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北是什么(2 / 2)

当看着媳妇儿顶着一头末干地湿发走过来的时候,鲁得栓笑着对自己媳妇说到,鲁得栓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新鲜事,但是把家里的二为薄地和破房子卖掉之后的鲁得栓知道,自己这一家三口已经没有了退路。

“诸位新来西北地乡亲们。在下汪庆礼,是第十六号新居民教育营的主管,大家将在这里接受十个星期也就是七十天的技术以及新生活培训,因为西北的一些生活规定和内地不同。为了让大家能够适应在西北地新生活,所以才弄了这个培训,还希望大家能够见谅,当然如果你在西北有亲人的话,可以联系一下亲人。当然大家在这十个星期里头的,所有的伙食之类的开支都是由西北福利处支出,接受完培训之后,福利处会根据你的特长为你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当然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接受,同时会为你和你的家人安排一处临时地廉租屋。现在大家伙就按照自己分配的房间回房休息吧!到吃饭的时候会敲铃的!最后祝大家伙以后在西北过地开心。”

看着台下的四五百名来自各省的新移民汪庆礼和声和气的说到,对于这些从各省来到西北讨生活地人,汪庆礼更多是抱着一种同命相怜的心态。并没有半分的轻视的意思,必竟汪庆礼本人也和他们一样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只不过比他们先来了一年而已。

汪庆和知道这些来到福利处办立的这个新居民教育营的内地移民,和那些坐着客车厢来到西北地洋学生不同。没有福利处地帮助,他们甚至于很难在西北生活下去,而这些初到西北的新移民在初到西北地时候大都是从事着最繁重的工作,他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不停的努力,才能实现他们的西北梦。

每一个来到西北的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西北梦给予每一个人公平实现梦想的机会。西北相当多的新贵在初来西北的时候,大都一文不名。可是现在他们却拥有了十几万甚至于百万的资产。但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必竟任何梦想都不可能不劳而获。

“孩他爹!这房子咋这么小,还没咱们家过去的伙房大。”

看着眼前的只放着一张三层床、一个盆架,还有一张长桌的房间,鲁李氏很难相信自己一家三口以后就要在这种小房间里头住上七十多天,看着眼前像鸽子窝一样的房间,鲁李氏开口说到。

“好了,住在这不要钱,还能白吃七十多天的饭,这种好事那里找去,刚到这有处落脚就不错了,他娘,你看这床上的单子可真够干净,这么厚的草垫子上头还有一层薄被。这地方不错,先把咱们的带的被晒一下,被上的药味可真够浓的。”

坐在床上的鲁得栓用手摸了摸床上的干净的被单开口对媳妇说到,这会的鲁得栓满脑子就只剩下好好的睡上一会,然后美美的吃上一顿不要钱的,这一路上几天这一家三口可全都是吃着干馒头、喝着凉水过日子,肚子早都开门寡的没有一丁点儿油了。

“爹,你看这写的是啥!”

才只的六岁的牛剩在看到长桌的桌腿上被人用刀刻着着什么,于是好奇的打量着,可是因为不识字,只好开口喊到已经躺在床上想睡上一会的鲁得栓。

“萍飘作客到此方,登楼感慨思故乡,莫道其间皆乐土,设成玉砌变如笼。”

在木桌的桌腿上不知道是那一个曾经在这里呆过几十日的前客留下了这么一首简诗,这个用来安置新移民,让其在其中接受简单的技术培训,同时接受和习惯西北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各种法律制度,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地方。对于这些人而言,在这个有如监狱一般教育营中呆上七十多天,而且每天都要接受技术培训和生活指导,同时如果违反了公共卫生和家庭卫生条令之后,还会需要接受严厉的惩罚。这种生活对他们而言无疑等同于监狱,当然会有些冤言。

“这是什么?土豆泥?”

当天晚上在教育营的食堂里拿着搪瓷五格餐盘打到饭之后,看着餐盘中的黄色的泥糊状的食物,鲁得栓有些疑惑地问道。这时鲁得栓看到周围的其它人好像都在那趴着头吃着,好像味道不错的样子。

看着这种从来没见过的餐盘,上面的两个格子里放着一道炒青菜和一道有三片指宽地肥肉和不知名的黑色的带状菜炒在一起的主菜,另一个格子则盛着面汤,侧边地格子里放着勺子。

教育营的主食和军队相近是以土豆泥为主食。只不过军队只是在中午时吃一次土豆泥,其它时候是吃馒头,而在新移民教育营之中只是以土豆泥为主食,每个星期可以吃三次面食。这么做除了是节约成本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让他们适应以土豆泥为主食西北式的生活,必竟西北的农场大都是建在只适合种植土豆的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味道好像还不错!”

吃了一口土豆泥鲁得栓自语到,看着儿子在那里猛扒着盘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那几片肉早就没有影子,于是鲁得栓便把肉挑给了儿子。

相比于伙食的好坏,此时地鲁得栓更在乎下午时的通知,从明天开始要开始进行技术培训,到了晚上还得学识字。学手艺鲁得栓觉得自己可能还凑合,可是学识字、写字,鲁得栓的心里头连一丝的底气都没有,过不了扫盲关。就不能参加工作地通知,让鲁得栓第一次对未来担忧起来,此时的鲁得栓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对错了。

“咕、咕、咕”

在西北中央公园的人工湖畔,杨琳坐在湖边地长椅上。撒着手中的干土豆渣制成的鸟粮漫不经心的喂着湖边草地上的鸽子,看着那些在草地上觅食的鸽子,这曾经是杨琳过去最喜爱的生物,杨琳完全没有了往日高兴劲,此时地杨琳完全被一个问题困惑着。

“难道你真地喜欢他?”

一想到报纸上刊登在《西北实业报》的照片,那个站在他身边巧笑嫣然地女孩,杨琳的心中就只剩下了苦涩。看着眼前的人工湖杨琳在心里自语到。

“像他那样的人。找一个高官的女儿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你还要在这里胡思乱想?”

看着湖面上掠过的北返的飞鸟杨琳坐在自言自语到。自从看到报纸上的那张照片之后,对西北舆论再熟悉不过的杨琳从那篇简短的照片新闻之中,看出了其中透出的意思,甚至于就是很多西北的普通老百姓都在打听那个陪着主任参观第二十三社区公民小学的陈婉云是谁。

照片上那个年青漂亮的女孩子的突然出现,而且是出现在司马的身边,让那些一直关心着司马的终身大事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在知道那个陈小姐是驻蒙办事大员陈毅的小女之后,更是心神大定,甚至于一些人都开始推测着,他们的婚礼会在什么时候举行。

“秩捃,没想到司马主任竟然会派人单独邀请你去他的私宅,在咱们来西北的南洋华商一行三十多人之中,秩捃兄可是独一个!”

走在春意盎然的公园的卵石小道中的李思华,几乎是用着略显羡慕的口吻对身边的张秩捃说到,必竟能和进入那个西北王的私宅之中的,大都是其亲密的下属,外人很难得会有这样的机会。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如果能得到一个实权人物的帮助那么无疑对他的生意就会大有助益,更何况是能够得到西北的主人帮助,正是因为如此李思华才会如此的羡慕。

“阿华,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实是因为家父的面子,小弟只是因缘际会罢了。这是我第一次到司马主任的家中拜访,还正为准备什么样的礼物犯愁哪!难啊!”

听着李思华的话张秩捃轻叹口气开口说到。这会的张秩捃反而不像李思华那样觉得自己有多么幸运,这首次到别人的家中登门拜访,光是这送出的礼物就需要费上一番心思,为了这事张秩捃把自己关在宾馆之中,苦思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礼物?……”

听到张秩捃的担忧原本还不觉得有什么的李思华话刚出口,就明白了为什么自从上午接到邀请之后自己的这位兄长,就再也没乐过,就是轮到自己恐怕都乐不起来。这份礼物送好了,会是皆大欢喜,如果送错了,到时只怕是后患无穷。

可是送什么呢?和其它的国内各省的督军、高官不同,司马在是一西北边防公署的主任的同时,还拥有整个西北的大多数工厂,甚至于西北都是建在司马本人的私地之上。给什么人送礼最难,就是给有钱人,因为没有什么是他没有的。而更何况是有钱而且有权的人,这时送什么礼物反倒成了最大的难题。无论这个礼物的轻、重恐怕都是个问题,一想到这,李思华到有些同情起自己的这位兄长了。

“哎……啊!”

心生同情之意的李思华这时看到一侧长椅上坐着一个穿着靓丽的女孩子,于是便扭头看了一眼,看到那个坐在椅上的女孩皱着眉头一脸郁郁寡欢的样子,李思华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好像有些面熟,待看清模样之后,李思华惊的指着长椅上的女孩子,拍着身边的同样郁闷不已的兄长。

“怎么了,阿华,琳……琳”

心情有些郁闷出来只是想散散心的张秩捃被身边的朋友拍了一下,看着李思华指着一边示意着自己,于是张秩捃便顺着李思华指的方向看过去,不看还没什么,待一看到李思华指着的长椅上座着的那个女孩的时候,张秩捃就惊的大声喊了一声。

“啊!”

听到面前突然传来的喊声,杨琳抬起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看到眼前几米外站着的人,同样被惊的大声一声,甚至于脸色都一下变的煞白,瞪大着眼睛看着眼前那个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