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闲书(上)(1 / 2)

 <ins></ins>

虽然李霁死不承认,并且无论做什么也仍然冷着一张脸,但在这之后,漪如觉得,他的话变多了。</p>

当然,这并非因为他变得热情,而是因为二人讨论起了闲书。</p>

先前,漪如跟着严楷听李霁讲那些故事的时候,她就一直觉得这些故事来源可疑,故而当她发现李霁看的闲书,毫不意外。</p>

如漪如自己所言,她也喜欢看闲书。自识字以来,她看过的闲书比正经书多多了。市面上的闲书,无论新的旧的是良是莠,她几乎都看过。上辈子,温嫆就常常劝她,说女子柔弱第一,当以妇德为先。识了字,就该多看看女诫女则之类的圣贤之书,形容端正,自然得人欢喜,家中长辈也面上有光;而那些闲书上都是些教人胡思乱想的东西,最是无用,应当远离才是。</p>

漪如听了,只笑嘻嘻地说她见教的是,敷衍过去。在心里,她则颇是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女诫女则里说的那些都着实无聊得很,若说正经书,春秋之类的史书也是正经书,里面说的事却全然也都不大正经,有时看着,倒与闲书中说的有几分相似。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就看闲书去?</p>

当然,这些话,漪如知道是大逆不道,从来不敢对人说,看闲书也是偷偷地找,偷偷地看。</p>

不料如今i才发现,原来李霁也是同道。</p>

让漪如感兴趣的是,李霁讲出来的这些故事,她全然没听过。比如他那本什么南海伏魔录,她就不曾在京中的书摊上见过。</p>

“这书是我在广州书市里找来的。”李霁道,“岭南、楚地至扬州一带,虽远离中原,却也文风颇盛,有许多爱好写书的文人,专司卖书的书坊书商也有不少。我父亲主政以来,大力兴办庠序,开设乡塾;又在广州城南开设书市,鼓励商人从中原及各地运书过来。这些年,广州书市已经比扬州的还大,只是南北之间到底还是交通不便,京城和广州两地的书各自流行,甚少能传到对方那里去。”</p>

漪如了然,想了想,不由神往。</p>

“我喜欢看的那些也有么?”她问。</p>

说到这个,李霁露出鄙夷之色,却还是勉为其难地答道:“有是有。”</p>

漪如眼睛一亮:“都有些什么?”</p>

“我不曾看过。”李霁道,“不过有专门卖闺阁藏书的店家。”</p>

漪如了然,忙道:“你回去之后,也买些给我好么?”</p>

李霁的神色有些勉为其难:“你要我去那些卖闺阁藏书的店家里找?”</p>

“这有何难?”漪如道,“不必细看,只跟店家说写得好、卖得好的都要,捎到长安来给我。”</p>

李霁道:“只要这些?”</p>

“别的也要。”漪如道,“其他你觉得好看的,有趣的,也捎给我。还有画册之类的,我也喜欢。我在长安看到好的,也寄给你,如此一来,互通有无,岂非正好?”</p>

李霁“嗯”一声,未几,似再也忍不住,道:“那些闺阁的故事有甚好看?净是些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有甚意思。”</p>

这话漪如甚是不爱听,盯着他,“你怎知这些书里写的净是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你看过?”</p>

李霁一愣,随即一脸正经:“我自是不曾看过。”</p>

漪如心里嘁一声。</p>

还说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一个九岁小童懂得这么多,人间烟火早吃得饱饱的。</p>

她也不戳穿,道:“这些书自然有这些书的得趣之处,你切莫以为闺阁藏书容易写,这跟你喜欢的那些神神怪怪一般,写得好的乃的凤毛麟角。”</p>

李霁仍嗤之以鼻:“譬如?”</p>

“譬如,我前阵子看了一本,说的是人鬼相恋之事。女主是个鬼,男主是州府里的法曹,二人相互协助,破下各种奇案。”</p>