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1 / 2)

 王语嫣先带东方红一行进如了空调生产车间,因为生产的是空调设备,所以车间实行的无尘生产线。一行人进入时还必须先经过一个除尘通道,然后才可以进去。</p>

东方红对这些还没有什么太大感觉,毕竟在前世时,更先进的企业和生产车间他都管理过,自然不会把这些表面的东西看在眼里。</p>

可这些给李荣和刘岚等人却带来了震撼力,因为没有接触过,所以觉得很神秘,这也是人的通常思维习惯。</p>

车间里的职工们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地板上都刷了很光亮的油漆,看起来很舒服。</p>

“王秘书,这个车间实施的日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吧。”东方红笑着问王语嫣。</p>

“是啊,我们是和日本牛尾空调厂合作的。”王语嫣觉得有些奇怪,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啊,就问道,“东方司长,您真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是实行的日资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告诉我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吗?”</p>

东方红没有正面回答,却笑着说:“我们别在生产现场影响职工们的作业,到那边的办公室里去坐坐,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p>

一行人也只是图个新鲜,其实对车间里面的生产是不太感兴趣的,再说,他们在车间里面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去办公室里听东方红讲故事了。</p>

东方红一进办公室,就看见了一个关于电路测试的x-R图表,就笑着说:“看来,我要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了。”</p>

肖怡撇了撇嘴,说:“东方司长,您的这些故事一定和日资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关联吧。”</p>

“肖主任就是厉害,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东方红就笑着恭维道,让肖怡觉得很高兴。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的,肖怡自然也不例外。</p>

“东方司长,我们都等着听您讲故事呢。”王语嫣妩媚的大眼睛勾魂似的看着东方红。</p>

“那我就讲了啊。这个故事是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地故事。”东方红就不紧不慢地开始讲故事了。</p>

“这个笑话是讲一个华夏工人和一个日本工人同在一个车间里的故事。华夏工人和日本工人在一家日本企业的同一个车间。同一条生产线,并且是同在一个工序上,也就是说,两个人每天做着同样地工作。在日本人地企业里,很讲究标准作业,要求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上面的动作要求作业,对于违规作业的处罚也是很严厉的。甚至有网上传言在丰田公司里打扫厕所的大妈都必须懂得Qc七大手法,知道打扫厕所的八个步骤,当然,这只是传闻。可信度有待考证。只是形容日本企业里每一道工序的动作都是很清楚的,不允许少一个动作。更不许把动作的顺序打乱。”东方红说到这里,有意无意地看了车间主任办公桌上的一个作业指导书。</p>

“这个华夏人和日本人所从事地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就挂在工序正前方。工序上每个作业员都很清楚他地四个步骤。我们姑且把他称做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第三个步骤和第四个步骤。这道工序是实行计件制的薪资模式放奖金地,也就是说多劳多得。这个日本人做事非常的努力,可是每个月工资的时候,他现那个华夏人的奖金总是比他多了很多,而经过他仔细的观察,华夏人的动作不比他快,而且还很悠闲的样子。他就纳闷了。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后。日本人终于忍不住了,就跑过来向华夏人请教。华夏人也很大方。将他的成功秘诀完全告诉了日本人。原来上华夏人现只需要进行第一和第四个步骤,做出来的产品和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上进行一二三四四个步骤进行操作地产品是完全一样地。华夏人就开始了自己的作业方法,只进行第一和第四两个步骤,省略了第二和第三两个步骤,这样以来,每天做出来地产品自然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的日本人要多很多了。”</p>

“日本人试了一下,果然和华夏人说的是一样的效果,于是,日本人就马上向中国人学习。这样以来,日本人每个月的奖金也多了很多,就很感激华夏人,经常工资后就请华夏人去喝酒去找日本姑娘。可是让华夏人纳闷的是,到了第二天日本人就怎么也不提昨天一起去找日本姑娘的事情了,难道日本人做了事情之后都不承认的?”</p>

东方红说到这里,几个女人的脸就有些红了,这个东方司长的故事还带色彩啊,真看不出来呢。</p>

“东方司长,您就是看到这个车间里面的工作岗位上面都挂着这样的作业知道书,就推断出这个车间实行的就是日资企业管理模式吧。”肖怡有些害羞,就想转换话题。</p>

王语嫣却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就娇笑着问:“东方司长,那后来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