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解释(1 / 2)

 明知砚垂着眼眸,简青青看不清他的神色,心中有些忐忑。

“那其它三种呢?”

明知砚语气淡淡,听不出情绪。

简青青瞟了他一眼,在心中组织着语言,小心翼翼道:“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那三种是我太爷爷以前在一位传道士手中买的,我太爷爷以前在码头做过帮工,那些传道士就喜欢吃这些东西,我太爷爷就买了点给我太奶奶试试,但我太奶奶觉得太贵了舍不得吃,就一直放着,然后有一天就发现它发芽了,我太奶奶就把它们种下,她也不懂要怎么种,就随便种在后山坡上,之后就忘了它们了,还是我春天的时候在山上发现了它们,觉得很奇怪,我都没见过,就去问了我爷爷,他才给我说这件事的,后来我就把它们全都移到了下面种,还给它们施肥,它们成熟后我就发现产量特别高,就继续种在了自家的地里。”

简青青不知道他会不会信,这个故事半真半假,她太爷爷确实在码头做过帮工,也从传道士手中买过东西,不过是一个宝石戒指,太奶奶觉得太贵重了就没和人说过,后来那个戒指在困难时就已经被卖了换钱。

山药是大魏国本来就有的,不过都是野生的,长得很瘦很长,专门用来药用的,而她的山药早已经过现代的改良挑选,长得又大又长,专门用来食用的,药用没多大价值。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在大魏国及其周边国家都没有,现代的那个时空是从西方传来的,这个时空应该也是在西方国家才有,就算她说是山上发现,也会惹人怀疑,怎么其它地方没有就偏偏简家村的山上有?而且玉米长得太显眼了,如果有的话很容易就被人发现的。

所以她只能编造一个亦真亦假的故事出来,将一切推给她那早已过世的太爷爷和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