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拜会(六)(2 / 2)

将血 河边草 0 字 2021-07-21

赵石轻轻一拍桌案,成大人,你乃朝廷命官,如此作态,我怕是生受不起,还是坐下说话吧。</p>

这话里的意思更是不善,成峦哪里敢坐,只是低着头,急急道:下官之心意,天日可鉴,兵部右侍郎之位空悬至今,多有人窥伺,前些时,郑氏欲据之,与下官相谈,下官以为</p>

你便以为,我以妹妻郑氏,便是有意结交,所以便答应了下来,恐怕,郑家那边给出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吧?</p>

大将军明鉴,下官下官确实有这般想法那边说,一旦郑逊为兵部侍郎,则将举荐大将军为枢密副使,待张世杰丧满回京,可掌大理寺,或都察院</p>

赵石眉头微扬,脸上终于显出了一丝怒色,冷笑道:可是李承乾也要晋枢密副使,然后兵部尚书之位就是成大人的了?</p>

成峦脸色发白,腿终于有些软了,还能硬撑着,只能说明,这些年的官儿没白当。</p>

是,那边是这么说的。</p>

赵石的声音更加冷漠了几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长安郑氏,好大的气派,我若是不答应呢?</p>

大将军息怒,自王氏去后,郑氏便有取而代之之心,但王氏前车之鉴不远,想来郑氏不敢轻逆大将军之锋才对。</p>

赵石哼了一声,看了成峦两眼,之后语气却是缓和了下来,成大人糊涂了,坐下吧,孙司马,你来给成大人说说,此事关节之处在哪里?</p>

</p>

成峦其实已经站不住了,心惊肉跳的厉害,他已经想的分外清楚,在兵部这里,若是没有了大将军的支持,别说李承乾那里会怎么样,就说郑家那边,也定然会迅速疏远。</p>

在他这个位置上,是最危险的时候,上面有人压着,下面有人盯着,若没有强硬的靠山,真的是难受的厉害,所以,此时的诚惶诚恐,一多半是真的,一小半却是装出来的,官场中人,厉害之处,其实便在于此了。</p>

孙文通沉吟了一下,瞅了瞅赵石的脸色,等成峦重新落座,才道:京师郑氏,胃口不小,插手兵部也就罢了,还要插手枢密副使之任免,大理寺,都察院,以往皆为王氏门人掌之,如今却也落在郑氏的眼中,再说外间,河东宣慰使郑铎郑大人是郑氏之人,蜀中,秦川,河洛,各个州府,怕是郑氏也没少做了手脚</p>

而今竟然还要联结于军中大将,如此作为,实为取死之道,都说王家殷鉴不远,但看来啊,长安郑氏,却还是以为自己有所不同。</p>

成大人其实所言不错,大帅于朝堂之上,确实需要一些但肯定不能是郑氏这样的簪缨世家,郑铎郑大人一心为公,又是东宫旧人,与大帅相交甚笃,自是不算什么,但郑氏如今树大招风,不定什么时候,便要枝折叶落也说不准</p>

再者说,有大帅在,也容不得郑氏这样的贪心不足无论是兵部,还是枢密院,甚或是户部,都容不得郑氏这样的大族豪门插手,敢于觊觎,乱我大军征战者,当以王氏为鉴。</p>

枢密副使,兵部侍郎,大理寺,都察院,这样的职位还轮不到旁人来举荐</p>

孙文通摇头而笑,虽然笑的丑陋,却带着满满的轻蔑</p>

赵石适时摆手,孙文通说的都对,但却说的太过直接了,好在这里没有其他人,正是如此了,成大人,不必理会太多,你即为兵部侍郎,只专心公务便是,旁顾太多,怕是于仕途无益。</p>

成峦赶紧垂首道:是,大将军教训的是,下官一定谨记在心,但兵部右侍郎之位总不能一直空悬,大将军心目之中,可有人选,下官一定尽力荐之。</p>

吃了当头一棒,却还能有这般的应对,此人之心性也就可见一般了。</p>

赵石想了想,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点头道:羽林左卫都指挥使赵布宗,深有才干,精军事,通谋略,正是合适之人选,成大人不妨保举一下,总好过推举那些没迈出过京师一步的世家子强吧?</p>

(求月票,求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