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果断之事(2 / 2)

“照你说的办吧!告诉张默,我要全世界地眼睛盯着兰州!至于河州最好选择遗忘!”

在西北地这间办公室中,随着两人间的谈话,所有地一切划上地一个句话,发生在河州那个小地方地“小事件”注定会被遗忘。

当飞艇飞抵兰州城上空时。飞艇内几十名记者隔着飞艇窗面悲色的望着在黑暗中仍然闪烁着火光的兰州城,所有人说不出话来,一些女记者想象着兰州城内的惨状,只知道抱着头无言的哭泣。像过去一样,当兰州战事稍定之后,舆论咨询委员便通知驻西北的各报社的国内外记者,可随卫生署的防疫人员一同抵达兰州。

当飞艇稳稳的悬停在兰州城地上空,伤心过后的记者。明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将伤心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纷纷隔着舷窗用相机、摄影机从空中的角度拍下这座满是创夷的城市,甘肃省的省会,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一个不断闪烁着火光地城市。

一个多小时后,待另外几艘飞艇的防疫人员带着器材下艇后,记者们搭乘的飞艇在涵道式发动机的作用下,稳稳降落在黄河边开辟的降落场上。艇上的记者们默默的清理着自己携带的器材。上飞艇之前。各家报社就告诉自己的记者同,至少要带上多部相机和成箱地胶卷,对他们也只有一个要求,把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告诉国人,告诉世界在兰州发生了什么。

当记者们下艇时,天色已经近拂晓了起来。一下飞艇,记者们看到那些表情沉重的边防军士兵,他们的脸上带着悲意,根本看不到一丝胜利者的笑容。

这时走过来两名军官是司令部派出的新闻联络官员。在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浑身沾满血污的军官。那名挂着少校军衔的军官打量一下眼前的记者。

“我派了一个排保护你们地安全,不要离开他们地保护。城里还有残匪尚未肃清!”

然后浑身血污的军官一言未发地就要离开。

“长官,请问兰州有多少百姓弥难!还有……”

一个记者连忙跑上去就要采访。结果被那名军官狠狠的瞪了一眼。

“用你自己地眼睛去看!”

“上帝!这……这里是地狱!”

还未进入城内,一个外国记者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遍地尸体,男人‘人、老人、少年、最为恐怖的是在尸堆间竟然还有婴儿,街道两边到处是抱着尸体嚎哭的民众。所有的记者纷纷强忍住内心的恐惧和悲痛用相机、摄影机记录下城内的一

街道上被各种燃烧后的气味充斥着,其中掺杂着尸体被烧焦的那种恶臭,这是让人翻胃的气息,死亡的气息,以至于一些记者当场就吐了出来。记者们连忙取出部队为他们准备的口罩,但即便如此都无法掩饰空气中那烧焦的尸体的恶臭和那种怪异的肉香。

“噗!”

走在街道上洼处的记者们发现自己有鞋被血漫过了。行走在尸海中的记者们感觉有些目眩,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被斩碎的尸体,血水把街道染成了黑红色。

“这不是一座城市!这里是地狱!是人间的地狱!究竟是多么残忍的人才会做出这种即便是撒旦也会感到恐惧的罪行!”

拿着相机的克伦-艾加喃喃地自语着,他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他宁可相信自己是在做场噩梦,如果可以的话,克伦绝不愿意亲自来到这个地狱之中。在这克伦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这些记者感觉自己脚下的街道显得有些泥泞。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泥徘什么,是血!是踩在凝固的血液上产生的错觉。

“这……这是什么?他们要干什么?为什么你们不去制止!”

克伦看着远处一群男女老少正在撕打着一个平民,那个在躺在地上地平民不断的发出惨嚎声,连忙用生硬的中文问道在身边的战士。

“制止?你知道他杀了多少人吗?”

战士冷眼撇了眼身边的这个洋鬼子。

“看到路这的那些竹枪了吗?你再仔细看看那些尸体身上的血洞!”

“竹枪?血洞!”

克伦有些诧异的的看着路边的尸体,果然很多尸体地身上都有布满着血洞,再看一下路边成堆的竹枪,削尖的竹尖上沾满了血液。

“这……这是他们干的?”

克伦喃喃不可思议道。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克伦并不知道几十年前这些人的祖辈曾用竹枪和大刀杀死上千万人。

这时一个倒悬的尸体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那是一个高高悬起在树上地女人。在那个倒悬的妇女尸体上布满大小各异的血洞,她身上的血早已流干了。

坐在书房内的荪中山目光紧锁的看着报纸上新闻报道,数十份国内报纸几乎都用全部版面报告兰州屠城案,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让人心颤的文字,大半个兰州变成了人间的鬼城。

所有地报纸会用全版报道兰州屠案,这是共和以来中国第一惨案,近七万平民被屠杀,报界会用大肆报道不足为奇,但此时《共和时报》上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兰州屠城!谁之过!”

文中把矛头直指北方政府。在笔者眼中正是北方政府的对西北的敌视,和其后无能导致了兰州屠城惨案的发生,北方政府必须要为兰州七万弥难同胞负有责任,除了在文中引用大量详实的电文外,最后提议国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兰州惨案,同时号召凡有良知之议员必提请弹劾总统、总理二人!

“段合肥和黎胖子这次有难了!七万民众之姓命!他们不给天下一个说法,只怕全天下全找他们要个说法!只怕中国将再入多事之秋了!先生,这或许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此次大好时间。联络西南革命志士,发动再次革命!”

胡汉民看着报纸上的那篇《兰州屠城谁之过!》,眉头舒展开来,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机会?只怕这一次连西北都绝不会善罢干休了!如果西北地联合议会适时插手地话,到时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做嫁银已,西北距京城仅只一步之遥,西北大军几乎可朝是夕至,现在山西同样隶属西北。再加上现在的甘肃,一但西北决定以兰州之事进军中央,国内无人能挡西北强军地脚步!一夜之间,长江以北几乎将尽为西北所控!到时不仅仅是江北,包括西南诸省也会……不要忘了,西北军的总指挥是蔡锷!而且西北军还有几十个精锐师在那摆着!”

朱执信面带忧色地叹道,兰州一试国民党而言绝不是机会,一但西北控制中央,其必定会加强中央权威,北方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西北做不到。一年前之中,西北军已经以卫国之名编练数十多个师旅。只需要投入半数即可横扫中国,中国无人能挡其脚步。

“执信。你未免也太过担心了!虽说西北强势,但是别忘了各省督军绝不会坐视西北军的侵吞全国,加强中央威权!没有人愿意交出兵权!到时西北控制中央后,如果其想像段合肥一般,以武力统一全国,只怕会酿成兴国皆反,到那时乱局一现,对先和我党革命反而更为有利!西北军精锐尽陷于俄国,在国内的不过是留守的新兵部队罢了!不足为惧!”

对朱执信的担心胡汉民并不赞同,毕竟自清末地方各省早已经尾大难甩,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解决。而更为重要的是,朱执信从他人那里得知,西北军的精锐根本不在西北,而在俄国,俄国早已成了西北的泥潭,根本无法抽身,西北在俄国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钱,俄国人会拖住西北。

“有利?十八省督军可与俄国相提并论?各省省军谁能阻拦西北军的进攻,西北军的精锐是在俄国,可别忘了西军之鉴就在眼前!西北军新兵现在也训练了少则数月,多则年许!再则段合肥何时得到民众的支持,不要忘了一点,国内各省实业界与西北是同气连枝,他们做梦都愿意看到西北入主中央,将西北之政推行全国,而从南洋到欧美,西北早就赢得了华侨的支持,我们现在于南洋募款都尚成问题,南洋百姓宁可少吃一顿饭也愿意支持西北军,现在南洋华人至少不用低着头走路!是为什么?是因为西北军几乎打败了俄国!”

朱执信冷看了一眼胡汉民,现在的时局和数年前已完全不同,过去有先生这片旗在,国民党可以赢得广泛的支持,可现在……中国人早把希望寄托于西北!西北的工业、西北的军事、西北的科技、西北的福利,当国民党或其它任何党派个人的理论还停留在书本上的时候,西北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中国应该选择什么。

随着两人的说话,眉头时舒时皱的荪中山突然抬头看着正欲接着说话的朱执信。

“执信!西北军会不会入关!”

“会!一定会!先用舆论造声势,以势逼人是西北的惯例。只要声势造够了!他们就会挥师南下!”

朱执信用异常肯定的语气说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