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楼(下)(1 / 2)

 <ins></ins>

平心而论,漪如觉得没什么错。</p>

如果没有经历过上辈子的话。</p>

容昉虽然能够先一步考虑到严祺处在高位之上的风险,但这考虑,更多是来自于皇帝和长沙王之间的矛盾。因得那义亲之事,严祺无可避免地夹在了二者中间,骑虎难下。在他看来,皇帝和长沙王就是虎狼,严祺这兔子要想平安无事,便要长袖善舞,两边讨好。故而这义亲,严祺不但不能避开,还要借题发挥,在长沙王这边挣足面子,</p>

而在漪如看来,容昉还是把这些上位者想得太好了。</p>

上辈子,长沙王早早地被解决了,严祺对皇帝可谓全然忠心,皇帝毫无猜疑他的理由。但最终又如何呢?无论严祺从他手里捞到多少好处,最后都要加倍还回去,甚至赔上全家性命。</p>

长沙王和皇帝都是皇宫里出来的,他既然能跟皇帝斗个五五开,那必然也不是什么善与之辈。</p>

跟他们玩算计,无异于与虎谋皮。</p>

真要想安稳,就应该两边都离得远远的。</p>

*</p>

梅岑山虽庙观林立,但风景亦是十分不错。</p>

严楷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落脚之后,就闹着要出去玩。容昉夫妇和吕缙于是向人打听,得知附近有一处小山头,有断崖临海,观看落日颇是壮美。</p>

于是用过些饭食之后,容昉夫妇和吕缙便带着三个孩童以及几个仆人,往那山头而去。</p>

严楷自出门之后就兴奋不已,一路跑跑跳跳,这里要去看,那里也要去看,教身边仆人追得满头大汗。</p>

林氏好不容易让人将他拉回来,牢牢牵着,嗔道:“这岛上到处是山石,你这般乱跑,且不说磕了碰了怎么好,万一跑到那些林子里迷了路,我们如何找你。”</p>

吕缙笑道:“还是阿楷厉害,方才跑起来,连大人也追不上。小儿活泼是好事,林夫人不必太过操心。”</p>

容昉道:“小儿都是如此,疯玩起来拉也拉不住。想来,阿霁六岁之时,也是这般教人头疼。”</p>

吕缙却摇头:“伯光兄这话便错了,阿霁六岁时,并无像阿楷这般四处疯玩的机会。”</p>

“哦?”容昉讶然,“怎讲?”</p>

“自然是因为他父亲。”吕缙道,“广州一带,乃百越夷人杂居之所,素日各部冲突不断,甚是复杂。他父亲到任之后,花了大力气整肃,将那些意图与朝廷对抗的酋首打压诛杀,一番平定拉拢,才得以有今日的安稳局面。也是因此,忌恨他父亲的人不少,时常有刺客。闹得最凶的时候,阿霁正好就是五六岁。那些人知道阿霁是独子,自也不会放过他。故而那时候,他不是跟在他父亲身边,便是留在府中,身边侍卫森严,跑一跑跳一跳都有人怕他出事,哪里能有阿楷这般逍遥日子。”</p>

听得这话,众人了然。</p>

漪如也觉得新奇。</p>

从前,她只听人说,长沙王对李霁十分疼爱,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无时无刻不将他带在身边。许多人笑话长沙王娇宠,觉得他做得太过,不想原来还有这层原因。</p>

不过漪如想起从前陈氏曾对她说过,李霁的生母吕氏当年的死因,其实不是暴病,而是误服了毒酒。那时,李霁的年纪正是五岁。</p>

这般想来,长沙王对李霁这铜墙铁壁一般的保护,就十分合理了。只是那毒酒之事,长沙王既然闹到了先帝面前要说法,那么可见根子不在广州那边的百越夷人,而是在朝廷里。</p>

再想到上辈子长沙王一家最终死在了京畿,漪如不由感慨,长沙王确有些先见之明,只是最终还是大意,到底误了一家人的性命。</p>

“如此说来,当下李公既然准许让阿霁跟着公台到扬州来,却是终于放心了?”林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