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决心(2 / 2)

将血 河边草 0 字 2021-07-22

不过,这事儿其实好解决,法子也不止一个。</p>

当然,这会儿他是不会说了,只是瞅着皇帝陛下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不太爽快。</p>

嗯,既然陛下说起这个,臣到是觉得,陛下自登基以来,还没有选过秀女吧?两位娘娘之意,怕也是在提醒陛下,为国家社稷计,也差不多该到选一次秀女的时候了。</p>

</p>

皇帝陛下才不在意这个,朕到是没什么,不过,天下女子,自愿入宫者,又能有几个?你若是提议此事,受天下人埋怨的可就是你了,以朕看来,你到是不如提朕想想,给太子选个合适的太子妃吧。</p>

赵石抿了抿嘴唇,那臣岂不是要受太子殿下埋怨?</p>

皇帝陛下笑笑,太子啊。。。。。。。他怎么会埋怨于你呢?</p>

相互间的调侃,到这里差不多也就结束了,选太子妃的事情,轮不到赵石操心,如果真要是他给太子选了个太子妃的话,太子高兴也还来不及,那也象征着,东宫太子之位越来越稳固了。</p>

这样的道理,不用多说,皇帝陛下明白,赵石也不会不清楚。</p>

至于什么选秀,更非是大将军应该论及的事情。</p>

这时,太监们又开始在乾元殿中摆起了酒宴,君臣这次的交锋,也就到此为止了。</p>

趁着这个功夫,赵石也开始琢磨,怎么能推了两位后宫娘娘的盛情,而又不伤这两位的颜面。</p>

他怀疑,这次喝完酒之后,乾元殿外,是不是又有来自太皇太后那边的宫人在等着他,而慈安宫中,是不是也会有几位花季少女,在等他品评。</p>

不过他既然有了防备,自然也就不会跟着人闷头闷脑的过去了。</p>

片刻之后,君臣两人入座。</p>

皇帝陛下胜了一场,兴致自然高昂,连着跟赵石碰了两杯,然后才舒服的哈出一口酒气。</p>

这次,皇帝陛下没有东绕西绕的,直接便道:不是朕心急,连换两任枢密使,你说,朕若不能再决断些,结果会如何?</p>

赵石瞅了皇帝陛下一眼,到是可免了一些纷争,但陛下之意,恐怕不止于此吧?</p>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还是柱国知我。。。。。。中书有怨气,周文举比不得李文渊,当年李文渊接任同门下平章事时,已于中书任职多年,深负人望,周文举。。。。。。</p>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摇了摇头,其意不言而明。</p>

赵石想了想,道:陛下是想扶持其人?</p>

皇帝陛下微微颔首,就看周文举能不能不负朕望了。</p>

这个时候,赵石算是彻底明白了,心中隐隐生出些敬佩,因为这一次,皇帝陛下不但乾纲独断,定下了枢密使的人选。</p>

而且,还顾及到了中书,当然,顺便还想分一下中书以及枢密院的职权。</p>

这样的机谋。。。。。。。。用简单一句帝王心术来形容,已经有些不合适了,举重若轻,思虑长远,深谋善断。。。。。。。。。。。</p>

赵石瞅着眼前这位帝王,心中有些钦佩,却也有着忌惮。</p>

和景兴皇帝比起来,无疑,眼前这位看似温和,其实,却要危险的多,也可怕的多。</p>

皇帝陛下捻着酒撰,还在说着,其实,有你在枢密院,朕不担心什么,只是怕你难做。。。。。。。。这个你应该清楚,至于朕为何选张承,嗯,朕也不说了,你也应该知道才对。</p>

皇帝陛下很放松,这些话语,能够跟他分享的人,也就只有赵石一人而已。</p>

赵石微微点头,他确实都知道。</p>

只是,周仿那里,皇帝陛下到底有着怎样的安排,或者是之前那一场戏码,有着哪些奥妙,他还不能完全明白。</p>

他只是感觉到,经此一事,成武七年的动荡,应该快要结束了。</p>

因为他从成武皇帝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决心。。。。。。。。</p>

(月票榜三百开外,合并后的榜单真变态,阿草继续求月票,嗯,阿草还看了看月票奖励,也被震了一下,奖励还是那个样子,既没有增加名额,也没有增加太多的奖金,这么变态的榜单,那还争个屁啊,不过为了能让成绩好看点,阿草还是要求月票的,呵呵。)(未完待续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