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洛阳(2 / 2)

将血 河边草 0 字 2021-07-21

此等功业之下,霍骠骑又算得了什么呢?</p>

其实不用看其他,只看这些年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却能同时牢牢按死了河洛兵马在这里,一点不得动弹就知道,张大将军啊,还是不用较劲儿了吧。。。。。。。。。</p>

而张大将军也早没了跟这个年轻人较劲的心思,但要说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总算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但一场战事下来,整个河南,尽都成了战场。</p>

河洛兵马未遭什么重创,但却闹的河南烽火遍地,战事停歇之后,秦军上下,却是焦头烂额,与战败无异。</p>

这个笑话闹的有些大了,张大将军一声征战无数,从没有像这一刻般懊丧。</p>

张大将军头一次算是真正低头,修书去了长安,请赵石转圜。</p>

而他确实也欠了赵石一个人情,朝堂上的消息也瞒不住他,因河南战事一事,着实起了不少纷争。</p>

最后,确实是赵石力保之下,河南上下才算没有受到朝廷重处,不然的话,他张培贤不定就要戴罪回京,哪里还能如现在般,依旧主持河洛军务?</p>

不过人情是人情,就像算起来,河洛上下,都要感晋国公力保之情,却不会真的拜倒在晋国公门下一样,身为手握河洛大军兵权的大将军,张培贤却不能因为人情,而至河洛上下利益于不顾。</p>

这中间的分寸,张大将军拎的非常清楚。</p>

赵石来河洛的目的,有许多猜测,张培贤这里其实也不知道,赵柱国此来河洛,会施展出怎样的手段,不过他却知道一点,只要能安然渡过这一劫,将赵柱国送出河洛地面,那么河南战事的余波也就平了。</p>

朝廷上下,变动极大,禁军整编也就在眼前,之后谁还顾得上追究河南战事成败呢?</p>

而他最希望的,则是赵柱国来河洛,是替朝廷安抚人心的,既然是安抚,就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甚至会有所嘉奖。</p>

不过,他的希望正在落空,赵石带着河洛巡访使之职来到河洛,并没有颁下圣旨,身份与钦差无异,却没有带来任何恩赏,显然,就算是安抚人心,朝廷的态度也显得分外的强硬。。。。。。</p>

张培贤思绪连篇,但脸上却不露分毫,笑容就一直没断过。</p>

先叙了别后之情,再当面谢了赵石于朝堂上为其说话之恩,然后,嗯,就没有然后了,然后都是闲话,又有布政使韩聪在旁边不时插上一句两句,赵石也不时笑着点头,气氛到是显得分外的融洽热络。</p>

让洛阳文武瞧了,齐齐在心里松了一口气。</p>

也不怪他们紧张,大将军赵石是什么人,这里恐怕没几个不知道,在北边的名声,几可止小儿夜啼,别的不提,之前在皇长子府中,直斥户部尚书李吉之过,之后。。。。。。。李吉立马贬斥去了西北边荒之地,皇长子也丢了太子之位。</p>

不过这位大将军名声以及行事如何,只说这权势,除了皇帝陛下,整个大秦已没人能比得了了。</p>

所以,能这么轻言细语的说话,还没摆什么架子,可不是让人松了一口气嘛,在文臣心里,这是好兆头,希望那位新来的顶头上司,也能如此才好。</p>

而搁在将领们心里,轻松之余,也都暗道,还得是大帅,换了旁人,怕是都要矮了一头,哪能如大帅般,如此轻松写意跟赵魔王言笑无忌,又能平等论交?</p>

其实,由此也能看的出来,大将军张培贤深得上下之心了。</p>

不多时,洛阳城高大的身躯,便已越来越真切的展现在赵石视线之内,高大的城楼,厚实的城墙,大秦的旗帜在城头烈烈飞扬,一眼望去,几乎和长安没什么区别。</p>

好一座雄城。赵石赞了一句,这确实是他第一次见到古洛阳的雄姿,没有第一次见到长安城那么心情激越,却也有几分感慨,这就是洛阳,盛产帝王。。。。。。以牡丹而闻名天下的洛阳。</p>

这个时候,他便感觉出来了,洛阳和长安确实不同,提起长安来,一定会想到大唐盛世,想到璀璨如星的文人墨客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诗篇。</p>

但一提到洛阳,首先想到的便是牡丹花节,这就是区别,非要说一点什么的话,就是这里少了几分帝王之气。。。。。。。</p>

</p>

张培贤闻言,哈哈大笑,扬鞭指着洛阳城,确实雄壮。。。。。。但在咱们面前,先想到的是,肯定是怎么把它打下来,老夫可是听闻,当年国公入长安时,在景王府一番高论,震惊四座,老夫应该没记错吧?</p>

赵石不由失笑,那会儿的一些胡言乱语,没想到还有人记得,这么说来,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未完待续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