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给中国浇水(2 / 2)

“罗臣伯!你……你这是干什么!快给我起来!都起来!”

看守军械库的战士同样试着拉起学生。但是却没有起来。

“李中士,只你们让来,我们立即起来!求你们了!”

跪在地上的罗臣伯苦苦哀求道。

“班长!要不……”有些不知所措的战士转身问道同样不知所措的班长。

“不行!没有学校军事教官的命令!一条枪、一发子弹都不准出库!再打一遍电话,朝卫戍区打!”

李靖仍然坚持着自己地原则,没有命令,枪绝不能出库!

“或许……”

听到李中士的话,知道已经没有余地的罗臣伯朝身边的几个朋友看了过去,然后使了一个眼色。先前在人群众人已经商定了对策,既然他们不让开。那就只好出些下策。

而李靖等人仍然在试图把跪在地上的罗臣伯拉起来,就在这时跪在地上的学生猛的抱住李靖等人的腿向后一抛,随后几名学生扑过去,死死地扣着李靖等人。

“李中士、兄弟们,对不起!”

罗臣伯起身身被反扣在地的李靖等人深鞠了一个躬,面带歉色的说道。先前下跪是最后吃和平的进入枪库,既然没用,那只能出此下策。而且下跪可以放松李中士等人地警惕性,以避免有人受伤。

“罗臣伯,你小子!行!你就别回来了!等将来你回来了小心李爷死你!”

被反扣在地的李靖并没有挣扎,只是任由几名学生反扣着自己。擅自开库是违反军纪,但是如果……禁闭处分。

此时地军械库的四扇钢制的大门已经被学生们推开,军械库内的步机枪都放于枪架上。每一排枪架上都用白纸贴有枪号、单位号,枪架下高为一米六的四层储物柜,柜内是钢盔、弹药携具以及其它装备,以及一个基数的备份弹药,与之对应的是架上四支步枪。

进入枪械库的学生们按单位号查找着属于自己的武器,一切都像过去训练时一般井然有序,穿带携具、取枪,随后走出军械库,短短十几分钟,已经有数千人依次领取武器。在军械库外按照暑期演习时编排列队。

在汽车上看着那些已经领到枪、头戴着钢盔的学生排成了方队。车上地蒋梦麟只觉一阵目眩。

“完了……全完了!我地学校!”

来晚了!学生们已经领到了枪。

“罗臣伯!你是个千古罪人!西北大学让你毁了!同学们让你给毁了!”

从反捆在地的看守军械库地士兵那里获知是怎么回事之后,蒋梦麟大声斥骂着眼前的罗臣伯。

“给中国地这棵民主自由之树浇浇水!”

用什么浇水!是用血!这些学生要用自己的血给中国浇水!是用他们的命!

校长斥责并没能让罗臣伯回心转间。一身戍装的罗臣伯走到校长的面前深鞠一躬。

“校长!如果我们的血可以唤醒整个中国!那么一切都值了!谢谢您的教导!”

学生们数报声在军械库外的响彻着,被反捆在军械库旁的李靖则是而带思索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学生。眉头时而紧皱”而舒缓。

“西北大学的学生要去枪库取枪?”

接到报告的司马先是一愣,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和内地大学生大都停于口头上不同,西北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时候喜欢直接行动。

或许……司马在心中犹豫着吕仁曾对自己说过的一个计划。见主任仍在思考中,杨永泰便轻声问道。

“主任,宪兵和卫戍区来电话,请示应如何处置此事。”

“通知宪兵和卫戍区部队进入戒备,不要阻拦学生!等!”

司马的声音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内心却是激荡不已。或许今天将会再一次见证一次历史!

于柱看着眼前的从西北大学来访客,仔细的听着他们的提出地计划,当来者说出迎先生去京城当大总统时,于柱和雏鹰营的其它二十五名区队长怦然心动,彼此对视了一眼。

“需要我们做什么?”

“把你们的雄鹰大队动员起来!拿上你们的武器!带上足够的弹药!到西北广场集合,然后和西大以及西中的学生军一起!向京城进军!”

听着响彻街道的军靴声,人行道上的路人们有些诧异的看着排成方队全副武装走出校园地学生,方队之中满是红色的军旗,自然也不少了西北大学校旗。

“男儿志在沙场……预备!唱!”

走在方队边的罗臣伯看着街边围看的市民。大声吼道。

“男儿志在沙场,马革尸气浩壮,金戈挥动耀日月,铁骑奔腾撼山岗!头可断,血可流,国家疆土不可丧。挺起胸膛把歌唱,唱出胜利乐章……”

军歌是吼出来的,上万学生吼出的歌声在西北的上空的响彻着。歌声伴着他们地军靴声,敲击着路人的心魄。

“今天是训练日?”

看到这一幕的路人感觉有些迷茫。学校的训练期刚结束,怎么又出操了!

“去那边打电话问问今天是不是学校地训练日!”

路边巡逻的警察看着排成方队在街道上行走着的武装学生,对身边地同事说道。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果是大学的训练日出校到训练基地的话,都会在执勤前得到通知。今天并没有得到通知。

“嗵、嗵”的军靴声打破了实业大道上的寂静,整齐划一的靴音由远及近,渐渐地清晰可闻。即便是平日从不曾违反的交通规则的市民纷纷挤在路边看着由远而近的方队,实业大道上已经太久没有响起军靴声,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在为出征俄罗斯地部队送行时。

“是西北大学地学生军!”

眼尖的市民看到方队中地校旗随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两个月前西北大言及西北中学的学生军离城训练时亦曾是列队出征,尽管没走实业大道上,但是通知报纸地报道大多数市民都曾对于此并不陌生。

这时市民们看到跟在学生军身后一群人,他们身穿各式各样的便服,未穿军装。这些人是西北大学的旁听生。他们或许没有武器、也没有军装。但是同样不会坐视。他们高举着手中用床单之类制成横幅,这些横幅大都是临时制成。数量有限,仅不过只有几十而已。他们不断的挥着手臂呼喊着口号。

“皋城惨案,数万民众血成河;中央无能,暴师围城仅坐视。”

“黎段下台!以谢国人!”

“中央政府立即释放被扣压学生!”

“边防公署出兵京城!重组中央!”

听着这些学生发出的口号市民们立即明白了什么回事!当人们听到学生们呼喊的口号中的那个“边防公署出兵京城!重组中央”时,人们脸上出的难以掩饰的喜色,他们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西北是为了新生活,但是他们更怀念故土,他们希望故乡的亲人和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在自己的家乡过上和西北一样的生活。

“向前……”

在广场上随着学生军中的指挥军官的喝声,全副武装的学生们左臂叉腰左右对齐列队,微动的军靴踩踏着广场上的石板时发出“嗵、嗵”靴声。

“……看!”

随着一声令下,广场上一片寂静,再无任何声响,只能上万名学生发出的呼吸声,学生持枪而立,直视着广场对面的边防公署大楼,边防公署、联合议会均在这座大楼之中。

此时同时,听到消息的人们不断的朝着广场聚集着,学生们的呼喊和行动憾动了每一个人,西北的人们不愿意再沉默下去,兰州惨案震惊了西北的每一个人,西北的每一个人都在反思西北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在等待着联合议会的决定,但是现在他们也等不急了,他们要和学生们一起向议会和边防公署请愿,出兵关内,拯救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就可以过上富足祥和的生活。

“出兵!出兵!出兵!”

广场上的人们发出的吼声越来越响,所有人只有一个目的,要求西北出兵!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

就在广场上人群陷入的时候,人们看到另一支庞大的队伍踏着整齐的脚步赶了过来,人们惊讶的发现来者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少年,他们的肩头扛的体育步枪,西北三所最大的学校,西北大学、西北中学、雏鹰营的学生都全副武装的聚集到了西北广场。此时整个西北都被惊动了。

坐于主席台上吕复看着陷入争吵中议员,同时朝着端坐在旁听席上的罗臣伯等三校的学生代表看了一眼,在心中常叹了口气,这些学生用自己的激进行动逼迫着议会停止先前的工作,在这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京城学案,先前学生递交的请愿书,在议员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通电要求大总统、总理辞职,同时出兵京城……这些学生提出的要求,根本就是让西北发动内战!而内战正是西北一直尽可能回避的。激进的学生总是会做出出人意料之事,就像是早先的京城刺满风波一样,现在他们又把矛对准了中央政府。

见议会内的争吵越发激烈,吕复敲了敲的手上的木锤示意肃静。

“罗臣伯同学!你可以发言了!”

听到议长批准自己的发言,罗臣伯离开旁听席走上了发言台,罗臣伯发现自己的呼吸越发的急促起来,这短短的几十多米,就像是数千公里一般的慢长,终于走上发言台后,他环看了眼前的这些议员。

“兰州屠城,举世震惊,万民悲愤!请问诸位议员先生在做些什么?你们仍然是在调查!仍然在讨论!十六天了!你们讨论了整整十六天!善后、赈济、救助!这就是诸位议员先生在这里讨论的内容,你们没有考虑为什么兰州惨案会发生!没有考虑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惨案!让我来告诉你们,只要北方政府的老爷们、国内诸省的军阀们仍然控制着这个国家,以后会有无数个兰州惨案发生!京城的学生要求大总统、总理辞职以负其责!但是结果呢?他们被殴打、代表被拘禁!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现在每一人都知道,对话已经失去了意义!我们带着一颗爱国之心来到这里!我们不是来乞求的你们通过我们递交的决案!而是来告诉你们!我们不会再等待,无论在我发言之后,你们是否能给出答案!我们都会向京城进军!”

“轰!”

罗臣伯的话就像惊雷一般在议会中炸响,惊的基石议会厅内的议员们张大了嘴愣在了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