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归来(2 / 2)

将血 河边草 0 字 2021-07-21

今日前来迎接大将军赵石回朝的人选,其实也算是千挑万选。。。。。。。</p>

张世杰不去说他,李承乾,方谦两人,皆为景王府旧人,先帝在时,景王府这几位虽都位高权重,但却各行其是,并未有所联结,甚至于,兵部尚书李承乾和大将军赵石还有些间隙。</p>

但时移世易,到了今日,不光向来自恃清高的礼部尚书方谦有意与大将军赵石交好,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也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开始跟大将军赵石越走越近了。</p>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p>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中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p>

中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中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p>

。。。。。。。。。。。。。。。。。。。。。。。。。。。。。。。</p>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p>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p>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中,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p>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p>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忘了。。。。。。。不是有圣旨在吧?</p>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中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p>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点发蒙。</p>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p>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中百战之军的样子。</p>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中,数他资格最老。</p>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该的。。。。。。。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p>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了呢。。。。。。。</p>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p>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p>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了啊。。。。。。。</p>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p>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p>

</p>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p>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大畅。。。。。。。。</p>

(出去跟人吃饭,回来码了一章,算是三更,晚上要歇一歇,这个星期没推荐,更新可要少一些,大家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