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机械的力量与航空(2 / 2)

看着已经报废的的发动机,曾贻经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毁去的第几台试验发动机?

是第十六台!

看着冒着黑烟已经停转的发动机,曾贻经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愤怒,这种愤怒是针对自己的,还有一种羞愧感,制造这十六台试验发动机的耗费的资金足够生产的数架飞机,而得到的结果直到现在都只是一堆废铝、废铁。

“呵呵!贻经。没关系。这台发动机毁了,我们还可以再制造一台。这种十三缸发动机!台车试验的最大马力已经超过640马力!比480型发机动增加了30%还要多!这台毁了,你可以查出来是那里的问题,然后再制一台,你设计的第一台发动机不是只运转了十几个小时吗?”

见试验失败之后研究室的主任韩勇拍拍有些气恼的曾贻经安慰道。

试验失败本身就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西北公司的各个研究所、室和设计组早已经习惯了这些,失败乃成功之母,作研究的那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不都是无数次的失败总结出来的经验。

“韩主任,我……真的非常抱歉!”

听着韩主任地安慰曾贻经反而感觉更加的羞愧,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十六台试验生产的发动机的造价超过十万元,而现在全部都毁了。第一次曾贻经对自己地设计产生了怀疑。毕竟这已经不是毁去一两台了!

“贻经,好了!没什么抱歉不抱歉的!试验发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设师们需要更好的发动机去制造性能更的飞机!大家都在等待你的结果!振做起来!”

韩勇拍拍曾贻经的肩膀宽慰道。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在动力公司之中并不像其它人一样,在那里啃着480发动机的老底子,尽管现在480发动机地功率最大已经增加到了540马力,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星型九缸发动机的发展已经到头了。

如果想要制造更好的发动机。只有像现在地曾贻经一样,设计全新的发动机,像现在他设计星型13缸发动机,尽管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在他的初始型号的功率就远超过星型九缸发动机,所以韩勇属于绝对挺研派,而不是研究所在的改进派。

“谢谢你韩主任!”

此时的曾贻经除了向韩主任道谢之外,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即便是在美国的公司之中,恐怕他们也不会容忍自己失败这么多次。耗费如此多的资金而未取得什么新的成绩。

“要不然全部推倒重来?”

拆解发动机地时候曾贻经看着损毁的曲轴皱着眉头自语着,动力公司的那些熟练工人的加工绝对没有任何问题,问题肯定是出在设计上。可到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看着眼前的这台发动机,曾贻经的面色却来的沉重起来。

“公设计员那边已经把马力提到了560了!”

曾贻经的听到一旁的几名助理设计员在那里低声交头接耳着,听到这曾贻经地眉头不禁一皱,这倒不是因为妒嫉心理,而是纯粹的为自己未取得进展感觉有些羞愧。

“曾!给你!先吃点东西吧!”

看着眉头皱成一团的曾贻经,刚从试验室外回来的瓦西里拿出一个汉堡递给了曾贻经。至于其它同事瓦西里并没有带,他们中很多人并不习惯吃这种美国人的汉堡牛肉饼。“曾!有一天,这种汉堡牛肉饼一定会风靡全世界,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到时只需要吃一个汉堡就行了!这些美国佬是怎么发明的,无非就是两层圆面包中间夹着一层牛肉饼而已。以后等我的太太学会中国话之后,我会让她开一家汉堡店!”

瓦西里咬一口汉堡对身边看着汉堡包发呆的曾贻经说道。尽管是一名俄国人,但是瓦西里却不介意称赞这种美国式地餐点。

“两层!”

看着手中地汉堡听着瓦西里的话,曾贻经突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一样,或许自己还可以再换一种方式,之前曾贻经为了达到增加功率地目的,是以增加缸数和增大冲程是作为增加马力的方法,但增加冲程会迅速增加迎风面积。迎风面积按半径的平方增加,而阻力和迎风面积成正比,而增加缸数却碰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在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现在480发动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马力,缸数应该已经很大了,像辐条一样的气缸已经把发动机正面占满了,继续增加缸数会很困难。增加缸径也有相同的问题。但还有一个办法:增加星形的层数,如果单层星形有7个气缸,双层就是14个气缸。如果单层是九个呢?

“14个气缸!”

曾贻经看着眼前的这台发动机。自己设计的发动机不过只有十三个气缸而已,如果是十四个气缸的话。那么他的功率绝对会超过自己的想象!他的马力甚至可能超过一千马力!

“谢谢你,瓦西里!”

发现新希望的曾贻经狠狠的一把抱着瓦西里大声的说道,然后立即朝对面的设计室跑去,只留下有些不知所以的瓦西里和那个面上始终都是一团和气的韩勇。

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总是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候,人们会意外地看到新的希望。在曾贻经朝设计室跑去的时候,曾贻经的一名学生还在那里的研究着已经报废地发动机,似乎是想找出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

在西北的各个公司的或官方研究所之间一直以来都存着竞争。是研究室和研究室之间的竞争,如果其中一个研究室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他就可以申请单独建立研究所,甚至于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在西北已经有数十家研究所都是个人分立研究所。大都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这正是在西北工作的所有设计师地愿望。

“……俯冲轰炸机!上一次FH-1战斗机在色楞格河对俄军运输船队的轰炸证明,就战术轰炸支援而言,俯冲轰炸远比水平轰炸更为精确、有效。所以,空军需要一种新型的专用地从事俯冲轰炸的专用轰炸机!而俯冲轰炸机是各个设计组唯一的一个空白,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第十六研究室的办公室内,巴玉藻对坐在那里的同学王助和王孝丰两人说道。从来到西北之后,巴玉藻和王助、王孝丰一起在这里学习吸收着西北的飞机制造技术,尤其是铝合金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相比于现在用木料、帆布制造的欧美各国地飞机而言。西北的飞机制造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量使用铝合金,而铝合金是一种天然的航空金属,西北铝业每月高达2000吨各种铝合金及型材的产量。使得西北的飞机制造业和设计师们可以非常奢侈的在设计中运用大量的铝合金替代木制结构。

“蕴华,空军不是用FH-1改制了俯冲轰炸机吗?而且在试验中被模拟对空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因此试验也宣布失败了,空军没有要求继续进行研究。我们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这上面,会不会有些太冒险了。现在海军那边不是希望得到一种新型地鱼雷攻击机吗?我们认为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去发展鱼雷攻击机!”

对于巴玉藻决定全力开发俯冲轰炸机的决定,让王助决得有些冒险。毕竟现在俯冲轰炸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技术资料只存在于空军的一些试验数据和色楞格河对俄军一三五步兵团的轰炸后飞行员的报告之中。

“禹朋,空军认为俯冲轰炸机在对空火力下不能幸免。实际上他们忽视了技术条件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飞行科技的大幅度改进,俯冲轰炸机绝对能够主宰机动战场的天空。海军要开始鱼雷攻击机是为了攻击军舰,而现在已经有多个研究室在研究鱼雷攻击机。我们再作不过是拾人牙慧面而已。但是对于水面舰艇这种相对较小、速度较慢地目标来说,俯冲轰炸无疑是最好地攻击方法。而且军舰的水平甲板是防御能力最薄弱地地方!”

之所以提出以研制俯冲轰炸机为十六研究室攻关项目,实际是巴玉藻经过深思熟虑的,巴玉藻仔细研究过航空学校图书馆的各种航空技术专利资料,在其中巴玉藻发现了多种“无用”的技术专利,这些在战斗机、轰炸机上或许无用的技术。却可以应用在俯冲轰炸机上,而且可以解决俯冲轰炸机面对的一些技术问题。

“蕴华,可是问题是咱们如果申请研究俯冲轰炸机的话,能不能得到公司的经费,现在各个研究室都是研制新型战斗机、教练机、轰炸机,有六个研究室在为海军搞鱼雷攻击机。公司会不会批准咱们研制俯冲轰炸机这种空军认为没有什么前途的飞机!”

一直未说话的王孝丰这时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经费!研制飞机的经费,空军的的试验已经证明俯冲轰炸并没有什么前途,那么公司还有可能会批准研制这种“没前途”的飞机吗?没有经费的支持,一切都空谈。

“经费不是什么问题!别忘了炮厂的那群和咱们一样的年青人。可就是借着研制多功能加农炮的名义和经费。研制出了大口径高射炮!他们行咱们同样也行,鱼雷攻击机不是主任亲自布置的任务吗?三家飞机公司的下属设计室都在拼命想制造出性能先进的鱼雷攻击机。咱们就申请研制鱼雷攻击机就行了。”

认准了的事情就去做一直是巴玉藻的性格,既然已经认准了俯冲轰炸机这个目标,那么就要不惜一切去做,就像炮厂的那群年青人一样,他们认准了未来需要大口径高射炮,他就借着加农炮的经费和名义去研制那种高射炮,现在自己同样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巴玉藻并不知道他所说的那几个年青人,显然没有巴玉藻口中的那般轻松,他们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麻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