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和解(上)(2 / 2)

李霁将她的外衣递过去,漪如谢了声,裹在身上。</p>

严楷仍然睡得沉,这般动静,他不过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过去。</p>

漪如拿枕头的时候,才发现旁边有两块巾子,湿湿的。</p>

“这是何物?”她拿起来问道。</p>

“昨夜你发热,给你敷额头。”李霁道。</p>

漪如愣了愣,蓦地想起来他刚才靠在墙上睡着的模样。</p>

“你昨夜一直在照顾我?”她问道。</p>

“并非一直,想起来便看看罢了。”李霁神色平静地转过头去,从剑架上将一柄短剑取下来,系在腰间,“上楼去,莫再着凉。”</p>

说罢,他理了理衣裳,开了门闩,走出去。</p>

漪如看着门关上,仍有些怔怔的。</p>

*</p>

漪如上了楼,将汗湿的衣裳换了,才躺下没多久,林氏就带着仆妇匆匆赶到。</p>

“阿霁说,你下楼来找他,说你昨夜发烧了?”她神色紧张,捂了捂漪如的额头,“当下觉得如何?”</p>

“不烧了。”漪如老实得配合李霁撒谎,道,“就是觉得还有些晕,这才托他跟外祖母说一声。”</p>

林氏反复将她的额头、脖子和手心都摸过,觉得确实无事,这才放下心,念了声佛。</p>

“昨夜发烧,怎昨夜不说,等到早晨才来告知?”她说,“若是高烧不退,那可是要出人命的。”</p>

漪如道:“我发烧之时,只觉晕得很,如何去说?也就是今晨醒了才知道自己昨夜原是发烧了。”</p>

旁边的仆妇在榻上发现了漪如换下来的衣裳,对林氏道:“这里衣都湿润了,女君昨夜定是发了大汗。”</p>

林氏颔首:“发了汗就好。亏得这汗,烧才能退。”说罢,她忙又吩咐仆妇去煨些粥和鸡汤来,给漪如补身子。</p>

这厢的事,自然也惊动了容昉和吕缙。</p>

吕缙的随从之中就有学过医的,来给漪如看过之后,那随从道:“女君这病,是这些日子海风吹多了,受了风寒所致。将养两日便可好全,无大碍。”</p>

众人听得这话,方才安心。</p>

“若漪如还觉不适,阿霁那里有些良药,是从广州带来。”吕缙道,“他父亲怕他在外头病了无处着落,专门请名医将药材炮制成丸,让他带着,日常的病痛服下一丸便可见好,甚是有用。”</p>

容昉夫妇听了,神色都轻松下来。</p>

“如此,就要沾府上的光了。”容昉道。</p>

吕缙大方道:“一家人,不必这般客气。”</p>

说罢,他转头对身旁的李霁道:“你稍后去取些来,分给漪如和阿楷,也让他们带着。”</p>

李霁应下。</p>

漪如看着他,二人的目光相对,竟有些心照不宣。</p>

正说着话,忽然,一名吕缙的仆人匆匆来到:“主公,那渔村里的陆大郎派人来报信,说那村里出了大事!”</p>

</p>

</p>

推荐:</p><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