着优势,可是优势也不是太明显。可就是这样却是大败金军,五千金军尽数覆没。这时众多的见识不觉想到了那个文弱的皇子,就是这位皇子带领着他们走向胜利,心中敬畏之意变得更加深刻。</p>

战斗结束了,开始收割战利品。</p>

只是收割战利品的行为极为不雅观,将金人身上的铠甲,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是扒了下来,只为了找到值钱的东西。</p>

而一些士兵为了争夺战利品,甚至是打斗了起来。</p>

赵朴的脸色立时变得绿了起来,眼神看向了身边的侍卫赵大。</p>

赵大却是有些不在乎的道:"这是战场上的规矩,谁拳头大,就是谁得战利品!"</p>

"你可记得七禁五十四斩?"赵朴向一旁的赵大问道。</p>

赵大立时间无语了,嘴巴动了动说不出来。</p>

赵朴又是连续的问了十几个将领,很可惜都是不知道。</p>

"谁知道?"赵朴发怒了。</p>

"殿下,我知道!"这时,一个军中的书记官开口道:"七禁令: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五十四斩首: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p>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p>

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p>

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p>

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p>

赵朴勉强笑了笑,道:"不错,全军八千人,总算是有个人知道!"</p>

王彦羞愧道:"监军,我知道了!"</p>

王彦出手,立时间为争夺战利品争斗的士兵停止住了。</p>

这时,赵朴才发觉他似乎是忽略了什么,竟然忘了宣布三大纪律,八大注意。</p>

古代传统军规,有所谓"七禁令五十四斩",展现了古代严密的军纪,在严密的军纪之下,诞生了一支支强军。</p>

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在严肃,甚至是在冷酷的军纪下,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再加上传统军队等级森严、管理闭塞,平日全靠军纪镇压,特别是到了大战前夕,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就可以引爆营中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士兵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有人抄起家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非常恐怖。</p>

此外,古代士兵文盲比例极高,甚至连将军一流也多是文盲。万人的军中,能够完整的记忆,乃至是背出"七禁五十四斩",不足十人,甚至是更少。</p>

难以被士兵记住的军纪,往往就是不存在的军纪。</p>

在中国历史上,多出乱军,杀烧抢掠,遇敌跑路,哗变动乱,大有人在。</p>

"这不是你们的错误,是我的错误,我没有严肃军纪!"赵朴发觉了他竟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竟然忽略了军纪的建设。或者是他过去训练时,也只是蜻蜓点水点出了军纪,从来没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点出军纪,则重强调。(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