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齐氏上门4(2 / 2)

“齐姐姐可知道海通这个地方?”跟凑趣的人说话,周朦胧眼珠子里都是兴意。

“海通?知道啊。棉花嘛!海通的棉花好!”齐氏第一反应就很到位。

“呵呵。”周朦胧竖起大拇指,“齐姐姐说的正是,我要说的就海通,和海通的棉花!”

“这海通一带,非常适合棉花生长,在海通一带,民间向来有这种说法,叫……种棉卖钱,胜过种稻贩盐!我要说的这个人,姓张,在当地是颇为有名的。因为靠近棉花产地,张老板几乎年年都可以用非常非常实惠的价钱,在当地收到最优质的棉花。这位张老板,他小有薄产之后,还利用地利,自己开设了不少庄头,到处找下家找农户,跟撒了一张一般去收棉花。”

“这张老板,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出生,不过是因是生在海通养在海通,又是会走路就在地里头摸爬打滚长大的,自然是非常熟悉棉花的种植,比如每年天热天暖,雨水多少,棉花出来的是早是晚,每年年成怎么样,是丰收还是欠收。一到白露前后,外地那些到海通来买棉花的行商来之前,张老板就带着手头的人,到各地打好基础的庄头去,干什么呢?估计当年棉花是什么产量,提前做好收花的准备。要么先发制人,要么后发制人,要么人舍我取。就靠着他对当地地头的熟悉,对棉花的熟悉,张老板对年年的行情,了如指掌,一到收棉花的季节,那简直就是日进斗金。”

“这也算是靠山吃山了,也是这张老板的真本事。”齐氏瞪大眼睛。海通地头,当然是不止这张老板一个人懂棉花了,但是像他这样,能看着棉花生长,能大着胆子洗干净泥腿子,从地里走出来去赚钱的,却是少之又少。

“对,这样自己爬起来立起来,是真本事。”周朦胧点头道,“后来张老板就在当地从小作坊开到大作坊,纺纱。海通当地农村的丫头,岁就会纺纱,而且海通的女子,多是天足,真正是上工能远行,做工能久立。外地人也有去海通开作坊的,不过当地妇女却是戒心颇严,毕竟这纺纱,还是女子干得,男子干不得的。但是张老板的作坊,当地人嘛,除了地利还有人和,招的女工却是一招即来,还能落得好名声。”

“那外地的行商,真是收棉花也干不过他,开作坊也干不过他了。”齐氏叹息道。她此前看着做行商的眼红,听说那些在各处就近开作坊,倒腾出货物四处卖的也眼红,原来这处处看着比她手头做惯的红火,却是处处有更为难的地方。

“是啊,所以咱还是把咱的一亩三分地给管好了。那些行商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真正羡慕的,其实还是齐姐姐这样,坐拥无数产业专心致志看账本数银子到手软的。”周朦胧挤眉弄眼,又是一副调皮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