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卫我边疆(2 / 2)

闭着眼睛躺靠在椅子上的张默开口说道,话说到这里张默便站起来朝窗外看去,张默知道由公共舆论咨讯委员会主导的这场让华俄道胜银行关门的舆论战中,自己快赢了,但是张默却没有一丝兴奋之意。在上海、天津生活多年的张默知道。随着华俄道胜银行地倒闭,不知道多少无法取出存款地国人会因而破产,但是张默知道如果华俄道胜银行不倒闭,那么一但中俄爆发战争的话。国人每在俄资银行中存进一块钱,就等于为俄军提供了二十发子弹。让俄国人用中国人的钱来入侵中国!

张默并不知道的事即便是没有这次反俄风波。华俄道胜银行也会因为半年后地俄国革命,总行被革命后的新政权收归国有,该行即以巴黎分行为总行,并继续在中国经营。1926年巴黎总行因外汇投机失败而清理,在华各地分行也随之倒闭,所发行巨额纸币皆成废纸,无数中国人因之倾家荡产,并欠中国政府巨额公款。现在倒闭反而可以减少国人因而付出更多地损失。

在保定这座河北省地首府。在后世让人记住保定是因为在这里有一座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保安军校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既是近代军事教育的摇篮,又是千名将领的摇篮,使中国的军队实现了由“辫子军”向新式军队的飞跃与嬗变。

自民国以来虽然保定军校多次因经费被克扣的问题而显得贫困莫名,因为经费不足甚至于连军校地日常经费都无以保证,但是这里仍然是中事类学校中最高学府,这里云集着从全国各地投身于此地近千名各级学员。

青年的军官即便是为任何目地投身于此,但是他们永远不乏爱国的激情。共和四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紧,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了21条,其要求苛刻无理,震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保定陆军学校千余人集体罢课,坚决反对,与校方僵持颇久。风潮最激烈时,辎重连的同学陈增荣内心更是悲愤万分、痛不欲生,于是便咬破手指,血书“南八男儿死耳。”全校同学无不被其感动流涕,集体上书政府要求政府宣战,愿誓死反日到底,宁可战死,也绝甘于作亡国奴。

而此时占地三千多亩的保安陆军军官学校内,此时是全校野外战斗演习的考试的时期,按惯例是由陆军部所派出的考试委员会监督下,在漕河附近进行,当时全校编组,系以步兵科五、六、七三个连、骑二连、炮二连、工兵队、韬重队组成北军支队,又以步兵科一、二、三、四四个连、骑一连、炮一连、工兵队、辎重队组成一个南军支队,而后北军与南军抽签决定攻击或反攻。

而此时正值演习前集合休息之时,这些身着军官生制服的学兵们手持着无弹的汉阳造,按省籍、科籍、班排几人一堆、或人一群的或是围坐、或是围站在训练场中,在这些学员中间互相传阅着刚刚购来的号外,此时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学员中间漫延着。

随着昨日司马在广播讲话中以祖国的名义邀请国内有志护国戍边之军官投身西北边防军共卫祖国之领土的呼吁,云集着上千名青年军官的保定军校怎么可能冷静下来,此时在演习集合时,这些不乏热血的青年军官们则聚在一起,讨论着此事。

“宜生兄,你真的决定了!要知道你可是全校第一,如果学成将来前途远胜我等,如此放弃学业,可是甚为可惜!”

持枪站立的黄维疆看着眼前的同乡兄长,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快就做出决定。黄维疆知道自己的这位同乡在众人的眼里是一个学习刻苦努力,守纪律、讲团结。尊敬师长。所有步兵四大教程及典范今、射击、马术等,考试成绩均优。特别是射击,弹不虚发,名列全校第一。正因为如今要放弃学业,实在是出乎黄维疆地意料。

“保家卫国是吾辈所图之事!此行虽不能立下陈汤之功。然俄人轻我中华久已。仅靠西北之力显不能阻俄人之野心,国难当头,我等大好大男儿,怎容坐视。国家若是亡了。我等还有何前途可言,待今天演习结束。我就立即买车票去西北参军!祖国在召唤咱们!”

黄维疆的话并没能阻止傅作义此时已经做下的决定。看着手中这份有西北边防公署讲话的号外,看着其中的那句话让傅作义心魄久荡地话语,傅作义知道自己地心已经飞到了西北,戍边卫国,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吗?

而更重要一点是现在随着这次西北的总动员,西北已经承诺所有卫官无省籍、军校之分,皆为爱国之军人,自己到西北军同样可以一展所长。而且可以一偿保家卫国之心愿。

“宜生。咱们入校就结成拜把兄弟,拜把时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你这当兄弟的都去了,我这当哥怎么能不去,咱们一起去西北,若是能在国战中徇国,也是我辈地荣幸,哥几个,别考虑了,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这外国人不是天天说,咱们中国人是勇于内战,恐于外战嘛!咱们这次给他娘的洋鬼子见识见识,咱们中人也是打国战地主!怎么样,要不咱们大家一起去,到了那互相也有个照应不是!”

一直未来说话地曾延毅开口说道,作为并傅作义盟兄弟,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说话时还朝身边的张荫梧、陈长捷、鲁英麟、楚溪春等人看去,期待着他们做出决定。

“北军又是如何!这是国战!蒙古不是咱们中国的领土吗?国土神圣可分南北,我辈军人不思卫国,单思地域省籍之分,难怪外人嘲笑我等国人为一盘散沙!此等国战诸位尚不思团结,单念地域省籍之分,不是一盘散沙又是什么!忘记司马主任昨日所说吗?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看着眼前的同学黄旭初大声的喊到,即将毕业的黄旭初原本打算毕业后就立即回广西,结果没想到赶上西北的为保卫蒙古实行总动员,所以黄旭初也就打消了回广西的心思,在这里劝说着同学、学弟们去西北参军,以保卫国家领土。结果未曾想竟然有同学说西北地处北地他们抗俄与南省人有什么干系,所以才会如此愤怒。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如此一声有如惊雷般地话语,随着着黄旭初地怒吼而被喊了出来,训练场的学兵们惊异地听着黄旭初的话语,那些之前无视于此的南省军官生,不禁羞愧不已,一时之间黄旭初的怒吼声被学兵们口耳相传,瞬间传遍了整个训练场,训练场上的千余名军官生彼此对视,从彼此的眼神中,大多数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之地,时任广西督军陆荣延,出身于巡防军。他的部下也多为巡防旧军,官兵可以不学而充。此时的广西陆军将领,除陈炳琨较有理智外,其他对新军如隔山万重,从军校毕业的学生尢为顾忌不敢重用。原因是担忧武昌起义时新车相继参加干革命的事实重演于门下。

所以广西青年军官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想在广西省内工作,大多被拒绝。广西籍青年军官,从军校毕业之后只好到湖南,或者到关外找工作。所以,现在的由马晓军创办的广西陆军模范营,就为在外地军校毕业的广西青年,回桂效力创造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用武之地。

马晓军被任命为模范营营长后,即着手进行该营的组建,除任命保定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为连排之外,全营招考高小毕业的学兵六百余人,并由第一师抽调优秀整齐。再者训练教育均仿效日本,所以实不愧为当时广西陆军之模范军队。

在位于南宁城远郊的模范营的训练场上,由各排长带领训练七百余名模范营新兵,虽然在训练场学些学兵们此时仍在训练,但是目光已经投向了营中央的会议室内,今天全营连副以上军官都在那里开着会,虽然不知道会议内容,但是学兵们大至可以从中推测一二。

“诸位皆是革命之同志,皆为翰东之心腹,翰东已下定决心,将影响祖国征召,远赴西北卫我边疆。目前西北边防军军官匮乏,仅翰东一人尚不能足其所需,如司马主任所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各位皆是爱国革命之同志,所以今日翰东请诸位同志前来,是想问大家是否愿意与翰东一起共履守土之责!”

看着眼前端坐的模范营各连连长、连副马晓军开口问道。之所以要求建立模范营,实际上是因为马晓军奉蔡锷命回广西后,虽有一腔雄心壮志,但又深感孤掌难鸣,想谋取一个事来的发展点,以便集中有志青年共同奋斗。所以才会向广西督军陈炳建议创办陆军模范营,看着在坐的军官,马晓军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起共履职责。

当营长的话一落音在座的军官们彼此对视,昨日司马主任的广播讲话他们都朋收音机里听到了,其中一些军官甚至于已经打定主意,今日就会收拾包裹离开广西,去西北保卫祖国边疆!显然没有料到此时营长会召开大家开会商议此事。

“唰!”

模范营的二十九名军官在彼此对视数秒后,几乎同时站起来立正大声喊道:

“我等愿与营长共履守土之责,卫我边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