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哈尔滨(2 / 2)

“喝茶!”

看着自己的部下此时显得有些焦躁英顺开口说道。两个钟头前接到西北驻哈尔滨办事处的李秋实的通知之后。英顺就从府中赶到了军营中,第三旅的六千多官兵随即被动员了起来。然后就在这里等着,等着哈尔滨城里地电话。

自从三个月前,当黑龙江省发生许兰洲与巴英额,还有自己的军事对峙事件之后,在西北的支持下,毕督军巩固了在黑龙江的督军之后,许兰洲被调离黑龙江后,随着西北派来的军官的进入,让英顺明白早晚有一天黑龙江必为西北所控,而现在西北军果然来发,尽管他们的目标是中东铁路,但是控制了中东铁路和控制黑龙江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旗人的英顺知道自己并没有任何依持,上一次武装对峙,如果不是西北表态支持毕桂芳,恐怕现在自己早得卷铺盖离开这里了,西北之所以选择支持毕桂芳地原因,英顺觉得自己可以猜测出一二,毕桂芳听话、没有野心,是他们选择支持他地原因。

对于英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在动员部队时,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英顺没有告诉第三旅的军官们,为什么要动员部队,只是让大家在这等着,英顺明白如果因为消息从自己这边走漏出去,到时自己地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对于西北的报复手段通过半年前的报纸上宣传,英顺并不陌生,英顺并不想让自己也横尸街头,所以英顺必须要尽可能的保证这次行动的成功。

而这前提就是不走漏任何风声,第三旅驻于松埔,其中不乏军官和中东铁路管理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英顺只能什么都不告诉他们,让他们这么等着,等到哈尔滨枪声传过来的时候,再下令部队动手行动。攻占哈尔滨市区。

“来了!点火!”

听着空中传出的那期待已经的轰鸣声,赵雪仁立即开口说道,随着超雪仁的一声令下,两个长达十米槽内的煤油被点燃了。

“我们到了,通告特战团作好准备!”

坐在飞艇驾驶舱内船长位置地王飞虎看着远处地面的出现的火焰组成的十字架,于是便开口对艇员说道,经过六个半小的时的航行,终于到哈尔滨了!

“快起来!检查装备!准备下艇!”

随着飞艇舱内的警灯亮起。已经睡着的特战队员在长官们地招呼下,连忙都睁开昏睡的眼睛,然后检查着自己身上的装备,尤其是自己的防弹衣是否松散了,穿着松散的防弹衣行军,跟本就是一种折磨。

当黑龙江陆军第三旅的几十名士兵目瞪口呆的看着庞大地飞艇在空中泊停后,缓缓下降几名士兵竟然胆怯倒座在地上。当飞艇停缓之后,看着那些头戴着钢盔,面上涂黑穿着迷彩有如杀神般的特战队员下艇后,这些第三旅的士兵不禁感觉有些胆寒起来,他们没有想到传说中的西北军竟然是这么样的军队,不过随即也释然,如果不是这般杀神模样,那老毛子怎么能让他们打的还不了手。

看着这些脸色涂黑、穿着花花绿绿的慢军装,悄无声息的走下飞艇特战队员,连同赵雪仁这个出身西北军校的第三旅军官都觉得有些有惊奇。在军队时就听说过特战团这支精锐部队,但是一直都是未见其影,这一次实实在在的看着这些特战团地队员。赵雪仁感觉至少在骨子里透出的气势上,他胜过了大多数军队。

1897年8月28日,中东铁路公司在小绥芬河右岸三岔口附近举行了中东铁路开工典礼。中东铁路建设局原设于海参崴,中东铁路动工后,为了工作方便,决定将其迁到中国境内。

1898年5月18日,该局副局长率所属全体官员及干线各工区主管人员乘“海兰泡”号汽船,经伯力溯松花江而上。此前。已有俄方打前站的工程技术人员先行到达香坊。这些人提议将中东铁路建设局设在香坊地田家烧锅内。

中东铁路的整个建筑工程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部(哈尔滨——海参崴)、西部(哈尔滨——满洲里)和南部(哈尔滨——大连)三线。由六处同时开始相向施工。后来整个干支线又分为19个工区。中国筑路工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沙俄筑成了1300俄里铁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东铁路及其附属的主要建筑相继完成。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开始正式通车运营。

中东铁路是沙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设计从莫斯科到海参崴,全长9311公里,1891年开始建筑。1905年竣工。未修中东铁路前。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在俄国境内绕黑龙江而行的。中东铁路的修建完善了沙俄地铁路网。他们利用这条循环于中俄之间的运输线,侵占中国沿线土地。掠夺森林矿产资源。

到这时,中东铁路建设局完成了使命,并将整个中东铁路正式移交给中东铁路管理局。而铁路管理局局长更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这个“国中之国”里对哈尔滨以及中东铁路付属地实行殖民统治。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这座城市却并不为中国控制,自哈尔滨开埠通商后,日、美、英等国势力渗入,打破了沙俄的独霸局面。

1907年,铁路管理局未经中国政府同意,擅自公布了《公议会章程》,并决定将现南岗和道里的部分土地和一些企业、机构拨归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管辖。在铁路管理局的操纵下,1908年成立了哈尔滨市自治会和市董事会,这两个会地所有重要决议,均需经过铁路公司认可后方能实行,而操纵一切地就是被哈尔滨人称为白毛将军的霍尔瓦特。

哈尔滨人口中地白毛将军府是一座欧洲风格的俄式建筑,很气派,在这个时候有人称他为“哈尔滨白宫”,位于香坊区卫生街。这里是中东铁路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是哈尔滨的最高统治者霍尔瓦特局长的官邸,是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俄式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这座在堪称一流的建筑,很前卫,四周建有近两米高的围墙,院内还驻有一个哥萨克中队,以守卫霍尔瓦特和这座“哈尔滨白宫”。白毛将军府内除设有住宅外,还有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厅、警卫室、地道、厨房、餐厅,仓库等等。

霍尔瓦特官邸旁还建有护路军司令部、铁路工程局司令部和华俄道胜银行等。不但如此,还将香坊公园一带开辟成霍尔瓦特庄园。此外还设立了气象站、游艺室、菜园、球场,滑冰场等,供军政要员在此休憩。

从1903年建成,他的主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中将,白天就是从这里出发,沿霍尔瓦特大街去位于秦家岗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临时摄政”的。晚上回到家里,他仍可掌控中东铁路及整个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一举一动。

以霍尔瓦特官邸为核心的地香坊街区集中了护路军司令部、铁路工程局司令部和华俄道胜银行等重要机构,而护路军司令部又是护路军主力军营,自然的这里便成为了整个哈尔滨的核心区域,占领了这里,就等于占领了哈尔滨!

作为哈尔滨城中最重要的地区,他的警备力量不容小视,除了护路军司令部之外,街面上来回巡逻的巡警,即便是在夜间巡警们仍然在这一区域进行着巡逻,两名巡警还是和过去一样,走在路边的路灯下进么着例行的巡逻。

“啾、啾!”

伴着两声细微的声响,两名正在巡逻的巡警未及反应便摔倒在了路边,随即路边奔出几道黑影,将两名巡警拉入了黑暗的人行道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