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王义夫最后一枪痛失金牌(2 / 2)

李对红,1970年出生于HLJDQ市。12岁进入DQ市业余体校,开始学习射击。

1984年进入HLJ省军区射击队,年底进入八一队,1987年进入国家射击队。

1990年在BJ亚运会上,李对红获得女子运动手枪金牌。

1992年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李对红夺得女子运动手枪射击银牌。

1993年在挪威奥斯陆军营举行的国际军事理事会第32届射击锦标赛上,李对红获女子运动手枪冠军,并创国际军体会记录,同时还获女子军用手枪速射亚军,是以上两项女子团体亚军中国队的成员。

1994年,李对红在第46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获女子10米气手枪40发个人第四名和25米运动手枪个人第三名,并与队友同获以上两项团体冠军。

1995年在罗马第一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李对红与队友同获手枪慢射团体冠军和女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26岁的李对红在25米运动手枪射击预赛中就一路遥遥领先,以领先第二名一环多的优势进入决赛。(预赛成绩带入决赛)

在决赛中,李对红沉着应战,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奥运赛场夺冠的夙愿。

一天后在射击赛馆,再传捷报。中国24岁的射击小将杨凌在10米移动靶射击比赛中以创奥运会纪录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七金。

1972年杨凌出生于BJ,1986年进入BJ市业余体校练习射击,教练景晨光;1989年进入BJ射击队,教练沈建东;1993年入选国家射击队,教练蔡添响。

1994年杨凌在全国射击冠军赛中获得10米移动靶冠军。

同年在全国射击达标赛上,杨凌获10米移动靶亚军,并与队友获团体冠军。

在全国移动靶射击锦标赛上,杨凌获10米移动靶回合速冠军和标准速亚军。

1996年在第46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杨凌获男子50米移动靶团体冠军和男子25米标准手枪60发团体亚军。

来到亚特兰大奥运会射击赛场,小将杨凌以过硬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发挥,最终以685.8环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并摘得金牌。

相比李对红、杨凌的夺冠。中国射击四朝元老王义夫带病参加比赛,结果在赛场上晕倒。

虽然最后他仅以0.1环之差名列第二,但这块银牌的意义绝不亚于金牌。

王义夫在去亚特兰大之前,就由于病魔缠身,一直疲惫虚弱。在抵达亚特兰大时,他是被担架抬下飞机的,在奥运村中他也是边训练边治疗。

比赛前一天他曾两次昏厥,当领队问他能不能参加比赛时,他坚定的说:“我死也要死在靶台上!”

第二天他准时参加了比赛,这位出名的快枪手射出每一发子弹几乎都是慎之又慎,多次举枪瞄准又放下重来,直到有把握才击发。

在比赛倒数第二轮时,王义夫已领先对手3.8环。但在最后一枪时,比赛场上突然停电……

在王义夫支撑病体再次站到靶台前时,他眼前已是一片漆黑,只是凭着感觉打了最后不走运的一枪……

“6.5环”,这一成绩一下子令现场许多人目瞪口呆,王义夫以0.1环之差失去蝉联冠军的机会。

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以及教练张恒很快走上去安慰他:“你已经尽了全力,大家认为你是好样的。”

王义夫脸色苍白,喃喃自语:“我没有打好,最后一枪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几分钟后,他便晕倒在赛场上。

虽然王义夫以0.1环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让无数人为之惋惜。但在国人的心目中,王义夫的这枚银牌与金牌有着同样的分量。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聊聊体育那些事更新,第57章 王义夫最后一枪痛失金牌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