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卫生(2 / 2)

史道姆之所以会把李守安带来让他看一下这门大炮,一来是为了让这个职业军官给些意见,二来当然是希望从这个炮兵军官的嘴里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话,这话自然是对史道姆地奉承之言了。

“这……这门炮是你的工厂制造的?”

李守安仔细检查着大炮惊奇的问题以,火炮制造的相当精度。至少和李守安在学校里操作过的沪式山炮相比起来,这门大炮做工显然要比那几门沪式山炮更加精良。

“当然!毫无疑问!”

看到李守安惊喜的表情,史道姆有些兴奋的说到,对于李守安的这副表现,史道姆感觉非常之满意。

“咦?怎么是断隔螺式炮栓,你们德国人不是例来都是只用锁栓式吗?”

查验到炮后地李守安发现在了炮栓和自己所知的德国炮完全不同,是英法日常用的断隔螺式炮栓,于是便好奇地开口问到。

“这个……这个问题,我们没办法制造弹壳。所以为了便于使用发射药包,就改成了气密性较好的断隔螺式地,完全是因为被副无奈的。”

见李守安这么问。史道姆有些无奈的说到,相比之下。自己造地这门火炮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因为使用软发射药包,所以射速只有可怜的每分五发。根本就不是什么速射炮。

“不过虽说炮栓改成了断隔螺式的,可是整个火炮都是我参考F96N.~它之间最在的区别,就只有这个炮栓还有使用的是机械游尺瞄准,但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有炮弹吗?有没有试射过?”

至于什么断隔螺式、什么锁栓式对于这会的李守安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摆在自己眼前地是一门货真价实的玩意,这才是最重要的。

“啊!呵呵!这个……还没有试射过,炮弹倒是有几十发。没试验是因为直到前几天,从天津定地石棉布才运过来。没有石棉布就没办法制炮栓上的紧塞件,没法有效闭气。怎么样,有兴趣吗?”

史道姆嘿嘿地回答到李守安。这会的史道姆像一个邪恶的魔鬼一般引诱着李守安,必竟这种用火车轴承制成的火炮。所有的数据都是史道姆自己趴在案子上自己推算的,至于试射时会不会发生意外,恐怕史道姆本人也不敢百分百保证。

“史经理,要不这样,我们现在把炮带出去试验成不?要不然只是在这里摆着样子,可不就是屈才了!你说是不是?”

事后还没来的及试射,李守安那里管得了那么多,于是开口说到,说这么多话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把这门炮拉出去打上几发炮弹罢了。

“你确定真的想这么做?这炮可没试验过,而且炮管……”

虽说史道姆很是乐意有人主动站出来来承担试射的事,可是史道姆仍然好心的提醒到李守安。

“当然,大不了把拉发绳加长,然后在后面垒个沙包工整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会的李守安脑子里所想的,无非就是赶紧把炮拉出去,找个地方打上几炮试一下。看看这炮怎么样,至少这门炮的出现让李守安有了建炮兵营的希望,但是希望还是失望,总要亲自试过以后才知道。

既然如此那么史道姆也就没再拒绝李守安的要求,叫来几名工人帮忙把大炮从厂房里推出去,在厂房里推出去之后,就直接挂在厂房外的五轮车的挂钩上。

是太过于兴奋的缘帮,以至于当李守安和史道姆开着的从工厂里出来以后,无不让看到炮车的人为之一惊,显然他们对大炮的出现都很惊奇。

“这西北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么会有大炮。”

王平看到炮车后低声自语到,刚才听到医院里的几个护士喳喳的吵闹后,王平走到窗户前朝外看去,果然看到了刚从医院门前经过的炮车,炮车是用公司特有的五轮车拉过去的,看那方向,显然是朝靶场去了。

王平对于公司会出现大炮,也觉得的很是好奇。虽然王平是西北公司医院的院长,可是在很多时候,王平都发现自己对现在自己所服务的这家西北公司还是不太了解。

作为一个从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毕业之后便回国一边在京城的协和医学堂任教,一边开着自己的诊所,直到去年协和医学堂被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购买之前。王平地生活一直如此。

但是就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购买协和医学堂之前,王平意外的接到一份邀请信,邀请其出任西北公司附属医院院长一职,随信还附有路费,是一张五百元的交通银行支票。

对于年龄不过三十岁的王平而言,一家医院院长的职位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再则西北公司王平也曾听人说过,是一家实力较强的大公司,虽然说公司所处的位置偏远了一些。

当王平告别了新婚妻子来到西北公司时。看到那座中西合璧、用料考究、设施完善的医院建筑群时,王平彻底被这家还没有投入使用地八百个床位的大型医院给吸引住了。

在看着医院的科室规划时,王平在上面看到了化验室、X光室地字样。显然为之一动,尤其是看到X光室。在这个时候共和五年的中国,若大地中国还没有一台医用的X光机。

虽然早在1896年李鸿章就在德国拍.院的美国监理公会地传教医生柏乐文。就将X光机引入到了中国,可是正式的全套医用X光仪器引入中国则在共和六年,也就是一年以后的年。

在已经建好的科室里,王平见到设备如此健全的医院时,当然欢心喜地的欣然答应留下来出任医院院长,可是在合同签定下来不到半小时,王平就开始忍不住后悔了起来。

王平后悔的原因很简单,整个西北公司附属医院,虽然各类设备齐全,但是却没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

王平至今还记得当司马笑咪咪的告诉自己医院的真实情况时。王平当时可是连肠子都悔青了,建这么大的一家医院,竟然没有一个医生。这西北公司也太可笑了吧!什么都没有倒是先把医院办起来了。

地确是很可笑。可是也是没有办法,司马办医院的原因就是因为亲眼看到。一个工人在工作时小心手掌被削掉之后,没有医生、没有药物,只是用块干净的布包裹着伤口。在公司里地各个分厂之中,各种轻重工伤总是不断。

可是在这么大的公司竟然没有一个医生,这些工人在受伤后,也大都是到庄子上找个先生看一下,然后就听天由命,虽说司马给他们拿来了酒精、碘酒之类地让他们消毒,甚至还拿了消炎药,可是这也不过只是解一时之急罢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建一家医院。

正因为如此,去年打退马匪之后没几天,这家医院就开始动工了,图纸是在二十一世纪让那些建筑师们绘制的,整个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特色,西式的四层建筑,中式的房顶,用那些建筑师的话说,多少年没人让设计过中国味这么浓的建筑了。

整个医院从设计时就从病人的需要来进行设计,还使用了在国内非常少见的大型电梯以方便病人上下楼,甚至于这医院还是整个西北公司当时唯一的一家有暖气供应的地方。

为了建设这家医院,司马可谓是不惜工本,很多材料都是直接从后世的现代社会运来,甚至为了盖这座楼,还专门买了两台卷扬机。

这家医院里的大多数的医用设备,像化验室里的设备、X光机、手术床、手术用无影灯等等大都是司马从后世购买,然后直接去掉了铭牌。就连医院内像听诊器之类的大多数的医疗器械都是司马从后世购买。

为了凑齐像X光机和心电图仪这样的设备,司马可以托了几家中介公司几乎是用了三个多月,才凑齐三台50年代国产的三种类型有心电图仪。

可以说这家医院,除了医院的门窗、医生的办公桌椅、病床之类是公司自己制造的之外,几乎全部的医用设备、医疗器械、甚至于包括部分建材,都是特意从后世选购。

总而言之,为了医院这一切,司马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医院的硬件好解决,花钱买就行了,但像医生这样的必不可少的软件却非常不容易解决。

没有办法,经人介绍后,司马当初用着半骗半哄的方式,才把王平这个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从他自己开的诊所里哄过来。

当王平签了合同之后,那可是连想反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不是王平心里也期待着,把这么一家从设备上来说应该是全中国最齐全、最先进的医院,办成全中国最好的医院的话,估计别说签了合同,就是签了卖身契王平也会找机会逃跑,而不是呆在这里。

就这么半哄半骗中又是你情我愿的王平成了西北公司附属医院的院长,刚一上任时,除了手下的几十名医院的杂工外,整个就是个光杆司令的王平,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医院里即没有护士,更没有医生。

一般的勤杂护士倒好解决,至少在这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王平亲自把关,从公司的职工子女里挑选了几十个年青的女孩子当护士。

当然培训这些护士,显然也需要王平亲自出面,幸好王平原来在京城开的那家诊所里也来几个护士,再加上王平的妻子也是中医家庭出身,培训护士倒没有什么问题。

整个医院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医生,也许用足够来形容并不对,准确的来说,这么一家有八百张床位三十多个门诊科室的医院,现在只有王平两口子,还有王平岳父三个医生罢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