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陈壁土(2 / 2)

王太医笑眯眯点头,“对极,对极。”若是学医之人,这样基本判定药性的医书是要背上无数的。周朦胧这样的,信口就来,王太医像是当夸学生一样夸赞了。

“很多偏僻穷苦的村子里,老人们都会在旧墙上刮一刮面面土,家里娃娃闹肚子了,请不起大夫看,就那样刮下来和在水里给小孩子喝一点。那些农村的皮孩子们跌跌撞撞的,有个什么小伤口,刮点老墙土敷上,还能止血呢。”周朦胧抿一口茶水,像是在闲着没事儿唠嗑一样。

“还有些地方用这种土制面豆。王屋山那边的人有一个菜叫土炒馍,是那里的传统土特产,有的是用老墙土炒馍,有的是用观音土烘焙的。”

“哦?还有这样的吃法?”王太医还没听懂周朦胧意欲为何,习惯性的接话道,“陈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这是援引自《本草纲目》的原话。

周朦胧眼珠子一转,接上,“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这是出自《本草蒙荃》。正好跟王太医说的那句一样是陈壁土的药理根据。

“哈哈!戚大奶奶好学识!”王太医竖起大拇指,心里道这女子不学医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悟性和记性。

然而周朦胧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道,“我倒是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则小故事,王太医可有兴趣听上一听?”

王太医好似意识到了什么,端正了神色拱拱手道,“愿闻其详。”

周朦胧整理了一下思路,当真是开始讲她的小故事来。

“早时有张生,自幼习医,善巧思,不拘方书,故常获奇效。时逢一孩童求医。五岁不能举步行走,皆有婢女嬷嬷轮流怀抱,奉若珍宝。虽则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该海通仍然面黄肌瘦,不喜进食。”

“嫁人天天喂其人参燕窝,以增进补,然并不效益,无奈来请张生寻医。”

“张生察其脉象调匀似无病兆,当即断定是由于长期抱在怀里很少接近土气所致。于是与其父母商定:另找一间静室,可寻一小童陪同,不与他人紧紧。掌声随即将孩子迁入静室,置于地上和小童嬉戏,并以陈壁土煎汤让其服用,没过多久,小孩诸症皆除。”

周朦胧的故事讲完了,眼睛直视着王太医问道,“王大人可听过这个故事?”

王太医纳闷的点点头,“听是听过。不知大奶奶有何见教?”这个故事,算是在讲一个民间土方子,类似是奇闻轶事了。但是传闻已久。

“见教不敢。”在真的医学泰斗面前,周朦胧自是不敢托大的。不过,她倒是真有话要说。“王大人可曾读过易经?《易经》曰:人为坤土。朦胧觉得,同气相求,人与泥土自然有必然的联系,故须以土益性,所以张生是让那孩童接近土气。”

王太医听着有些不明白了,易经他是读过的,但是他的大半辈子都在跟医书打交道,还真没觉得易经里哪句话跟医道联系得起来,听周朦胧这么说,只觉得有些云里雾里。

“我翻遍了身边收纳的书目,然而并未找到与昱亲王妃对症的方子。”周朦胧忽然又撇去了张生治病的故事不提,把陈壁土又略了过去。“然而我心里一直记得有这么一个方子,却是跟这陈壁土一样,有待佐证。”

王太医立马眨了下小而有神的眼睛,聚精会神的坐直了身子,“请大奶奶赐教。”既然周朦胧终于开口说她记得有一个方子,王太医立马是拉回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