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夫又高又硬!(1 / 1)

 “叔父又在坑人?”看老董晃悠着手中木简,蔡琰不知为何,突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兴奋! 不是对被坑之人幸灾乐祸,而是她确信老董是位真心爱民的掌权者后,发自内心的一股希冀:叔父手下的能士,实在太少了啊! 但良好的家教,还是使她保持了表面的克制,只忍不住小声问道:“这次……坑得又是何人?” 老董不由一笑,复将手中报简递给她,道:“你猜猜?……” 蔡琰接过报简,只见这次文章的标题是:此人见死不救早有预兆,曾贪恋金饼、沽名钓誉! 副标题是:好友慧眼识人,与其割席断交! 故事书接上回,说那个阻止危难之人乘船的家伙,早先同好友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好友依旧挥锄,像看到瓦石一样。他却拣了起来,瞥见好友的脸色后,才恋恋不舍扔了金子离开。 还有一次,两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门外有乘华车经过。好友像往常一样读书,那人却忍不住丢下书出去观望。好友随后便将席子割开,和那人分席而坐,并对那人道:“汝非吾友也!” “菜园锄金,割席分坐?”看完报简,博闻强识的蔡琰当即反应过来:“这不是平原人华子鱼的旧事?” “不错,就是这家伙。”老董赞赏地看了蔡琰一眼,认真言道:“此人才华文笔比起汝父的弟子,差之不知几许。” “可说到治国安邦、牧民理政,汝父那些弟子给他提鞋都不配!” 说完又觉这话太满,回寰道:“呃……汝父倒是有位弟子,才能与他不相上下,可惜那人远在南方,老夫估计短期内还绑不过来。” “.…..”蔡琰神色就有些幽怨。 悠悠看了老董一眼,道:“叔父难道就不能放弃做恶人坏人, 以仁德之姿引四方能士倾心投效?” “.…..”此时又轮到老董幽怨。 认真想了一下后, 还是摇头:“虽然你这个提议很诱人, 但老夫还是觉得绑过来,比较有成就感。” 你那是有成就感? 分明就是心理变态,不摧残糟蹋别人浑身难受! 果然变态的脑回路, 跟正常人就是不一样,难以理解。 想到这里, 她又一摊报简, 道:“那叔父觉得, 用这几篇诋毁的文章,便能将华子鱼坑过来?” “首先声明, 这不是老夫的馊主意,是贾狐狸的。” 老董先伸出一根手指,随后又挑起第二根, 道:“然后这法子……当然是行得通的, 不过见效会有些慢。” 说着自顾自笑了起来, 继续道:“但是, 老夫可以从中再添一把火,让华子鱼的腿脚麻利些……” 说了半天云山雾罩, 蔡琰对此也不是很感兴趣,反正知晓老董的奸计能得逞就行。 就在此时,窗外忽然一阵喧闹声。 掀开车帘, 才看到马车已行进至洛阳县衙。 百姓不知听到什么消息,争先恐后朝那里涌去。远远就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 水泄不通,衙役甚至还搬来了拒马, 才将看热闹的百姓拦住。 “诸位乡亲!”人群的中央,有身穿赭衣吏服之人, 拿着木制的喇叭大声宣诵道:“今审得洛宁县罗岭乡有秩李司,侵夺乡民田产、殴杀百姓一案属实。” “有秩李司蓄养僮奴、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作恶多端,已审明直接殴杀乡民刘三郎、李秀,庞大富等人,间接致死者不知几何!罪大恶极,虽死莫赎,按律拟判斩决,明年秋后执刑,即刻籍没其家产!” “乡民刘三郎、李秀,庞大富等人惨遭殴杀,着洛宁县厚葬优抚、田产复归直亲;乡民王二牛无辜蒙冤,受其殴凌,着复归其田产,另从李司资产中抚恤优容;赵柱等一干恶奴,充当爪牙、殴杀百姓,着判斩监候!……” 听到判决,看热闹的百姓们齐声叫好,激动不已。 一干苦主妇孺更忍不住泪水决堤而下,为自身冤屈得雪而哭,跪拜在地感念大汉仍有天理公道。 “下走王二牛,拜谢洛阳丞!”人群中一面相朴实的汉子,连连在地叩首颂扬、涕泪横流。 “司马丞不欺暗室,高抬明镜,厚德流光,可谓百姓青天!”一士子见状大声赞扬,振奋不已。 “苍天有眼, 朝廷圣明, 我等有望矣!”其他商贩百姓也都齐齐感叹,不禁奔走高呼。 “可不是什么朝廷圣明,你们不知道吧,这都是咱董太尉命人办的!” 一看似消息灵通的游侠,突然在人群中道:“要不是咱董太尉为民做主, 朝廷哪会管我等的死活?” “董太尉?”有人怀疑,道:“人家高高在上,又怎会在乎我等这些泥腿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游侠当即来了劲,引得众人纷纷侧耳倾听:“咱董太尉跟那些锦衣玉食的世家大夫可不一样,年轻时在塞外吃过苦,知道咱有多不容易。” “后来靠着在凉州浴血拼杀出的功劳,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到了洛阳后,第一件事儿就想着咱百姓采买不方便,大力改革坊市里闾。” “后来白龙鱼服至郊外,见豪强追殴百姓,当即派兵马铲了那坞堡。随后上表朝廷,大举严查士族豪强欺辱百姓之事,这才引得廷尉、司隶校尉、御史中丞、洛阳丞闻风而动,还咱等公道!” “我说这些天怎么见司隶们,四处打探查案。”一百姓恍然大悟。 “可不止司隶,这几天西园的兵马也频频出营,想来便是去攻打那些豪强坞堡了。”又一百姓后知后觉。 “大汉有董太尉,是咱们的福气啊!” “……” 老董则神色古怪地看着最早引导舆论的史阿,十分想提醒他以后将皮裘里的精绢衣藏好点,别风一吹露出个角,让人瞧出绣衣使身份。 不过,这次事儿办得还是挺漂亮,该赏! “叔父……”悠悠看着这一幕,蔡琰不由感慨良多,突然问了个很奇怪的问题:“汝为何要这样做?” “为何要这样?” 董卓闻言,不由古怪笑了起来,反问道:“不这样做,难道老夫要像之前那些权臣一般,甚至光武帝一样?” “上任后巧立名目,拉拢士族豪强,缴税捐款。等百姓跟着交了得钱之后,士族豪强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士族豪强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蔡琰思忖片刻,明白了老董的意思:不错,汉光武帝依靠士族豪强力量再造汉室,可这也为士族门阀的崛起埋下伏笔。 而为这些买单的,便是广大苦寒黎庶。 “所以,叔父觉得七成太少了,才要跟他们对着干?” “七成是士族豪强的,能得三成还得看人家脸色!” 说到这里,老董忍不住愤慨:“老夫就算挖空心思横征暴敛,也才只有一人,哪比得上遍地都是、盘根错节的士族豪强?” “叔父是不想看他们的脸色,所以才会爱民如子、心怀苍生?” “对!”老董点头,认真道:“老夫好不容易入了洛阳,当了太尉,凭啥要拉拢士族豪强,巧立名目坑百姓,最后还得看他们脸色?” “要那样,老夫岂不成跪着要饭的吗?”说完,他一拍大腿道:“老夫就是腿脚不麻利,跪不下去!” 蔡琰当时就脸红了,气红了:你拍大腿没问题,可拍我的算几个意思? 就因刚才掐了你,便要这样报复回来? 羞愤下,她结结巴巴地道:“可,可纵观历史,权臣如赵高、王莽、梁冀,皆未得善终遗臭万年。叔父欲站着把钱挣了,与士族豪强为敌,难道不怕重蹈覆辙?” “呵……”老董便将腰上的紫绶金印解下来,拍在蔡琰面前:“老夫执掌洛阳兵权,士族豪强若不服,让他们过来啊!” “士族豪强经营百年,根基雄厚。叔父一意孤行,他们若联合起来,未尝不能一战。” 老董又掀开车帘,指着外面山呼‘太尉万岁,董公仁厚’的百姓,道:“再加民心在手、顺天应命,老夫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蔡琰瞬间双眸流光溢彩,感觉腿都不疼了,对着老董深深一礼:“叔父高,实在是高!” “不仅高,老夫还硬……呃,手腕强硬,所以老夫是又高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