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沥北楼(2 / 2)

“哦?你那坑里的萝卜就那么好?”严氏忍不住抬杠道。

“嗯?”周朦胧愣一下,才掩了袖子嗤嗤笑起来,“祖母您也太逗了,这有什么好抬杠的呀!不是我的萝卜好,是我不爱没事儿挑萝卜挖萝卜的,索性都推给包妈妈操心去……”

“哈哈!”严氏被逗得呵呵笑起来,“你这个小蹄子,敢情这些伺候的,年轻的都是水灵灵的小萝卜,年老的都是糠心老萝卜喽?”

“我可没说,是您自己个儿说的。”周朦胧皱皱鼻子。“您也甭操心青舸了,跟了重楼,还怕重楼养不起她不成。”

这话说得严氏心里熨帖了。明明是她之前懊恼,现在想着补个人情,却被周朦胧说成是她为即将离去的下人操心,这马匹拍得不声不响却到位极了。

严氏心里刚刚小小美了一下,周朦胧在一旁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还越笑越想笑,捧着肚子笑,“哎哟喂,祖母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人家说,咸吃萝卜淡操心……哈哈……您说说,这是不是在说您啊……”

“你个鬼丫头没大没小!”严氏啐一口,也忍不住跟着哈哈笑起来。

六月底的时候,沥北楼开张了。

周朦胧并未亲自去,更别提给旁人送帖子告知了。

只前胡和新请的陈掌柜一起忙前忙后忙了半个多月。不过这也就够了。尚京勋贵圈子里的消息都是四通八达的,有心人都是知道周朦胧是沥州来的,周朦胧虽然在外并没有到处结交各府的女眷,但是稍有来往的,知道前胡在给这新开的酒楼张罗忙乎,心里就能有数了。

所以,沥北楼的生意开始七八天比较冷淡,只有些偶然撞进来的一些散客,但是慢慢的,半个月的时候,落座就回暖了大半,月余,这家新兴特色酒楼就在勋贵圈子里热了起来。

沥北楼的菜色跟满尚京的酒楼是不撞车的,菜味道有特色,卖相略带粗犷,跟大众的高档酒楼追求私房精致背道而驰,餐具和布置都是农家花色却质地精良,就像是一股龙卷风般让人侧目又想一探究竟。

郭汪氏和刘婶儿都在后厨里坐阵,她们俩倒是日夜操心着,担心自己的手艺做出来的卖不出去,砸了周朦胧的生意。周朦胧却是稳当当的毫不在意,“这有什么的,个把月来暖场不算什么,多是是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呢。”

戚廷岳都打趣周朦胧沉得住气,“小小一个玉扁斋,你还把张老大人抬出来做文章,怎的这么大的酒楼,你倒是谁也不知会一声,连开张都没几个人去捧场……”

周朦胧捉狭的翻个白眼,“谁说我没有?玉扁斋,不就是给我沥北楼暖场的么?”

戚廷岳愕然……这暖的可是个大场了……

周朦胧竟然真的就不往沥北楼去看,偶尔前胡回来的早,来跟她说说各样情况,前胡说她就听,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心急。

然后第二个月开始,沥北楼的生意就像秋天的干柴突然被点了个火星子一样,晚场是夜夜爆满,中午也是座无虚席。

过来叫席面送到府里去的也有一笔不菲的入账。就连郭大贵把庄子上的事让白庄头看着点儿,他自己带着张登前和刘爱民过来瞧瞧,三个人还被临时抓壮丁,连连上厨做了两天要送出去的席面。

他们三人都是乌云山出来的,农家风味都差不多,只是以往苦于食材太贫瘠了,后来跟着郭大贵一起,可没少吃郭汪氏做的菜,更没少帮忙灶上的事。加上后来筹办酒楼的时候,研究菜式的时候前胡也是带着他们俩的,所以摆弄起来还真是像模像样。

然后等郭大贵和张登前刘爱民走了,本来还有些忐忑不敢站到人前的刘氏,就顺利成章的成了沥北楼除了郭汪氏以为的第二大厨。刘氏听闻生意火爆,也将几个从沥州带来的婆子送了过来,让郭汪氏高兴的不得了。毕竟一个地方的人,口味菜式都是通的,好教的很。

戚廷岳见周朦胧还天天在家逗着小欢颜玩的不亦乐乎,他都有些坐不住了,“早知道的话把周围几家铺子花大价钱都得盘下来啊,现在照这生意,隔壁几家怕是怎么也要捂着不肯转手了吧。”

周朦胧撅嘴,“让他们捂去,我还就不买了。”

戚廷岳干瞪眼,“气话还是真话?上峰还跟我抱怨,去了一次还没位子。”

周朦胧眉眼弯弯,“哇!不会是你上峰要跟你要贿赂吧?”

这些轮到戚廷岳撇嘴了,“我上峰没那么没出息,我也没那么没出息好不好……”要点儿什么不好,吃顿饭都想走后门儿那也爬不到他上面去了。再说了,他难道就是为了给上峰行个方便才觉得应该早早扩大点儿规模的人么。

周朦胧笑得乐不可支,好半晌才正色说道,“嗯,看来前胡的提议很有必要,划出一块儿来留作等位的人用。”

戚廷岳愕然,“本身就不够的了,还留出来给等位的人坐……”

“吃不到嘴的才是最好吃的,你不知道么?”周朦胧的翻白眼技术已经到达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